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白色的宮殿之中,昂然大氣,盡是竹簡清香的味道。
  趙政緩緩走到了自己父親的桌案之前,躬身一拜道:“師尊有意使秦國軍民皆以入學。”
  言語一出,子楚、呂不韋、蔡澤三人都愣住了。
  便是宮殿之中的人也心有觸動。
  秦國軍民百萬,太陰學宮之中如何能教之。
  “此乃大善。”
  子楚驚了一驚,然后便立刻反應了過來道:
  “可天下秦民百萬,太陰學宮雖大,卻難以盛之。”
  趙政再拜道:“大秦子民皆可學而習之,然不代表人人可入太陰學宮。”
  “何意?”
  子楚皺了皺,意識到事情似乎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簡單。
  “太陰學宮只準三千學子入學宮,無論現在亦或者以后,每一屆只有三千人。”
  “每四年為一屆。”
  “此間八成為秦人,只多不少。”
  “凡在太陰學宮之中學道之人,需在咸陽城之中授學。”
  “以此推之,前人從學道宮,后人從學前人,教之天下。”
  “如此方可授學秦之軍民。”
  “而此八成秦人之中,五成為軍,五成為民。”
  “師尊欲以鑄諸夏之鐵軍,軍臨諸天,成我大秦之威。”
  趙政的言語不緊不慢。
  可眾人卻不能視為常態,知道太陰學宮之中有著什么的諸子才知道這里的學生之位代表著什么。
  這世間有人可一人成軍,巍巍可懼;有人卻庸庸碌碌,難成大器。
  太陰學宮之中三千弟子,那是三千只大軍。
  八成為秦,五成為軍,這代表秦將獨以天下。
  “也算不錯了。”
  荀子嘆了嘆,道:
  “我本以為太陰學宮之中不會與六國人位置。”
  “不想仙人終歸是給了六國人機會。”
  而一旁手中拿著武經竹簡的黃石手指輕輕從竹簡之上滑下,在他的手中的武經之上的最后,用古老的篆文刻著:以此成神鬼之軍,威臨仙家,宇內之人無不掃之。
  若是秦軍入太陰學宮學道,怕是所學便是他手中之策吧。
  “仙人厚待吾大秦,子楚當是感激不盡。”
  子楚看著自己兒子,不住感嘆道。
  當日若不是公族族老趙曦成賭了這一局,怕是難有今日之事。
  有些事當真是:禁忌處見風骨,天外處見春秋。
  可惜,那日之后便再也沒有見到族老了。
  連他也懾于春秋先生之威勢,沒有敢詢問。
  不知道族老此時過的如何?
  “師尊終是念著秦人與諸夏之好,興以諸夏才是師尊所求。”
  趙政從瑯嬛宮品書閣左側的茶柜之中,取出了品茶之物,然后一邊從銅箱之中取出了茶葉浸泡一邊回道:
  “當然,卻如荀夫子所言,其余兩成,皆為六國之人。”
  “而此兩成之內,每一國必然有四十人。”
  “當然,師尊曾言,太陰學宮之中不收不思進取之輩,遂若是一國之人太過不堪入目,當以適量刪減。”
  滾燙的熱水澆入茶壺之中,一陣清茗之香飄蕩在整個瑯嬛品書閣內,讓人忍不住的心曠神怡。
  趙政輕輕倒出了一杯茶水道:“此茶也,有醒神、明腦、清熱解毒之效,讀書閑暇品一杯乃是美事,然政之泡茶手法粗糙,各位擔待。”
  他提起茶壺為在場二十余人都斟了一杯茶。
  一時間,整個宮闕之內,淡淡的茶香繚繞。
  酒能動人,茶可養人,茶香之中,眾人似乎已然與那斟茶少年相熟。
  荀況輕輕品了一口那略有滾燙的茶水,只覺得清香縈齒,疲勞頓去。
  “當真是一妙物!”
  他將手中之茶緩緩放于桌案之上。
  “王孫,荀況還有一事相問。”
  趙政笑了笑,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
  “荀夫子請講!”
  “太陰學宮考核,難道僅僅限于吾等所出試卷?”
  “諸位所出試卷,師尊將審之,所以諸位前輩莫要懈怠。”
  “至于考核,師尊曾言:大道三千,條條皆可出道入圣。”
  “所以考驗自然不會僅限于此。”
  趙政起身推開了瑯嬛宮樓之上的窗戶,任憑清風吹散了茶香。
  涼風襲身,悠然快哉。
  “師尊會另設其余之考核。”
  “諸般所學,皆遠布衣黔首,此不公也。”
  “遂師尊立毅力、智力、勇氣三門,于試卷之外以考核世人。”
  “凡有過者,則無需考試。”
  在茶香溢散之后,趙政合上了窗戶,再次從銅箱之中的檀木之上刮下來一層層粉末,凝聚成形狀之后,以火點燃。
  青煙繚繞,古卷生香。
  趙政笑了笑道:
  “這檀香也是不錯之物,靜心凝神。”
  趙政看了看眾人道:
  “諸位還有所問?”
  這時候,公孫龍杯中最后一口茶水飲盡道:
  “王孫,不知此三千弟子,吾等如何教之?”
  “各授一科,到時還請道首定時清查。”
  趙政輕聲答道。
  “如此,怕是不能保證眾人學業進度。”
  趙政搖了搖頭。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諸位,太陰學宮不收碌碌之輩,不思進取之輩皆逐出宮門,永不錄入。”
  “嘶……”
  眾人吸了一口涼氣,這是在是有點狠。
  不過確實也當得,有如此名師,有如此仙境,有如此典籍,還不思學者,實乃不知好歹。
  確實要好好懲戒一番。
  趙政笑著環視眾人。
  “諸公若是沒有問題了,趙政還要勞煩李耳先生帶我取些書籍。”
  “檀香繞梁,豪杰滿座,當是讀書圣地。”
  眾人相顧無言,只有黃石站起身來。
  “吾也有意再取一經卷,一起?”
  “好!”
  看著那仙人弟子與那位自稱黃石的道人順著石階下到瑯嬛藏書所后,荀子抬頭看了看這滿座賓客,聞了聞那淡淡的檀香。
  悠然快哉,無案牘勞形,只有清茗檀香,滿座豪客。
  他不得不承認世間怕是沒有這般的學府了。
  哪怕是稷下學宮也與這里比不了。
  做這樣一所學宮的老師,怕是孟夫子也求之不得之事。
  “有此讀書地,如何不肯學呢?”
  荀子笑了笑,飲盡最后一口茶水,他緩緩將剩余的書卷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