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70、談妥去美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影帝重回十八歲

  有程龍從中斡旋,又有寧遠深入淺出的分析和兜底,再加上對內地票房不看好的陳希東這位優秀捧哏,本來就猶豫不決的楊瘦成,最終跟寧遠達成了協議。

  當然,他們能答應,最重要還是看中寧遠跟韓平的關系。

  這部電影也有華影集團旗下公司的投資,之前來的電影合作公司老總羅彬對寧遠的態度,他們都看得真切,那是當爺捧的陪著小心。

  如果不是因為這樣,就算寧遠說的天花亂墜,他們也不可能答應。

  甚至,寧遠跟他們一桌吃飯都不可能。

  看看這一桌,除了程龍外,都是英皇娛樂的高層,而楊瘦成地位更高,畢竟英皇集團旗下,可不僅僅只有娛樂版塊,畢竟一開始他們是賣表的起家。

  至于程龍,除了他的咖位,英皇娛樂也專門幫他成立了程龍英皇影業,算是合伙人了。

  連現在香江新生代里,人氣爆棚的謝停風都沒有位置,就可見他們對寧遠的看重。

  還有一點就是,寧遠的遠大公司,有拿得出手的成績,雖然投資寥寥幾部,但沒有一部失手,就算旗下簽約的藝人,也一個比一個有潛力。

  劉葉憑借《十七歲的單車》拿下柏林電影節最佳新人,潘越明拿下京城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而且劉葉在話劇《川省好人》里的表現也有目共睹。

  關鍵他們都才二十出頭,還遠沒到發光發熱的年紀,假以時日,誰知道能拿回幾個影帝?

  就連他公司旗下的兩個女演員,劉茜茜和霍斯燕,僅僅一部電視劇,就在內地大火特火,而那部電視劇,就是寧遠公司出品的。

  而那個劉茜茜,更年輕。

  哦對了,那部電視劇的出品方除了寧遠的公司,還有韓平的華影集團。

  這就更稀罕了。

  從華影集團成立以來,他們鮮少有投資,即使有也是內地大制作電影,投資電視劇還是頭一份,因為什么不言而喻。

  前期看是寧遠占便宜,但有了收益和收視率出來后,大家才發現,原來是華影占了便宜。

  再加上之前在霓虹國票房黑馬的《那山》,就可以看出寧遠的眼光,年紀雖輕,但完全可以用老辣來形容。

  如果只是這些,楊瘦成也可以拒絕,因為寧遠看好的東西,大概會掙錢吧?既然這樣我自己發行不是掙得更多,為什么要讓他分一瓢?

  可是……他給的實在太多了。

  寧遠依然按照當初《那山》的發行,兜底。

  “既然拿那兩部香江電影來對比,我們不妨以《河東獅吼》劃一條線,他們在內地的票房兩千二百萬,如果不足這個數,就按這個數的分成給你們,不足的我補齊,如果超過,就按正常的分成,我拿我應拿的部分。”

  并不是說……如果票房不足兩千二百萬,比如兩千萬,寧遠要倒貼二百萬,而是兩千萬,扣除院線等分成,他們能拿到多少錢,而不夠的部分,寧遠給出品方補齊,至于院線方面的分成,寧遠當然不用考慮。

  即使這樣,也是大手筆了,畢竟《河東》可是位列內地票房前十,而對于香江電影來說,僅次于《天下無雙》,只比它少兩百萬。

  綜合這些,楊瘦成當然知道怎么選擇。

  能把生意做大的人,都不會只看眼前利益,寧遠能開出這個價,以他過去的履歷,很大概率會賺錢,但這次拒絕了,以后呢?

  寧遠在內地的關系,還有他發展迅速的公司,都表明他未來不可限量,另外他還有歐洲的關系,比如留比莫夫,比如柏林戲劇界的大腕們,把這些歸納起來,再看看寧遠的年紀,是個人都會選擇搞好關系。

  單獨搞可能會多掙幾百萬,但對于英皇來說,還不值一提,更何況,這只是一個大概率,并不完全穩妥,從沒有哪一部電影,上映前就保證可以大賣。

  否則的話,當初《泰坦尼克號》拍攝期間,就不會差點把福克斯逼破產,把派拉蒙差點逼瘋,甚至都要去賣屁股了——這不是作者的話,而是卡梅隆去追加投資要錢的時候他自己說的:沒錢你們就去賣屁股。

  還有《星球大戰》,上映前請一眾大腕來試看,結果看完后全體沉默,沒有一個人鼓掌,場面尷尬到極點,盧卡斯還能穩住,他那剪輯師的老婆卻忍不住哭了,如果不是最后斯皮爾伯格安慰:“放松點,我感覺這部電影能掙一億”,盧卡斯自己心里那根弦都崩斷了。

  但在那個時候,從沒有哪部電影能掙這個數。

  可上映后,《星球》一騎絕塵,很短的時間就賣到超過兩億美元,單單美國票房就超過歷史第一的大白鯊,徹底火了。

  這就跟寧遠當初去發行《那山》,除了兜底外只要低分成一樣,而且《金粉世家》他完全有實力自己一家做,這跟《那山》不一樣,就算不找他也沒事,但寧遠還是做了。

  談妥之后,立刻有遠大旗下的電影公司的總經理帶隊來負責這件事的對接。

  雖然在之前他們還沒有做過電影發行的工作,但什么都是從無到有,何況有遠大的名頭,以及韓平的關系,再加上電影質量過硬,又有程龍、謝停風和寧遠的號召力,談這件事并沒有太大的難度。

  第一關容易,可以讓他們在稍微輕松的過程中鍛煉經驗,同時跟各家院線搭上關系,以后再做發行,就一回生二回熟了。

  做完了這些,寧遠就跟著江志強父女,以及他們的團隊,一起前往美國。

  香江的巡演暫時落下帷幕,當時最后一場演出的時候,不少人都表示不舍,還有很多沒看過的觀眾感到遺憾,但舞臺表演就是這樣,它不像影視劇,當時看不到過后還有影碟,這個過去了,很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

  至于復排,以寧遠越來越高的名頭,誰也不知道他以后還會有多少精力來演話劇。

  美國,是一個新的廣闊天地,寧遠不知道,到了那里還會不會有在香江的歡迎程度,畢竟他們不可能全英文演出。

  但讓寧遠沒想到的是,美國之行不僅收獲了一大批新的粉絲,還有更加驚喜的消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