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做實業的超級企業,都擁有自己的第三產業。
  比如圍繞廠區打造的生活區、娛樂區、附屬醫院、子弟學校等等。
  濟府煉鋼廠也不例外。
  浩浩蕩蕩的車隊,在熱烈掌聲和塑料鮮花中,停靠在煉鋼廠兩星級酒店大門口。
  中年男子為了避免喧賓奪主,稍后下車。
  葛小天等道一拉開車門,面帶微笑的與前來迎接的煉鋼廠高層一一握手。
  寒暄片刻,邁入大型多功能會議室。
  這段時間雙方交流多次,也進行過電話協商,但采購項目眾多,還需從頭再談。
  鋼筋類:
  熱軋帶肋鋼筋(螺紋鋼)、冷拉光面鋼筋、冷軋扭轉鋼筋,包括:架立筋、分布筋、構造筋、箍筋、腰筋……
  線材類:
  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冷拉低碳鋼絲,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混凝土用鋼絲……
  盤螺類……
  圓鋼類……
  細化到型號、標準,挑出部分產品進行拉伸實驗、彎曲試驗、焊接接頭試驗、含碳量實驗……
  單價、市場價、采購價、運輸方案、交貨日期、保證協議、定金額度……
  僅僅四大類主材,就從下午兩點半談到晚上十一點。
  葛小天提議暫停,明天上午繼續。
  然而,濟府煉鋼廠已經知曉冷軋鋼材被泰市煉鋼廠拿走大半,訂單總額縮減五千多萬,而自家大門外也蹲著許多其他企業的老總,說啥也要一次性談完。
  并且,盡管天成壓價很厲害,采購協議對質量要求也十分苛刻,但濟府煉鋼廠收到市里勒令,必須將采購訂單全部拿下!手機端::
  為啥?
  作為東山老大哥,濟府雖然最近幾年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但省內排名卻連年下降。
  先被青港超車,又與煙城并駕齊驅,后面的濰城和淄城緊追不舍,一直不溫不火的小六濟市,去年年底也迎來一波小爆發……
  如果今年再不打開局面,等到年底,新來的東山大領導列出排名,估計會很尷尬……
  而現在,爭二保三的機會來了!
  十幾個億的采購訂單,雖然原材料半成品不計入GDP,但產業鏈帶動的電力煤油可不是小數目!
  市里領導下通牒,煉鋼廠管理層誰也不能保證訂單泡湯,自己會不會下崗。
  并且,連續數年虧損,又處于改革改制的緊要關頭,如果拿下訂單,煉鋼爐再次紅紅火火,說不定能延緩產權置換,保住現有職位。
  因此,全都牟足勁的堅持繼續!
  下一個大類:型鋼!
  包括:角鋼(角鐵)、槽鋼(構件)、工字鋼(鋼梁)、H型鋼、馬蹄鋼、壓腳鋼、淺槽鋼、柳釘鋼……
  再次談完,已經凌晨三點。
  采購洽談會的氣氛,也在煙霧繚繞中達到。
  中年男子早就趕過來,也沒離開,而是坐在角落里喝茶。
  雙方員工除了一開始有些拘束,后來隨著爭論、協商、探討、壓價還價,早就沒人再去管他。
  作為天成主力,葛小天將‘市集’報價功能發揮到極致,嘴皮子幾乎就沒停下過。
  啥?角鋼兩千六?
  人家青港給我兩千四!
  啥?槽鋼兩千五?
  人家淄城給我兩千三!
  啥?H型鋼兩千三?
  人家泰市給我兩千四……額,當我沒說!
  區域是影響鋼材價格的最大因素,通過‘田忌賽馬’,終于,天成丟出十一個億的訂單!
  大約四十五萬噸鋼材!
  剩余的需要前往萊城,這是濟府煉鋼廠的提議。
  本來他們能做主,但是天成把價格壓得太低了,連運費都不給!
  21號上午八點。
  天成特意挑選出來的二十名管理層,在煉鋼廠總經理帶領下前往廠區。
  換上特制服裝和鋼盔,參觀冶煉過程、觀摩生產工藝、了解鋼爐產量……
  十點鐘再次返回會議室。
  這時,濟府領導趕過來。
  在旁邊房間瞇了會的中年男子,也已經歸來。
  浩浩蕩蕩的車隊前往東山工局總局,雙方再次仔細翻看過數十個合同協議書,簽字蓋章,匯款!
  四個億瞬間沒了!
  接下來就是慶祝。
  煉鋼廠似乎早就有所準備。
  大型宴會廳里,文藝表演、雜技表演、大合唱……
  一宿沒睡,一群人困得眼皮打架,哪有什么胃口。
  胡亂填飽肚子,葛小天決定辭別。
  不料,煉鋼廠下午竟然要舉辦冬季運動會!
  體育館、游泳館、籃球館……人家全都有!
  葛小天瞧了瞧九層新的建筑,否決了幫忙重蓋的想法,婉拒出席邀請,隨同中年男子前往東山石化分部。
  路上。
  中年男子萬分好奇,“那些鋼材價格你是怎么記住的?數百個類別都能精確到價格區間,要不是在現場,我都懷疑你是不是拿著價格表、讀出來的!”
  “您還記得咱來的時候,遇到的泰市煉鋼廠胡文么?”葛小天十分愜意的癱坐在車內,第一次感覺虎頭奔的座椅,還挺舒服!
  “記得!”
  “那您知不知道我們倆談了什么?”
  “不是鋼材么?似乎是冷軋鋼?”
  “對,不過,胡文記下了四五張體育館的構造圖!”葛小天怕中年男子不理解,翻翻文件包,取出隨身攜帶的飛碟體育館構造圖。
  很復雜!
  復雜到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線條!
  其中還夾雜著各種字符,由阿拉伯數字、英文標注、矢量公式、以及,δ、ε、ζ、ν、ξ等符號。
  正面、側面、剖面、俯面……
  中年男子肯定見過。
  但絕對沒見過這么復雜的!
  這是市集優化后,葛小天一筆一劃抄下來的。
  胡教授都驚訝非常,更何況不懂這方面的中年男子。
  拿著圖紙觀摩良久,大領導揉揉眼,“這樣的圖紙,胡文記住了四五張?”
  “不是四五張,是四五套!您看到的只是一套!”
  “厲害!”中年男子似乎想要試試,手指順著線條來回游走,時不時念叨兩句公式。
  葛小天嘆了口,閉目養神。
  他已經想明白其中關鍵。
  胡文肯定學過構造!
  胡教授比他弟弟大了十幾歲,或許上學那會,剛剛記事的胡文耳熟目睹,下意識記住哥哥的書籍、圖紙,在腦海里留下許多抹不掉的‘先天記憶’,這不是玄幻,而是從小培養的能力和興趣。
  隨著長大,等到接觸這方面,一一契合,事半功倍。
  哪怕后來不做構造工作,只要接觸,憑借一絲印象,也能記個大概。
  所以,小時候的培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