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82章 成唯識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縱橫諸天小門神

  世家大族一直都是王朝統治的心腹之患,這些家族雖然不乏忠正耿直之人,更多的卻是藏污納垢,結黨營私。

  大唐開國之時,內有魔門佛門的妖魔鬼怪挑起事端,外有突厥吐谷渾鐵勒等異族勢力虎視眈眈,所以,即便李淵老謀深算,李世民雄才大略,又有開國威嚴,卻也只能稍稍打壓世家大族,五姓氏家這等盤根錯節的大勢力近乎毫發無損。

  如今四海升平,李治雖然仁善,可能當皇帝的沒有傻子,能壓住武則天這等人物的更不是傻子,他是沒有一擊必殺的機會,否則早就動手了,武則天坑害王皇后,其中少不得李治的縱容。

  果然,心狠手辣的武則天在害死王皇后之后,連帶著牽連了王家數位重臣,五姓氏家王家最末,直接動搖了根基,這一次造反,王家家主沒來,新生代卻來了三個,更貢獻了八百人馬。

  如今五姓氏家的人參與造反,不論結果如何,現如今便是最好的機會,狄仁杰當官靠的不僅是公平公正,更有治世之能臣的絕頂智計,該下死手的時候,狄仁杰絕不會心慈手軟。

  狄仁杰的仁善是給老百姓的,不是給禍國殃民的逆賊的。

  五姓氏家的人知道自己逃不過了,想要逃跑,可狄仁杰怎會給他們機會,他們自以為藏的隱蔽,實際上早就被狄仁杰洞察到了一切。

  一雙鷹眼四下找尋,隨手一指,便能找到偽裝成小卒的世家嫡子,尉遲真金更是出手狠辣,一刀一個,絕不含糊,平日里他可受夠了這些人的氣,如今正要發泄出來。

  這些人也是昏了腦子,若是給他們時間,讓他們發動自家勢力招兵買馬,不說十萬大軍百萬百姓,六七萬人軍隊,五六十萬百姓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可封魔族只給了這么點時間,很明顯就是要把他們當炮灰,對于五姓氏家,李唐皇室不喜,封魔族更不喜,當初李唐落井下石對付佛魔兩家,出手執行的可是五姓氏家的人。

  這些人貪婪無比,一分事情說成十分,拿走二十分,金銀財寶糧食布匹之類的大多上交,可店鋪土地武功秘籍卻大部分被五姓氏家瓜分,分給百姓的,不過十之二三,就算分了,過幾年也會算計回來。

  治理天下需要五姓氏家的人才,這話沒錯,可現在跳出來的無不是利令智昏之輩,這些人不死,天下不安。

  在狄仁杰和尉遲真金一文一武雙重打擊之下,五姓氏家聚集起的人馬很快便全軍覆沒,首腦九成被生擒,等待他們的將是金吾衛的三十九種酷刑,株連九族不可能,可株連的人絕對不少。

  這等事情自然是貫會下黑手的尉遲真金來做,狄仁杰雖然很想滅了五姓氏家,株連無辜的事情還做不來。

  另一頭,內衛府大閣領肖清芳帶著金吾衛的人開始挨家挨戶抓人,狄仁杰的名單給了李治,那就是給了武則天,狄仁杰和尉遲真金負責處理叛逆,肖清芳則是負責抓人。

  此時此刻,肖清芳也不裝了,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不是別人,正是慈航靜齋當代傳人,端木菱。

  她演的苦肉計,別說李治,就連石青璇等人都發現了,只不過李治深愛武則天,對此并不在意,甚至還給了端木菱官職,否則,端木菱無官無職,如何指揮金吾衛。

  雖然靜齋仙子當了魔門妖女手下實在不好聽,可石青璇懶得管,甚至有借此臟了慈航靜齋名號,讓慈航靜齋再也無力“代天選帝”的想法,掌刑長老紫云不在,其余的人自然管不了端木菱。

  今夜的端木菱沒有一絲一毫仙子風范,出手狠辣至極,比魔門妖女還要魔門妖女,但有不服者,一劍斬殺,是否有罪,是否無辜,一概不理,在尉遲真金羅織罪名之前,她已經在株連了。

  “內衛府大閣領肖清芳,慈航靜齋當代傳人端木菱,有趣,真是有趣,陛下這里怎么這么多事啊。”端木菱的行動如何瞞得過秦寒,更何況,秦寒通過石青璇,早就知道端木菱就是肖清芳。

  李治無奈扶額:“國師別說了,可愁死朕了,唉,若非看在石仙子的面子,朕非滅了慈航靜齋不可,這么多年了,還是這么不安分,真真是豈有此理。”

  “陛下放心,今夜過后,慈航靜齋的名聲就徹底臟了,五姓氏家活著的人絕不會放過端木菱,石仙子承諾,封山十年,不受封賞,陛下可賞賜一些財物保證慈航靜齋日常生活,十年過后,慈航靜齋想要不安分,也做不到了。”

  秦寒安慰了幾句,不管怎么說,石青璇都是自己人,反正只要慈航靜齋的仙化媚術還在,慈航靜齋便仍舊可以長袖善舞,成為一個重要武林門派,胡亂參與天下爭端,純屬腦子有病。

  “世間圣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彼二俱有種種相轉。我種種相。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法種種相。謂實德業等。蘊處界等。轉謂隨緣施設有異。如是諸相。若由假說。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

  石青璇獨孤鳳寇仲徐子陵和智儼弘忍白清兒秦川斗的激烈萬分,就在此時,一只白毛巨猿背著一座石像順著宮墻跳了過來,沿途衛士以弓弩攻擊,巨猿只是輕輕一揮手,便把箭失盡數原路返回。

  隨著石像到了近前,一段佛經緩緩傳入眾人耳竅,秦寒算不得飽讀詩書,卻也知道這是玄奘大師糅譯天竺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這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的《成唯識論》。

  玄奘留學天竺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并獨得玄鑒居士珍藏的護法注釋的傳本,回大唐后,原擬將十家注釋全文分別譯出,后采納窺基建議,改以護法注本為主,糅譯十家學說,由窺基筆受,集成一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