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千百年來都如是,時勢易造英雄,英雄更能造時勢。
趙子居一直堅定自信地認為,自己便是那能造時勢的英雄。
可是,當他跟隨著白虎王回到了百獸林當中,卻是深深地被震撼了。
“我的天!沒想到,在這深山老林當中,竟然有著這么一個等級分明的百獸王朝?”
突然闖進都是妖獸的森林當中,趙子居開始是戰戰兢兢地害怕。
可是當他看到這些妖獸們,幾乎都是按照人類的習性去生活,甚至可以說是很拙劣地模仿人類,反而讓他覺得有些好笑起來了。
“趙公子!見怪了。我們妖獸天生愚鈍,許多哪怕到了金丹期的妖獸,依舊神智不清,充滿著蠻荒血腥的習性……”
金錢豹通曉人性,自然從趙子居的表情變化當中,大概猜測出了他的一些想法。
趙子居趕緊端正態度,擺手道:“豹兄誤會了。在下也只不過是驚訝于,在大王的治理下,妖獸們可以各司其職,一切都井井有條,的確是讓人嘆為觀止啊!”
“這算不得什么。大王秉承的是蠻荒時期白虎血脈,可與真正的龍族血脈抗衡。
林中的這些妖獸們,天然會受到大王的血脈壓制的。
哪怕當初大王在金丹期的時候,就已經從一只擁有蠻荒金獅血脈的獅王手中,奪到了王位和整個百獸林的控制權了。
要知道,那時的獅王修為已經幾乎是元嬰后期,馬上要突破到煉虛期了。
依舊被大王的白虎血脈壓制,最后慘敗離開了百獸林。”
金錢豹也是很自豪地給趙子居介紹著,而且通過和趙子居的交流過程,他也對趙子居的生平經歷和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也使得他更加確定,趙子居就是能為百獸林帶來氣運機緣的那個“人”。
“趙公子!招待不周,請飲著百花蜜與猴兒酒,還有這里的肉食,雖然賣相不佳,但對身體都是大有裨益的。”
白虎王帶著趙子居來到自己的洞府,便立刻有兔子精和鹿精,化作半人型,送上了一道道美食和美酒來。
而趙子居的目光,全都被這擁有奇異風情的兔精和鹿精給吸引了。
金錢豹在一旁看了,笑著說道:“兔精與鹿精,都是下等妖族,天賦較差。所以反而修煉到煉氣期后,就可以化作半人形,到了金丹便可徹底化作人形了。
而像我這樣擁有部分蠻荒血脈的妖族,得到元嬰期才能化作半人形。大王更是必須煉虛以后,才能化作半人形。”
“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這些兔精和鹿精的修為很高呢!
她們這化作半人形的模樣,倒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趙子居眼睛都有些看直了,本來在順義城中,以他的身份,也是游戲花叢,沾手了不少絕色的佳人。
本不應該會如此失態的,可這兔女郎和鹿女郎的模樣,屬于嬌小中帶著性感,柔弱中又帶著獵奇,順從中更是充滿著無限的媚惑。
“哈哈哈……趙公子也是性情中人,本王作主了。一會兒餐后,這幾只兔精和鹿精都送與你。
也讓你好好感受一番,我百獸林的待客之道。”
白虎王哈哈大笑,他目前還不能化作人形,所以就是一只碩大的白虎,兩只后腿半站立起來的樣子,有點詭異和搞笑。
“那就多謝大王的美意了……”
趙子居也知道,在這群“畜生”們的面前,不需要像人前那樣虛偽和恭維,便坦然接受了下來。
因為他也知道,這幾只最下等的妖獸,在百獸林一點地位都沒有,根本不算什么。
不知不覺當中,因為金錢豹和白虎王對他的態度恭敬有禮,趙子居也慢慢的將自己的“倨傲”展現了出來。
他端起桌上的百花蜜細細一品,頓時就覺得渾身上下的毛孔好像都舒張開了,然后周圍空氣當中有一股股清涼的氣息,瘋狂地往他的身體當中鉆。
“這種感覺,好舒服!大王,豹兄,這百花蜜不僅是口感清甜,味道絕佳,下肚之后,竟然還有此等奇效,似乎對我的身體大有好處……”
一口飲盡,趙子居忍不住夸贊了起來。
“趙公子果然識貨,你喝的百花蜜可不是尋常貨色。而是真正的峰王釀,一年才能出一滴。
你喝下這一杯,至少需要耗費蜂王百年的功夫。凡人只要喝下后,便能立刻打通身體當中所有的穴竅,傾刻之間入道,是可遇不可求的煉氣寶。
這可是大王特地為你準備的,剛剛進入趙公子體內的那些氣息,便是仙門修煉的天地靈氣。
趙公子現在可以閉上眼睛認真感受一下,體內是否已經有丹田在慢慢形成了。
那是一種類似漩渦的氣狀部位,正常人只有一個,但若是資質越高,形成的漩渦丹田就會越多……”
金錢豹一邊說著,一邊從儲物袋當中掏出了幾塊中品靈石,直接當空捏爆。
里面的靈氣就不要錢似地溢散出來,完全是用一種奢侈浪費的方法,來幫趙子居更好的入門修煉。
“漩渦狀的丹田?我的體內……找到了……一個!兩個……竟然有三個……”
趙子居自己都驚了,他不僅形成了丹田,數量更是達到了三個。
“哈哈!趙公子不愧為擁有大機緣之人,天賦異稟,竟然擁有三個丹田,未來成就不可限量啊!”
白虎王見狀,也是哈哈大笑,并且承諾道,“而且,趙公子無需擔心修煉資源的問題,有我百獸林在一日,趙公子便永遠不缺修煉的靈石和靈藥。”
“那就多謝大王了,子居受之有愧啊!但是今后百獸林便是我趙子居的第二個家,大王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必定竭盡所能。”
趙子居驚喜之余,也看得很清。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會有人無緣無故地對誰好,而百獸林的這些妖獸們,自然更加直接,他們給予自己如此多的好處,自然要從自己身上百倍千倍的要回來。
互相利用罷了!
趙子居也不知道自己身上,究竟有什么機緣,能被他們如此重視,但目前與白虎王合作,的確是能讓他的實力在短期內迅速暴漲。
“趙公子果然是爽快人!不過,這事先不著急,時機似乎還沒有到。
你且嘗嘗這猴兒釀,還有那些靈果與獸肉,都是我百獸林的特產……”
白虎王很是滿意趙子居的態度,然后又朝著金錢豹使了一下眼色。
金錢豹心中了然,便立刻離開前往洞府深處,找來了一堆金色和銀色的獸骨來。
“趙公子,這些乃是我百獸林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骨書,只要你的靈識觸碰其中,便可以從這些骨書當中,讀取到上面記錄的信息……”
白虎王見趙子居吃得差不多了,便開始正式介紹了起來,“本王從血脈記憶當中,大概感知到了量劫大幕的到來。
而這些骨書當中,是歷代百獸王死后,他們的部分記憶便塵封在這樣的骸骨當中。
金色的那些,死前實力已經達到了煉虛,而銀色的則是死前達到元嬰修為。
這些天,你可以先好好熟悉一下煉氣期的修煉,以及研究一番骨書當中的內容。
看看能夠如何幫助我們,百獸林能在歷次的劫難當中,都幸存下來。機緣二字實在是太玄妙與關鍵了。”
白虎王的態度倒是非常地真誠,趙子居拿了這么多好處,自然也沒理由推脫,擦干凈油油的嘴巴后,便開始認真的研讀起這些骨書來。
“嚯!這根金骨,是一只煉虛期的祖象所有。它的一生,當真是波瀾壯闊啊!居然是在中古時期,就帶著百獸林西進,征服過一處西方國家,原本叫做印國,后來被他改成了寶象國……
而面對當時的大劫,這祖象竟然異想天開的,直接利用整個寶象國的人族氣運來抵擋。
最終百獸林幸存了下來,寶象國卻因此死去了八成人口。剩下的被一群佛修給救了,然后成為了佛國?”
“還有這一根銀骨,生前是一只擁有蠻荒血統的霸熊。在近古佛道相爭的時候,他看準時機,帶領整個百獸林投入了一個叫做慈航道人的門下。
慈航道人本是道家仙門當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可為人處世圓滑投機。后來中途竟然變轉立場,見勢不妙便立刻投入到了佛門旗下。
而跟隨著他的霸熊,也因此左右逢源,在近古慘烈的佛道爭斗當中,保住了百獸林一脈。”
“這一根金骨,居然源自上古。生前是一只七彩麒麟,真正的百獸之王啊!
他生而為王,卻并不在百獸林中稱霸,而是直接步入人間,守候在人族儒家圣人孔丘的門前,甘愿為孔丘的坐騎。
也正是因為下對了注,上古百家爭鳴中,儒家最終獲得了勝利,百獸林因此而持續壯大。
甚至,許多獸類得以進入人間,與人族成為了和諧共生的關系。
比如當時和麒麟關系最好的貓、犬、馬等族,至今都還是人族最親密的伙伴。”
感受著這根麒麟金骨,趙子居的心中充滿著震撼,他可以清楚的感知到,這麒麟王生前的修為,絕對不止是煉虛。
甚至,他并不覺得麒麟王已經死了,這根金骨和其他骨書最大的區別,就是上面充滿著一股強大的王道圣人氣息,而不是那種暮藹沉沉的死氣。
“麒麟王沒死?那為何還會留下金骨來呢?等等……這金骨當中還有一股很隱晦的氣息……”
趙子居身心震撼,立刻集中精神去感受。
瞬間……
他仿佛整個人墮入了另一個世界當中,他的眼前一片灰暗,天空不再湛藍,而是一種烏云壓頂的絕望顏色。
趙子居抬頭望去,天空當中是一股股無比可怕的氣息,無數的大能立在那烏云之下。
沒有絢爛的法術光芒,更加沒有什么刀槍棍棒等法寶的出現。
那半空當中的爭斗,完全是以一種趙子居根本無法想象的形式,各種氣勢和思想,掀起了烏云的一陣陣翻騰。
而在那其中最為耀目的便是那一位騎著麒麟的白發老叟,他手中拿著一根春秋筆,不斷地在虛空當中寫著什么。
這是思想在交鋒!
再往前望去,是一道道無與倫比的皇氣,趙子居被照耀得睜不開眼來,他看到一位位上古帝皇騎龍升天,天空的烏云當中,破開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口子。
又一回首,趙子居便只看到,麒麟泣血墜落,手持春秋筆的白發老叟也緩緩地朝著地面落去。
“敗了?”
趙子居有些不可思議,麒麟背上的老叟何其強大,他怎么會敗了呢?
而墜地的麒麟卻是怒吼一聲,身體當中飛射出一根金骨后,便又狂奔向了那白發老叟而去。
然后,趙子居便瞪大了眼睛,看到那失去一根金骨的麒麟,反而越往上飛就變得越大,最后竟然變成了一座偌大的巨峰,轟的一下將落地的老叟身體給完全罩了起來。
見到此狀,半空當中那些還殘存的大能氣息,也嘆了一口氣后,慢慢地各自散去了。
趙子居震撼莫名,根本搞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什么麒麟跟隨的儒家圣人會被如此多的大能集體出手。
更加震驚于,麒麟救主,居然是用化作了一座山的形式,將他給壓在了山中,以此來斷絕大能們趕盡殺絕的念想。
而當趙子居從此時空中的視角,再度朝著那麒麟化作的山峰看去時,卻是登時整個人都驚了。
“這險要的山勢,那個凹槽所在的位置……不就是廢丘城所在么?這座山……對了!這座山正是廢丘城旁的麒麟山啊!”
一陣恍惚,趙子居徹底明白了,卻也從這骨書的幻境當中清醒了過來。
拿著麒麟金骨,趙子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如果說剛剛看到的那些畫面都是真的,豈不是說,那廢丘城旁的麒麟山下,真的鎮壓著一位儒家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