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八章 割裂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羅馬的涅槃

  就算是驛路上的馱馬跑斷腿,想要喬萬尼帶著尚未完全恢復建制的鳳凰軍團完成緊急集結并趕到君士坦丁堡至少要小半個月時間,而這期間穆罕默德二世如果并不打算放過羅馬帝國在安納托利亞的土地,那么奧斯曼人絕對有充足的時間對東岸的所有堡壘完成合圍。

  “陛下,盡管第四軍團現在無法作戰,但我們仍然可以派出皇都的少量衛戍部隊前去解圍。這樣堅持到圣座衛隊與鳳凰軍團趕到應該不成問題。”剛剛經歷過一場惡戰的奧西尼手臂上還纏著繃帶,但顯然已經恢復到了行動自如的程度。

  “除了割喉堡西側有一道海墻可以讓我們的艦隊搭載士兵進行支援之外,我們甚至可以讓軍隊撤出其他堡壘……據守割喉堡。這樣能最大程度上地保留我們的有生力量。”然而,已經四十三歲的皇帝陛下,大半生都致力與異教徒的戰爭,他顯然更加了解奧斯曼,了解穆罕默德二世,“奧斯曼人拿下蓋布澤爾要塞的速度……顯然證明了他們拿出了壓箱底的東西。”

  君士坦丁與托馬斯親王戍守伯羅奔尼撒時,當時的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就曾在六英里城墻前親開了屬于奧斯曼人的火器時代。土耳其火炮的轟炸足以摧毀堅固的六英里城墻,顯然,對蓋布澤爾的外墻,他們也采用了相同的武器。

  盡管這時的奧斯曼火炮威力相較烏爾班巨炮乃至折火炮都多有不如,但仍然是中世紀城墻熟練的破壞者。雖然當時一場雪封住了穆拉德前往米斯特拉斯的道路,讓帝國有了喘息的時間,但此時蓋布澤爾的淪陷,忽然又想起了一些令人絕望的事實。

  在安納托利亞,奧斯曼人能夠動用的手段遠遠超過了帝隊。重型攻城火炮在安納托利亞機動性的劣勢被逐漸抹平,用大量的耕牛馱馬可以依靠東海岸遍地的要塞作為中轉,快速運輸這些數噸重的龐然大物。這樣一來,

  “這樣一來……防守堡壘的難度,就不能用守軍的數量來衡量了。”阿格里帕憂心忡忡地回到位置上,不時將目光轉向約翰,“現在再去加固城墻已經太晚了,但我們又怎么可能就這樣把好不容易在小亞細亞取得的領土拱手相讓……”

  “放棄是絕對不可能的,奧斯曼人的軍團剛剛收到過重創,馬穆魯克在邊境線上蠢蠢欲動,穆罕默德二世不會有太多精力分出來與帝國做正面戰爭。如果他們的底牌僅僅是幾門火炮的話,我們也就完全沒有害怕的必要了。”

  “約翰陛下,割喉堡的外緣是一塊開闊地,架設火炮是非常理想的條件,不論奧斯曼人手中有多少門火炮,他們在沖擊城墻時一定不會遇到什么太多阻礙。”奧西尼思索道,“我們僅僅憑借著囤積在割喉堡的幾門小型火炮和一門巨炮,恐怕很難對他們的攻城造成太大阻礙。”

  這也只是約翰無數憂慮中的其中一點。在火炮毫無精準性可言的年代里,指哪打哪完全是癡人說夢,更不用說僅僅依靠火炮來摧毀敵人的炮兵陣地。更何況那一門烏爾班巨炮根本無法架設在城墻上,安置于割喉堡僅僅是為了免除緊急調度時平白浪費的時間,作為守城武器,巨炮可以說毫無用處。

  剩下可以考慮的計劃也很難實施,割喉堡中的駐軍根本沒有騎兵的編制,只有幾名哨兵掌握騎術,更不可能依靠他們來掠陣沖鋒。雖然將兵力集中在割喉堡能讓整個堡壘在接下來的白刃戰中堅持更多時間,但最后恐怕還是免不了撤退的結局。

  畢竟對于奧斯曼人而言,寧可徹底摧毀割喉堡,也不可能讓帝國士兵在這兒據守。這無異于在他們心口上抵了一把尖刀。

  “放棄防守城墻吧——”

  咂摸了片刻之后,約翰忽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約翰……你這是什么意思?”君士坦丁十一世疑惑道。

  “很簡單,我們目前掌握到的信息,甚至無法判斷敵人的數量究竟有多少。只知道他們用很少的時間就破壞了蓋布澤爾堡的城墻,并驅散或是殲滅了守軍——”約翰站起身,掃視過眾人,“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動用了火炮或者其他大型攻城器械,而失去了屏障保護,快速解決掉四百名惶恐的城防軍應該不成問題。至少缺乏訓練的他們很可能因為士氣崩潰而逃離戰場。”

  “我們不能仍然把自己的思維固化在過去,對奧斯曼人,以及突厥的屢戰屢敗的陰影中。他們也不過是凡胎,從瓦爾納后開始算起,奧斯曼人除了雅典依靠偷襲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之外,其他時候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勝利,也丟掉了大量關鍵領土。但凡尼基弗魯斯給的關于特拉布宗的戰報準確無誤,奧斯曼人此刻的兵力絕對是捉襟見肘。”

  “陛下……您的意思是……這群奧斯曼人除了有重火器外,其實沒有多少人?”阿格里帕試探著問道,“那么他們怎么敢進攻這防守嚴密的堡壘群?如果我們判斷失誤,主動放棄堡壘,我們就不可能再擁有如此優秀的跳板幫助我們日后進行反攻,也不可能如此快速地獲得奧斯曼人的動向了!”

  “我想穆罕默德可能就是利用這一點來讓我們不敢跨過海峽進行增援的。”約翰搓了搓手,笑道,“兩邊都在賭,比的是誰膽子大。但就算是最悲觀的估測,我認為奧斯曼的實際人數應該不會超過萬人,大概會在八千人左右。”

  奧西尼很快附和了約翰的猜測,特拉布宗戰役中,奧斯曼人不僅失去了大量精銳,蘇丹禁衛折損大半,而且在逃亡過程中,大火必然造成了嚴重的二次傷害。很可能有更多的將領和士兵因為燒傷,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戰斗能力。

  帝國在海峽對岸有近三千人的防守力量,即便難以取勝,但或許可以憑借其他方法拖延時間,等待援軍抵達,一舉摧毀奧斯曼人的軍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