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74章 老沈學壞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建造狂魔

  葛小天知道那個女人為什么總是自己過不去。

  不是因為他拒絕辰東海合作新能源,也不是因為購置青港地皮沒給杜總相應利益,而是天成發展到現在,得罪太多人。

  比如連老沈都放棄的購物卡,這可是個上禮的好東西。

  比如天成產業鏈自成一體,一旦進入某個區域,勢必會對當地'利益集團'產生沖擊。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不是說著玩。

  所以天成走的是大領導路線,少白頭、薛大領導、福大領導、于總、副董事長……

  只要點頭,我就開搞。

  如果模棱兩可,那我就撤。

  拿去做實驗的徐城星月灣,如今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就是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不過,葛小天并不慫李薇。

  對方想搞垮天成,肯定要玩些見不得光的手段,而自家恰恰就喜歡這種上門送名望的'好人'。

  說不定很快,南河也要多一大批希望小學和敬老院……

  等到年底,中小學運動會……

  嘖嘖!

  那場面!

  葛小天手持夜視望遠鏡,看著李薇的小臉蛋,越看越像夢中的那枚金蛋!

  快來呀,小朋友……

  至于修高架下道口的事兒。

  他葛小天從不打沒把握的仗。

  既然敢忽悠聰明人老沈,自然要拿出對方難以割舍的條件。

  修路,東山建聯能修。

  捐錢,濟府商盟也能捐。

  但地鐵呢?

  天成把地鐵公司掛靠在濟市市政,雖然沒進行大肆宣揚,但那可是個注冊資金高達五百億的巨無霸,作為東山人,老沈也參加了當時的企業典禮,不可能不知曉這事。

  雖然地鐵路線是濟市到錦繡川,但能拿到批復,地鐵又是為星月灣產業鏈量身定制,老沈肯定會知曉棗市新城星月灣也有地鐵。

  這就是老沈為什么當場答應拿出五個億修建下道口的主要原因。

  濟府商盟委托東山建聯打造的社區,屬于銀座商業體系,只要地鐵一通,連接濟市星月灣、祥縣星月灣、大青山開發區、天成其它產業,以及錦繡川大學城,甚至還能連接濟府銀座體系,到時候別說五個億,五十個億都能賺回來。

  所以,葛小天通過衛星電話監控,聽到李薇的話語,感覺老沈去找對方,肯定會提醒地鐵的事兒。

  然而,老沈竟然答應了李薇的提議……

  沈志鵬:“李總不愧是辰董身前的大紅人,頭腦就是靈活,你看我,老糊涂了!”

  李薇:“沈總這是跟天成交手次數太多,身在局中不知局,只因心中利害欲。”

  沈志鵬:“哈哈,收心望眼左右看,回身縱覽對局現。李總,受教了!”

  李薇:“那咱們調整社區規劃,一起向南延伸,遠離天成,打造只有體系?”

  沈志鵬:“好極了!”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聽過倆人談話,葛小天眼一瞇,當即收起望遠鏡,直奔自家工地。

  果然,半小時后,老沈登門拜訪。

  “葛老弟!”

  “沈總,這都晚上十一點了,怎么還沒休息?”

  “唉,葛老弟走后,我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里苦思冥想,感覺這下道口必須修!”

  “是啊,地鐵一通,五個億,恐怕僅憑房地產增值就能賺回來。”

  沈志鵬眼神一閃,臉色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神色,揮手示意跟隨在后的兩名財務人員,“那咱這事就定下了?”

  葛小天點支煙,“不知沈總知不知道我在海外攔下的項目?”

  “仁川大橋?”

  “是啊,二十多公里,六個月搞定,你說這速度得多快?”

  “哈哈,看來,東山建聯還是要多向葛兄弟多多學習,明年全都報考職業中專,學習造高架橋技術!”

  你特么的不是要養老么!

  葛小天暗中吐槽一句,攤開與東山南大門有關的圖紙,“老沈,我速度至上,即便南棒子第一期都交了百分之六十工程款,你這兩個下道口也不過兩公里,只要開工,半個月就能搞定,五個億,必須一次付清。”

  “這樣啊……”

  沈志鵬微微頷首,沉思少許,“必須按照我方指定位置建造。”

  “只要薛大領導點頭,肯定沒問題。”

  “還有,棗市新城的地鐵項目,半年內,不能宣傳!”

  “哦?”葛小天頓時笑了。

  這老東西果然是個睚眥必報的主兒。

  那邊辰東海拿他父親的老底作威脅,這貨現在開始報復李薇了!

  忽悠對方往南跑,他卻鐵了心的與天成星月灣接軌……

  恐怕到時候,這老家伙還要修一條'柏琳墻',徹底隔斷與李薇產業的聯系,把對方獨立在荒郊野外,真真正正的連條路都沒有。

  為什么李薇不知道地鐵項目?

  有可能那段時間因為杜總遠調南云,對方跟著一塊去了。

  也有可能對方忙于伺候辰東海,沒注意東山變化,要不然怎么跑京城又成立了海外投資集團?

  還有一個可能,李薇憑借關系,從爾海、魯齊置業、魯N集團廉價拿下能賺大錢的棗市新城項目,那些開發商能沒有怨氣?

  暗中下絆子!

  另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沈這一手玩的妙啊!

  幫那些開發商出口惡氣,恐怕東山建聯能拿到不少好處,甚至并購那些被李薇嚇到的開發商,再次增強自身實力……

  想到這,葛小天臉上笑容更甚,“行,沒問題,修地鐵的動靜不大,等修好,我在對外宣傳!”

  “這個要寫進協議中,都這一旦人盡皆知,恐怕要令濟府商盟在棗市新城的項目,至少有三……五十億損失!”

  '你特么是看小爺有錢還是咋滴?'

  葛小天搖搖頭,“地鐵,別說濟市,即便許多東山的鄉親父老都知道,雖然棗市沒規劃,但也難免會有人設想,我只能保證我們公司不宣傳。”

  “不止你的公司,還有控股集團,天使投企業……總之,跟你有關系的一切商業產業,都不能宣傳。”

  “你倒是挺謹慎。”

  “沒辦法,你小子忒不是個東西……”

  “你罵誰?”

  “我就這么一說……臥槽,你特么別動手……揍他!”

  第二天,大年初三。

  天剛蒙蒙亮,葛小天便被宿舍外的喧鬧聲吵醒。

  拉開窗簾瞧一瞧,無數員工涌向星月灣工地,并飛快拆解年前為保護基礎鋪蓋的草席和帆布。

  遠處幾座大型攪拌站陸陸續續啟動,一車車混凝土被四輪翻斗,送向需要的部門。

  機械部正在鋪設運送帶和小型吊機,而旁邊大型倉庫中也傳來切割鋼筋、打磨鋼筋的刺耳噪音。

  窺視許久,葛小天放下窗簾,拿起床底的洗漱用具走出宿舍門。

  這時,負責通訊的僧四遞上電話。

  “老板,霍頓打來電話,聽說你還未睡醒,就沒說別的。”

  “哦?這老家伙缺人了?”

  葛小天邁入公共衛生間,一邊刷牙,一邊撥通霍頓電話,“怎么了老霍?”

  “感謝上帝,咱們幸虧沒有繼續下西洋!算算日程,如果下西洋,現在差不多已經抵達三哥地盤,今天凌晨,那邊發生八級地震和超級海嘯,咱再牛掰,估計也活不下來,您那位大師,實在是太神了!”

  葛小天微微一愣,暫停下西洋,是因為鄭和船隊被賣光,跟大師有什么關系。

  不過,既然對方這么認為,他也不好否認。畢竟修士們吹起牛皮,那是連草稿都不打,甚至過后就忘。

  “老霍啊,大師的本事可不止這么點,觀天象,治百病,可延年益壽……要不要來幾位?”

  “我打電話就是這個意思,兩位!為表示尊重,我親自去請!”

  “那就不必了,跑一趟多麻煩,我安排他們今晚上路。”

  “葛先生,千萬不要虧待大師,無論差旅費多少,我全報銷!”

  “好說好說!”

  葛小天掛斷通訊,緊接著聯系航太中心道一,“把僧七、僧八派往北美霍盾集團,告訴他倆,前期先不要提工資,后續給我忽悠瘸了再聊待遇。”

  “曉得老板,我們修士從來不靠底薪吃飯!”

  洗漱完,葛小天換上工裝,從食堂揪倆熱騰騰的老爐燒餅,喝著豆漿來到施工現場。

  棗市新城星月灣規劃,早在處理老樹罩墳之前就已做好。

  第一期占地兩千畝,共計六個片區,每個片區都是月牙形布局,平均每個片區四排建筑,約二十棟樓。

  最后方,也就是第七個片區,則是按照方位部署的九十六座山景別墅,和六十座宮殿式別墅。

  前者屬于精裝房配備天衛管家,后者屬于智慧家居配備霍盾安保。

  前六個片區的樓層高度,跟隨向北不斷拔高的臺基對應增長,最低十六層,最高三十六城,這是為了獲取最高采光率,

  該社區整體類似主題公園,注重濕地,綠化面積占據社區總面積的一半。(詳見第385章真•星月灣)

  放假前,工程部炸平半座山,并依靠其它區域運送來的土石,完成星月灣所有基礎回填。

  因此,現在各部門主要工作就是起樓。

  一次三層,忙活完,轉移北側山麓,修建環山跑到和山頂連廊。

  正常來講,采用普通施工團隊起樓,15層以下大約6個月,1520層大約610個月,2030層需要1年左右。

  至于蓋的慢的,要么資金不夠,要么天氣不好,要么老板要跑……

  天成承建肯定不是普通施工隊,哪怕去掉四級城鎮中心40效率加成,僅僅憑借自研特種水泥,自研預制隔斷墻,也能縮短三分之一的工期。

  另外,發展至今,天成已經不止使用澆筑式蓋樓方式,還加上葛小天回憶許久,通過市集繪圖復原的'裝配式構筑技術'。

  打個比方,要蓋六層樓。

  底部三層澆筑,上部三層采用預先制作的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板、預制梁、預制柱等,通過焊接、螺栓連接、后澆混凝土整體連接等工藝,形成整體。

  該構筑方式誕生于十七世紀,上個世紀華夏農村建造大三間,只是采用一部分封頂技術。

  現在葛小天依靠系統完善、改良的裝配式構筑技術,與另一個時空穿越時相差不多,先進、科學、環保、迅捷,是天成獨有專利。

  如果說,建造20層大樓,外界施工隊需要10個月,天成采用澆筑工藝需要6個月,那如果全部采用裝配式構筑技術,去掉20天基礎項施工,整體竣工只需2個月。

  如果再算上百分之四十的效率加成,這將是一個驚世駭俗的基建速度。

  不過,沒特殊情況,不能那么玩。

  (非虛幻,也非科幻,可以度娘:裝配式建筑,這是未來趨勢,還有,我看書評區說,半年建造一個社區太假,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業內16層小高層社區,最快速度是兩個月,主要是審核、資金、天氣三大因素,基建速度從來沒慢過,像混凝土凝固、各部位維穩,現在都有相應設備進行提速。)

  而除了裝配式構筑技術,天成還擁有鋼結構構筑技術。

  鋼結構并非只能用于建造廠房、車站、機場,還能打造商品房。

  目前,采用鋼結構混凝土建造的鋼混結構商品房,天成已經將其建筑壽命提升到七十年。

  如果繼續精進施工流程,加強新型鋼材研發,打造百年壽命的鋼混建筑也不是問題。

  可惜,今年華夏鋼產量尚未爆炸式增長,價格居高不下,鋼混結構只能用于建造三層以下建筑,比如化糞池、垃圾站、鄰街商業區。

  而打造棗市新城星月灣采用的技術則是:

  22層建筑,16層以下澆筑,17層以上裝配式構筑。

  36層建筑,25層以下澆筑,26層以上裝配式構筑。

  對天成而言,兩種施工沒什么區別,質量也是相等。

  但如果外界采用裝配式構筑技術,沒有標準化設計、沒有信息化管理、沒有數字化統計、沒有模擬化預測、沒有從生產到組裝的全程檢驗記錄,估計質量跟臨時板房有的一比。

  不過,裝配式構筑技術是天成產業鏈未來采用的主要施工方式。

  今后,它不再限制于預制墻、預制板等等,還包括預制洗手間、預制廚房、預制樓梯、預制書房,打造盒式建筑,或者骨架盒式建筑。

  說白了,就像搭積木。

  技術難點肯定是各部位連接,整體抗震,和各區域隔音。

  現階段天成暫時用不到盒式建筑,但如果哪天房價暴漲,天成完全可以尋找荒山野嶺,憑借天成商會和星月灣產業鏈,以神速建造一座座低房價的新城,吸引買不起房子的人,發展自身產業。

  至于會不會成鬼城……

  那就要看他葛大老板的本事了。

  其實天成還有一種正在攻克的技術:3D打印。

  它打印的不是紙張,也不是小物品,而是房屋。

  穿越前,華夏級建工已經擁有這項技術,但民企沒有,所以葛小天不懂。

  現在只是立項,先慢慢研究,等開啟星辰大海……或許能用的上。

  今天施工現場,各部門主要任務是檢查放假前養護的基礎。

  任務不怎么繁重,熟悉熟悉施工環境,探討探討施工環節,各部門之間統籌后勤運輸線路,再安排好輪班值班,一上午就這么過去了。

  中午吃飯時間。

  放假在家的薛大領導,領著幾名小跟班,戴著統一藍帽子,找到正在跟各部門主管交流施工經驗的葛小天。

  “葛大才子!”

  “領導,您怎么來了,也沒提前打聲招呼!”

  “哈哈,放假,過來轉轉!”

  薛大領導環顧四周,“咱這是全面開工了?”

  “是啊,該準備的全都準備齊,一口氣搞完,我們要面對徐城那個爛攤子。”

  “唉,我也跟那邊交流過,可惜,跨省……”

  “懂,明白,領導吃飯沒?”

  “我過來就是為了蹭飯。”

  “哈哈,坐坐坐,孫主管,喊幾個人,幫忙打幾份……”

  薛大領導擺擺手,拿起墻邊櫥柜里的餐盤,“不用,熟客!”

  “嘿,我都不知道!”

  忙活一番,眾人找個安靜地落座。

  “領導,我昨晚提議的改道計劃,您感覺怎么樣?”

  “如果按照我說,肯定不行,但路是你們天成捐的,如果對發展有好處,我沒意見。”

  “好處肯定有,帶動產業鏈整體效益,提高對老城區居民的吸引力!”

  葛小天搖搖頭,拿起圖紙,“另外,為了加快棗市新城發展,天成決定現在就展開,本來安排在第二期,年底才會建造的地鐵。”

  “嗯?”

  薛大領導微微一愣,旋即面露喜色,“好事!”

  “不過,我們天成星月灣需要長途汽車站,不在小區內,在東側五里外。”

  “那可就跑你們天成home實驗區去了。”

  “一南一北,不攪和,新設定的主干道,和沿著蟠龍河堤壩修建的地上軌道,全通那邊。”

  薛大領導仔細翻看圖紙,“這個高架怎么回事?”

  “待定,目前只是圓盤道。”

  “長途汽車站屬于老規劃,我需要拿回去跟發改、城建的領導協商協商。”

  “沒問題。”

  另一邊。

  吃過中午飯,沈志鵬頂著熊貓眼,大搖大擺的走在東山建聯工地邊緣。

  不只是視察,還是散心……

  湊巧,李薇拎著小包準備出門。

  看其這鳥樣,當即驚了,“沈總,您這是?”

  “我呸,晦氣!姓葛的忒不是個玩意,就因為我拒絕修高架下道口,那廝竟然擼起袖子就動手。”

  “真是個野蠻人!”

  “嗯,這話說到我心坎里了!”

  看老沈深以為然,李薇不由自主的想起杜總事件,“沈總,看來咱要盡快執行向南發展的計劃,遠離那個蠻子!”

  “這不,我現在就在勘察,往南發展!”

  老沈仔細打量南側鄰近海外投資集團產業的荒地,心中不知為何想起'柏琳墻'……

  而看其認真的表情,李薇暗中攥緊拳頭,'想不到這么快就拉到一個盟友,葛小天也不咋地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