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三十九章 勛貴兩宮皆納捐,國朝上下俱驚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朝小公爺

  周老太后想到的則是更多,尤其是上次妙安小福寶說癡虎兒表述的那句“忙則無禍患,閑便生是非”。

  便與張皇后嘆道,兩宮后族可不就是驟得富貴閑生事端么?!

  整日里沒得事情可做,不通詩文又不熟武藝。自然是斗雞遛狗,與那些浪蕩子一塊兒瞎混的了。

  張皇后聽得老太后的話亦是感慨點頭,言道家中老父曾為國子監貢生。

  老父在世時管束極為嚴,亦不講吃穿用度多與仕林、賢能往來于是贊譽頗多。

  至老父去世兩個弟弟沒了管束,這才開始飛揚跋扈以致多次釀成大禍啊!

  再說了,癡虎兒給的車馬行那可是一門好營生啊!

  既然小公爺給了皇帝一輛,自然不會忘了兩宮和太子這邊的啦。

  皇后的鸞駕、太后的鸞駕,還有太子的車駕自然是都準備好的。

  車駕之華麗那是自不必說的,足利鶴當時還親自上車給演示了一番。

  原本給兩宮駕車的中官們,早已經被送去培訓過了。

  為了讓大家的車夫適應新式轉向馬車,張小公爺自然而然配套的成立了“駕校”。

  除了學習駕駛這種新式馬車,還會告知如何保養、如何臨時修理。

  當然,這暫時是免費滴買車配套服務!

  兩宮之主自然也從中官、女官那里得知了小公爺這車馬行,到底有多掙錢啊!

  這還只是京師一地,全大明兩京十三省,張、周二家拿下兩地做車馬行。

  那銀子還不得流水一般嘩嘩的來么?!不會經營沒關系啊,癡虎兒的幾個弟子可都在呢!

  若是能學的癡虎兒那計然之策半分,將來還會憂心生計問題么?!

  再有,此策好處便是能夠多與太子、與癡虎兒幾個弟子親近親近。

  將來也算是有幾分情誼在,自己等人能熬多少年?!他們可是青蔥年少啊。

  那江潮江天信、那許庭光許本謙,可都是翰林之才。

  唐寅唐伯虎、徐經徐衡父現下也是入了陛下法眼的人兒,將來必有重用。

  那李兆先李徵伯自然不必說了,據聞如今其才學在錢福錢與謙教導下大進!

  所著策論甚至連謝木齋、張柏崖這等狀元出身的老臣,見之都擊節拍案贊賞不已。

  言道若是來日開科,此子當為狀元之才!

  一念至此當下兩宮互看一眼,拍板便將此事決定下來:就這么辦了!

  次日早朝,先是內閣大學士劉健站出來上稟陜西地震事宜。

  并告曰當地受災嚴重,產糧絕收恐災后亦無法支應。

  李東陽則是跟著站出來表示,可由國朝支應將流民引往京師安置。

  成國公朱輔此時上稟,國朝貴戚聽聞陜西地龍翻身、國庫空虛恐施救困難,因而甚敢焦心。

  《國語·越語下》有云“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吾等世受皇家國朝大恩怎可不報?!

  是以各家決意為陛下、為國朝納捐,各家所納銀錢已成賬簿。

  下朝后可請戶部及內庫可依賬簿所記,往各家提取捐銀。

  那朝堂上連同劉大夏、馬文升再到各部官員們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珠子:喵喵喵??這特么神馬操作?!

  這群恨不得摳腚眼兒都吮手指的豪門貴戚,這會兒轉性子了?!

  還是上次被陛下嚴厲打擊以后,全都開竅了?!

  還沒等他們做出反應英國公張懋又出列上稟曰:老臣家中孫兒雖不甚成器,卻也知道憂心國朝。

  于是請老臣代奏,自請為陛下前往迎接賑撫災民以安民心。

  弘治皇帝一臉肅然,端坐在龍椅上言道癡虎兒果不負朕之夸贊!

  又有內官來報,太后、皇后皆言為解陛下、國朝之憂,她們已命外戚兩家一并為陛下納捐了。

  聽得這話弘治皇帝差點兒感動的要哭了,誰是自家人、誰是外人這頓時一目了然啊!

  卻見弘治皇帝猶豫都不帶的,直接命蕭敬與內閣準備擬旨。

  敕命回京述職之前應天府提學御史方志方信之,暫領“欽差總督陜西賑撫使”職。

  命司禮監太監戴義為監軍,大明帝國皇家軍事學院總教習張侖為副。

  司總督軍務、賑撫、接應,并安置災民事宜。

  領本次殿試新科進士、武舉眾舉子并京營一部,酌期開赴迎接陜西災民入京賑撫。

  同時命沿途各區域支應災民所需,待災民抵達后國朝依其耗損減免稅賦、補替。

  職銜前冠以“欽差”二字明宣德時期就有了,如“欽差總督軍門”、“欽差巡按察使”。

  自宣德后,欽差的分工更加細化和具體。同時也皆冠以“欽差”二字以示領敕命而行。

  到了清朝就形成了我們熟悉的“欽差大臣”四字,比如虎門銷煙的林元撫。

  他當時領受的職銜便是“欽差大臣兵部尚書督察御史右督察御史”,唔……很長。

  馬文升、劉大夏等人見狀頓時傻眼了,按說一般內巡撫乃由吏部會同戶部推舉。

  邊地巡撫則是默認由吏部會同兵部推舉,然而弘治皇帝這次居然連流程都不走直接讓內閣擬旨了。

  甚至內閣三大學士、戶部尚書佀鐘、刑部尚書白昂,及新任禮部尚書張升皆無反對而稱善。

  吏部尚書倪岳、去歲剛剛升任工部尚書的曾鑒則是保持著沉默,他們顯然看出來勛貴納捐此事必有內情。

  如今國朝勛貴最為尊貴者無疑為英國公家,成國公或許能說上話。

  但要說一呼百應、眾勛貴皆服者唯英國公耳。

  所以這些勛貴們突然肯納捐出錢賑撫災民,肯定為英國公家那位癡虎兒的手筆。

  人家推動此事又不惜親身往賑撫、安置災民,那有什么好阻止的?!

  國庫現在雖然進了些許銀錢,可帝國四處漏水哪兒都得花錢啊!

  人家勛貴愿意掏錢還要親赴接回災民,這有什么不好的?!

  馬文升、劉大夏二人也不吱聲了,現在朝堂上他們的話語權變得極小。

  兵部將逐步被削權已成必然,既然如此馬文升還有啥好說的?!

  劉大夏這左督御史現在基本就是個光桿司令了,手下不是在城外修造營房就是在夷州挖礦。

  他這更沒心思說啥了,而且他上了好幾次奏折希望能補充御史。

  然而都被留中不發,這意思就很明白了:屎。還是沒了的好。

  朝堂上的紛紛擾擾張小公爺都不在意,他現在已經在指揮第一批的鑄造工匠們澆灌試驗中的銅炮。

  華夏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廣泛的采用了泥范鑄造工藝了,甚至還衍生發展出來鐵范和熔模鑄造。

  但張小公爺現在想做的是到十九世紀才出現,后來鑄造業中常用的工藝——砂模鑄造!

  泥范法在當時很優秀,但鑄造出來還是會因為流動性、透氣性、密度……等等問題。

  造出來的鑄炮會出現氣泡甚至坑洞,張小公爺現在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