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16章? 重回第一大報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全球財富

  報紙收購,何家人有情緒,這是人之常情,史蛟能夠理解。

  就是報紙編輯方針更改,何家的人有反對也是難免的,但他們要清楚,世易時移,報紙不再姓何,而是姓彭了。

  公司里,已經有員工悄悄把何家的動態告訴了史蛟,雖然史蛟不鼓勵這樣做,但她需要公司內的動態,特別是何家的一舉一動。

  她不動聲色地看著何富華,不確定這是他的老子的意見還是他自己的意見。

  “我們財報……”何富華還想爭辯,雖然這種爭辯比較溫和,但史蛟卻不給他機會了,“做好自己的事。”她的語氣很冰冷,“我們的的發行策略是在上下班人流量密集的地鐵站或商業區免費發放,有多少這樣的地點,我們就搭配多少配送員,不夠可以再招,不行的話,一部分編輯和職員也要上街……”

  彭渤的設想是免費發行,然后依靠收入盈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吸取了互聯網上門戶網站的經驗,靠提高讀者率來增加收入,可以輕松實現巨額的報紙的發放量,

  “那哪些日子派發啊?在哪里發?”何富華似乎有些不甘心,問道。

  “一周七天,天天派發。”史蛟有些惱火,剛才自己已經說得明白了,就是繁華的地點,何富華生在香江長在香江他會不知道嗎,“……除原有之港鐵觀塘線、荃灣線、港島線、東涌線及將軍澳線外,還要在馬鞍山線、東鐵線(包括沙田、火炭、大學、大埔墟、太和、粉嶺)及機場快線増設派發點,全面拓展派發網絡……”

  這些地方,都是年輕人和當下的高消費人士常去的地方,覆蓋這些地方,可以接觸更多年輕以及高消費都市人的注意,成為他們早晨必讀之報紙。

  這些人通常都是年輕的高收入及高教育程度人士,他們緊貼潮流、消費力強、接收豐富信息并經常轉換口味。

  這也是許多廠家和客戶的目標消費群體。

  “你去吧,我還有事。”史蛟站了起來,地鐵是免費報紙發行最有效的派發途徑,但是在地鐵上派發報章,需要地鐵公司的同意。

  “秦律師,對,您與地鐵公司打過交道嗎?”史蛟的電話打給了秦智慧。

  秦智慧的人脈,在香江足夠用,不需談判,史蛟就以理想的價格與香江地鐵公司簽訂了三年的合約。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免費發行日子的到來。

  “還要我們上街派發報章,”何富華的辦公室里,他的妹妹正在哭訴,“讓我們上地鐵去派發,這怎么能行,我這張臉面,還有臉面嗎?”

  “公司里的人怎么想?”何富華笑道。

  “大家都不愿上街,這個史蛟,作人作事也太霸道了。”他的妹妹繼續哭訴。

  “那就再讓她霸道兩天吧,”何富華望外看去,大廳里的編輯,一如自己父親在任時的樣子,“報紙雖然不屬于我們了,但我們還是要說了算。”

  他心中暗道,讓這個女人滾蛋吧,滾回滬海去,只要報紙派發量不多,就沒有商上門,那等待史蛟的只有黯然離職。

  第二天,所有的財報傳媒的員工和雇傭而來的送報工開始工作,應史蛟要求,所有人身上都穿上了紅色的帶有財報傳媒的馬甲。

  史蛟開著車在街頭轉了一圈,可是越看心里越惱火,轉過幾個街區,她直接開車回了公司。

  “統計派送量。”下午四點,史蛟下達了命令,何富華也匆匆趕了回來。

  “4萬份。”谷永仁也站在了史蛟面前,數字很快出來了,谷永仁心頭一喜,這是以前的財報所沒有的單日發行量,可是他很快高興不起來了,這是免費派送,又不是賣報,報社是沒有收益的,多送出去一份報紙等于他們多虧一份錢。

  “何總,你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的嗎?”史蛟聲音很冷。

  “是啊,地鐵,巴士站,還有人流量多的的地方……”何富華笑道。

  “可是,我在巴士站只看到一個人在派發,其他人呢?”史蛟的聲音一下提高了,“那么多人在侯車,你卻找了一個花甲老人在派發報紙,還不夠大家從他手中搶報紙搶得快……”

  谷永仁看看史蛟,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史蛟發火,正當他扭頭看向一幅蠻不在乎樣子的何富華時,史蛟徹底爆發了,“我們是做報章,不是辦慈善,你的副總裁不要干了,查,給我查,今天傳媒的職員誰沒有上街,一律記名在冊,凡是這些員工,這個月只發半個月薪水,明天在街面再看不到他們,一律開除……”

  “還有,馬上招募人手,年輕力壯的人手,明天,我要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史蛟。”何富華也撕破了臉皮,“你別忘了,財報是我們何家創辦的。”

  “可是,它現在姓彭,”在所有員工的注視下,史蛟又變得笑靨如花,“你還要明白,現在我是成報的總裁,對了,你被開除了,不要讓我再看到你。”

  報館震動!

  除了何家的子女,幾乎所有人都走上街頭,港鐵,巴士站,廣場,商場……

  幾乎都能看到身穿紅色馬甲的財報派送員,不要錢的免費報紙此時在香江還是一個新事物,8開本的報章,內容更新更奇更快,輕巧方便,很快派發一空,甚至有人追著派送員一路搶奪……

  這份已到暮年的老報重新煥發了生機!

  滿城爭說財報!

  “統計派送量。”

  谷永仁親自統計,一個小時后,數字終于出來了。

  “《財報》今日發行量約36萬份,加上我們將回收的報紙再派發,今天實際發行量接近40份,讀者人數高達近百萬人……”

  哦,史蛟自己也吃了一驚,香江一共八百多萬人口,也就是說,每八個香江人之中今天就有一人讀了財報!

  “史總,根據發行量,我們又是香江的第一大報了。”谷永仁興奮道。

  “還要看收入。”史蛟也抑制不住興奮,可是在這個發行量面前,她相信,沒有商可以拒絕財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