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2024年了。
  瑞雪兆豐年。
  新年這一天下雪了。
  對于梅溪縣來說,每年好像都有那么一兩場雪,對于算是南方人的梅溪縣人來說,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畢竟,一年就那么一兩場。
  葉長明的養殖場內,楊修遠和曲繡衣挽著手,并肩而行。
  小雪花在身邊飄落,有那么點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
  “你這一身像個貴婦一樣!”楊修遠笑道。
  “你這是說我胖還是老?”
  “清秀漂亮的小貴婦。”
  曲繡衣白了他一眼,出門的時候,周小紅怕曲繡衣冷,硬是給她找了一件大羽絨服,帽子上滿滿一圈白色的絨毛。
  給曲繡衣精致的五官存托的就像是個小貴婦一樣。
  一開始曲繡衣還不太樂意穿,真到了葉長明這邊。
  真香!
  整個養殖場擴大了一倍,也增添了新物種。
  比如那種黑色的小野豬,還有特別漂亮的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在梅溪縣的俗話中叫做金雞。
  多漂亮?
  可以理解為小鳳凰,除開大小條件,比孔雀更接近鳳凰外表的物種。
  這個食材現在是張四海食神餐廳里最有逼格的食材。
  為什么?
  金雞報喜,紅燒小鳳凰.....
  得勁兒不?
  “真漂亮!”曲繡衣看著柵欄和大網中的紅腹錦雞,感嘆道。
  楊修遠笑道:“其實我們老家還有一種飛禽也特別漂亮,俗話叫祝英臺和梁山伯。”
  “祝英臺和梁山伯?”
  “是的,我們小時候爸媽對我們的浪漫就是那種分享漂亮東西的時刻,比如家附近出現了梁山伯和祝英臺,就會叫我們幾個去看,特別漂亮,如果真要形容,一句話,羽色鮮艷,長尾搖曳,兩條尾羽像風箏飄帶一樣。”
  “這么漂亮嗎?”曲繡衣收回了在紅腹錦雞身上的眼神,看向了楊修遠。
  “當然,據說到了老年,羽毛會變成白色,也有仙翁和一枝花之名。”
  曲繡衣拿出手機來搜,在網上找到了這種鳥。
  “很漂亮呢!”
  學名,綬帶鳥。
  以現在楊修遠的目光來看,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驚艷。
  但依舊足夠突出。
  在童年那些庸脂俗粉中太脫穎而出了。
  “舅媽!舅媽!”
  這個時候,葉欣跑了過來,后面跟著楊小月,楊小月身邊呢?
  有一只大公雞和一只狗。
  但畫面很和諧,雞不飛狗不跳。
  這一對是葉欣去年過年的時候養的,兩個小家伙都是從小在一起養。
  你能想象公雞和狗是朋友嗎?
  “這個給你!”
  葉欣塞了一個東西到曲繡衣手里,什么東西?
  艷麗的長羽毛。
  紅腹錦雞的羽毛,特別漂亮。
  “哇,謝謝欣欣!”
  “舅媽喜歡嗎?”
  “太喜歡了!特別漂亮。”
  “咯咯...我還有好多好多,還有野雞的,不過沒這個漂亮,我在用這個做裝飾品,等我做好了就送給舅舅舅媽。”
  曲繡衣給葉欣豎起了大拇指:“在哪兒,我現在可以看嗎?我也想參與到欣欣的創作中去。”
  聽到舅媽這么說,葉欣又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在爸爸媽媽看來,那是瞎玩。
  這些羽毛可以賣的,只是葉欣太喜歡了,給她留了下來。
  “還沒做好....”
  “沒關系,一起做才有意思呢!”
  曲繡衣拉著葉欣的手看向楊修遠,意思在說去陪欣欣玩了。
  楊修遠笑著點頭,他在逗狗。
  這條狗有點意思,串串。
  外表是狼狗的外表,但是土狗的身材。
  至于父母是誰犯的錯?不得而知。
  “大白,坐下!”
  狗很聰明,立馬就坐下了。
  沒錯,它叫大白,一開始不叫大白的,但楊修遠那部電影上了,被葉欣硬生生又給改了名。
  大白豎著耳朵,歪著頭,似乎在琢磨面前這個大個子要干嘛?
  “這家伙認人,先前我讓它坐半天都沒坐,勢力狗!”
  “哈哈,走吧,我們也過去。”
  大公雞比較高冷,在一旁扒拉土,它脾氣不好,比狗厲害,不啄人就是仁慈。
  前幾天楊修遠他們第一次過來的時候,差點給曲繡衣啄了一口。
  楊修遠吼了它,說燉了它。
  好像有點被楊修遠嚇到了,現在就算是扒拉土也是在一邊扒拉土,不敢靠近楊修遠。
  別小看這兩個小家伙,這兩個小家伙現在是葉長明視頻中的“紅人”。
  有夸張的還寄過來各種高級狗糧和肉。
  就是喂養這兩個家伙的。
  這個大養殖場中,一道柵欄,里面的和外面的。
  完全是兩個待遇。
  就算是里面的紅腹錦雞,待遇也沒有外面的這個土大公雞強。
  大公雞叫將軍,和大白關系是真的好,一狗一雞時常一起散步,有時候還睡在一起....
  張四海上次過來,給葉長明出了個注意。
  他養殖場里面這么多物種,可以在增加一個,讓粉絲們選。
  這樣會更有代入感。
  過年三天,葉長明這邊不做生意。
  他這邊地方大,團年飯也選擇在這吃。
  民宿旁有個大壩子,一角有兒童玩的沙池,現在是用塑料布蓋起來的,不然沒人管理會變成狗廁所。
  壩子上還有秋千和蹺蹺板,是后面升級弄的。
  今天一家人坐在壩子上談天說地。
  旁邊有一籠火,上面有一只烤全羊和一只烤乳豬,在炙熱的碳火下油光四溢、滋滋作響。
  葉家只有一個兒子,就是葉長明。
  兩大家人在一起團年,都熟悉,也熱鬧。
  大人們的話題往往在孩子身上。
  從楊修遠聊到葉欣。
  對于楊修遠,贊不絕口。
  連帶著葉家臉上也有光,有些話楊修遠雖然沒坐過去,但也聽到了。
  這是他第一次聽到父親夸自己,說自己是他的驕傲。
  以前這些話他是沒聽到過的,聽到也是從母親哪兒聽的。
  聊到葉長明,也是一頓夸。
  相對于楊修遠的發展速度,葉長明肯定是比不上的,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再就是楊小月,大人們習慣的去規劃,還在聊著要不要讓楊小月去考公務員。
  馬上畢業了,繼續讀書嗎?還是出來?
  或者去考公務員,過穩定的一生?
  “看吧,一天天的,搞的我還是個小孩子似的。”
  “你畢業想做什么?”楊修遠對著楊小月問道。
  楊小月學的是會計,也就是最基本的職場工作。
  “如果我想留在這里做怎么樣?”
  “做什么?”
  “互聯網給咱們梅溪縣開了一個窗口,我想把這個窗口變成一道門。”
  “比如呢?怎么做?”
  “哎呀,你別問嗎,反正我要用你的人脈資源,但我不會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