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3章 議流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由于中都北面是幾道山,皇太子的儀仗又需要從正門進入,因此儀仗繞道至正南門。

  儀仗由正南洪武門前鳳陽橋起,穿洪武門進入中都城,經洪武街、大明門、承天門入禁垣,再經外金水橋(外五龍橋)、午門入皇城,進奉天門至奉天殿。

  漕運總督朱大典先是將朱慈烺迎接到皇城的宮殿下榻,皇城相當于中都的紫禁城,在皇城外面還有禁垣,不過現在大多剛剛重建。

  隨后朱大典又設宴招待眾官員,也算是讓各官員與皇太子的一些隨行人員見見面,互相認識一下。

  眾將到齊之后,朱大典向雙方一一引見,隨張國維和史可法一起來的有三個武將,總兵許自強,副將程龍,參將潘可大,還有鳳陽總兵楊御蕃等當地武將。

  徐盛一見到鳳陽總兵楊御蕃就呼喊道:“楊大哥,好久不見!”

  楊御蕃笑著與徐盛擁抱在一起,道:“賢弟,我們兄弟六年未見了!”

  朱大典驚訝道:“二位認識?”

  楊御蕃笑道:“何止認識,我們兩家是世交,先父曾與徐巡撫并肩作戰多年,天啟二年,徐鴻儒的白蓮教叛亂,就是他們兩位老人家平掉的。”

  楊御蕃的父親楊肇基,曾被徐盛的父親山東巡撫徐從治舉薦,升任山東總兵,后因多次戰功加官左都督、大將軍、正一品。

  楊肇基曾在崇禎二年擺梅花陣大破后金軍隊,皇太極大驚,退兵二十余里,后又擊敗后金二貝勒阿敏,收復永平,崇禎四年,楊肇基在軍中病故,崇禎大哭,追贈他為太傅太師,謚號“武襄”。

  楊御蕃以三十歲而立之齡就擔任了鳳陽總兵,其能力也可見一斑,此時見到故人,楊御蕃心中欣喜不已,二人沒有理會眾人,執手到一旁敘舊去了。

  眾人呵呵一笑,不以為意,朱大典繼續介紹著雙方,在向眾將介紹黃得功的時候,總兵許自強頗為禮貌的拱手施了一禮,道:“黃總兵,久迎大名!”

  “久仰!”黃得功也是笑呵呵的回了一禮,即便他壓根都不知道世上還有對方這號人。

  副將程龍則是打量了一下黃得功,皮笑肉不笑道:“聽說黃總兵在冷口大破奴賊大軍,還斬了個貝勒,又在京師活埋了御史,真是前途無量!”

  參將潘可大也道:“黃總兵如今揮軍南下平賊,定然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我等當拭目以待,只看黃總兵大功告成。”

  黃得功咧嘴一笑道:“老子怎么覺得你倆的話怎么聽得就這么的不得勁呢?嗯?”

  程龍和潘可大對黃得功確實有些眼紅,一年之內從參將升到總兵,還授了驃騎將軍,好在又被擼了,不過他做的事也太令人眼紅了。

  見雙方有些不友好,朱大典調解道:“平叛大計,事關國家大局,如今賊勢眾大,不比以往,僅靠一方之力,難以獨手擎天,我們大家應當精誠協作,團結一致。”

  黃得功爽朗一笑:“總督大人這話說的在理,我老黃喜歡!”

  在文官一圈的張國維、史可法、楊廷麟等人聞言也紛紛頷首微笑,總督大人是個明白人,他們也就放心了許多。

  程龍和潘可大也沒有多說什么,人家品級比自己高,剛下去只會對自己不利,因此二人至少在表面上對黃得功頗為客氣,保持著足夠的禮節。

  黃得功絲毫不介意,他一向是你敬我一尺,我回敬一丈,你客氣我也謙遜,如果你笑里藏刀,那么老子也不會跟你客氣。

  在朱大典介紹完后,眾人這才入席,按各自的官職品位就座,隨后朱大典下令開席,于是各種酒萊都陸續端了上來,眾人也都杯觥交錯,開懷暢飲起來。

  這幾個武將都是大老粗,雖然有些人讀過幾天書,可惜連個秀才都沒混上,說幾句陰陽怪氣的話倒是行,要是玩文人那套含沙射影、指桑罵槐可就太難為他們了。

  一桌大老粗喝著喝著就開始劃拳,喊起了666,這頓酒宴也是盡歡而散。

  酒宴后,朱慈烺在皇城宮殿中召見了一些重要的文武官員,一起探討流寇問題。

  張國維和史可法近年來經常與流寇交手,他們對流寇的了解應該更加深刻,朱慈烺很想聽聽他們的看法。

  張國維半邊身坐在圓凳之上,緩緩道:“現在流賊的隊伍越來越正規化了,他們開始學官兵分軍職,以伍長、什長、哨總、部總、掌旗、都尉為序,作戰時更是以饑民和饑兵為先鋒,如果不敵,后面的馬軍和老營就會立即逃脫,他們精銳不失,轉戰別處,片刻又集兵數萬。”

  史可法也道:“流賊不敵我官兵,開始往深山逃竄,官兵不過馬三步七,流賊老營兵人人有馬,追逐極難,加上山路難行,又多掩護,官兵實難剿滅。”

  黃得功疑惑道:“塘報上說獻賊等流寇共計二十余萬,這么多人,他們平時都駐扎在哪?難道一直流竄嗎?”

  張國維回道:“現在江南一帶的流賊分為兩大部分,以老回回馬守應為首的革左五營目前在霍山一帶,經常在潛山、太湖一帶活動,獻賊和曹賊則與他們遙相呼應,常常襲擊武昌到安慶這一帶。”

  “霍山?”朱慈烺走到地圖之前,看了看霍山的位置,隨即贊嘆道:“流賊中不乏人才啊,霍山的位置選的可真好,那一帶地勢險要,且在戰略上占有重要地位:東可攻廬州,東北則可直向鳳陽皇陵,沿江南下可打安慶,甚至是南京,西進還可以進武昌,隨便打下一處,足以對朝廷產生巨大的震動。”

  “殿下英明!”張國維由衷道,沒想到皇太子果然如傳言般,是個神童,小小年紀就能看出如此門道,比江南那些自命非凡的神童們強上百倍。

  江南的“神童”特別多,許多都是七八歲就展現出驚人的才學,但一到科舉就掛科了,這些“神童”并非天生,而是人造的。

  在江南一帶,有些名師們挑選看上去聰明的孩子,然后幾年如一日只教書畫與背詩,把孩子培養的有點模樣了,就帶著孩子出去表演,特別是去官府賣弄,只要小朋友憑著扎實的詩詞書畫,博得官府的滿堂喝彩,一個神童就這么誕生了。

  一個神童的誕生,就標志著身價暴漲、名利雙收,培養出神童的老師呢,也是迅速躥紅,了解內情的張國維對這種情況一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