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07章 極限精密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科技壟斷巨頭

  為了應對已經到來的暴風雨,信息技術部正在連夜攻克操作系統,微觀集成部也在加班加點的調試各大芯片的設計圖。

  兩大部門都在追求完美、超越!

  操作系統一定要在上線之后,就能協調軟件與硬件,完成比蘋果更高的掌控度。

  所以,在編寫系統時,信息技術部的成員經常要和微觀集成部商談解決方案,重新開始試驗。

  哪怕硬件方面差了一個級別,也要用軟件完成彌補,相互實現完美的結合,讓性能與流暢度提升一個臺階,達到世界最頂級。

  這項任務并不容易。

  要完成,首先要在兩點上做出突破。

  第一點,在芯片架構上全方位勝出。

  微觀集成部的雙子星架構是鐘子星拿出來布局未來的,絕對要超越市場上一切架構。

  第二點,在指令集方面的執行效率要高!

  打個比方,別人的芯片需要多條指令才能處理完一個命令,而他們的指令只需要一條。

  有了這兩點,加上銀河操作系統與芯片的完美契合度,能夠讓一臺手機無論是性能還是流暢度都有質一般的提升。

  人們如果了解過,可能會說這臺手機的配置不是最頂級,但是用起來卻會覺得,與頂級手機相比,這部搭載著中子星科技芯片、系統的手機整體性能超乎想象。

  微觀集成大樓。

  鐘子星忙完信息技術部操作系統的幾個任務之后,就一直待在這里與儲存電路方面的天才錢書豪設計內存條、閃存器、固態硬盤這些方面的研究。

  錢書豪剛剛畢業不久,身材有些單薄高瘦,他畢業后第一時間拒絕了三星的offer,選擇加入中子星科技。

  最開始,鐘子星以為他是和很多人一樣被中子星全體上下的目標所吸引,后來才發現,他只是單純的想要研究不受阻礙才選擇加入。

  不過這些都不要緊,有真才實學并熱愛技術,把科研當成最感興趣的事,這種人才就是中子星科技需要的。

  而且,接觸的久了也會逐漸發現,錢書豪這個人有一種和鐘子星十分相似的特質。

  他經常會雙眼無神,隨時隨地都能陷入思考。

  “機器的所有數據都在內存中進行,要存放CPU中處理的運算數據,還要與CPU進行溝通,所以我覺得沒必要拆分出來……”錢書豪從思考中回過神,發表自己的意見。

  為防止三星動手而無可奈何,微觀集成部正在召開一場緊急會議,要在第一時間想出方案并完成設計。

  雙子星架構由非常多的部位組合而成,因為目標就是把所有電路都集成到一塊芯片上,包括處理器、儲存器、閃存、傳感器等等。

  從這種架構中拆分出來的設計方案中,就包含了內存。

  “分開聯動與集成在一起的性能上存在差別,而且只集成處理器和儲存器兩種電路,在整體芯片的體積上并沒有多大的差距。”

  說到底,是現在的標準制約著雙子星架構能否發展的起來,拆開設計任何人都會覺得很難受。

  “沒辦法的,如果只是兩種電路設計在一起問題確實不大,可是制程方面未必能達標,我們國內的頂級制程目前只有90納米,單獨設計與集合設計會在性能上存在顯著的區別。”馮英杰也思考的滿頭大汗。

  芯片代工巨頭抬積電也是世界頂級制程32納米,正在朝28、22納米進發,可中子星科技目前只想交給中芯國際來代工,因為抬積電本身也被資本制約著。

  “先拆開設計吧,不用再猶豫了……”

  鐘子星當然知道設計在一起更好,畢竟只要計算機在運行,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

  所以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

  如果設計在一起,就省下了傳遞這個步驟,性能突飛猛進。

  “那有沒有可能一塊芯片分為上下兩層,把處理與儲存兩方用這種方法聯系起來?”錢書豪再次提出意見。

  這個想法不僅讓馮英杰眼睛一亮,連苗佩和蔣振威兩人都覺得可行。

  “我早就想到過這種設計方案……”鐘子星略感頭疼道:“可是在封裝上怎么辦,處理芯片和儲存芯片都要分開。”

  “那就不用糾結了,等到以后我們自研所有半導體設備,提高制程,才能把集成一切電路的雙子星超級架構給完美的發揮出來!”

  談論中,鐘子星再次否定了把幾種電路設計在一起方案,選擇這些電路分開,制成單獨的芯片。

  并非說單獨設計不好,而是見識到雙子星那讓人震撼的架構后,所有人都想把他實現出現。

  當然,拆分出來單獨設計,意味著制程能夠跟上,能達到現階段的一流性能。

  “仙女座,把設計圖傳給極限精密部,讓他們先流兩片出來試試。”

  鐘子星發完指令,趕緊起身和微觀集成部的幾位負責人走向中子戰星的極限精密實驗室。

  這個新成立的部門人員已經在這兩個月內陸續就位,大多數都是國內頂尖大學工業工程專業領域的佼佼者,目前共有3000人。

  一行五人從辦公樓的弧形廊道向中子戰星前進。

  雖然面積巨大,但是大家乘坐的不是平衡車,就是自動傳送帶,幾分鐘就到了工業實驗室前。

  “徐老師,設計圖收到了嗎?”一進門,鐘子星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你來了……”

  正在擺弄各類芯片制造設備的幾十位技術人員紛紛轉過頭,其中一位看起來像領隊的四十多歲中年精壯男子一臉笑容,露出幾顆雪白的牙齒。

  徐志海,哈工大工業工程專業的一位教授,也是國家工程院的院士,幾年前在清華講過一堂課,鐘子星當時剛好去聽過。

  更傳奇的是,他曾經參與過長征一二號火箭內部精密儀器的設計,之后,又轉向國內第一批光刻機這兩樣無關聯的工業體系設備。

  當聽到中子星科技要把全公司盈利一半以上砸進光刻機的研發時,這位教授毫不猶豫的帶隊趕了過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