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猛卒

  蔡雍當天便找到了康保,極力推薦張瀾為漳州刺史,取代能力平庸的姚簡,蔡雍的理由也很充足,張瀾的祖籍是漳州,他本人又曾出任過漳浦縣令,對那邊的情況很熟悉。

  事實上,康保出兵之前也得到了郭宋的指示,姚廣平把福建五府治理得還不錯,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這和他手下高官的能力較強有密切關系,所以郭宋也同意康保啟用姚廣平的手下文官。

  但除了人口最多的福州以外,郭宋打算讓從前的太府寺卿張諳出任福州刺史,張諳就是福州人,他回福州也算是衣錦還鄉,這可不是貶職,張諳沒有地方官的履歷,會阻礙他更上一步,他在福州做了兩任刺史后,回朝就能升為尚書。

  正因為有晉王的指示,所以康保才讓周飛推薦泉州臨時刺史,周飛推薦了蔡雍,現在蔡雍又推薦張瀾為漳州臨時刺史,康保便欣然同意了。

  在隨后的幾天內,康保出兵兩萬,兵分四路殺向各州,由于蔡雍事先寫信姚氏兄弟,消除了誤會,姚氏兄弟紛紛投降朝廷大軍,使兩萬大軍兵不血刃收復了福州、建州、汀州和漳州,朝廷大軍徹底收復長樂經略府五州。

  與此同時,攻占淮西的戰役也結束了,四路晉軍用兩天時間便攻下壽春城,雙方在城內激戰一夜,高幽走投無路,服毒自殺身亡,他最后的八千軍隊也全軍覆滅。

  淮西被收復,這就意味著淮河以南的廣大南方地區徹底被朝廷平定。

  這天上午,數十名工匠正在給晉王一家的居所花萼樓的窗戶安裝玻璃,這可是一件大事,玻璃是咸陽匠作監琉璃坊造出的新產品,用石英和石英砂熔解去雜質后形成,形成一塊塊平板玻璃后,再用裝有金剛石的刀頭進行切割。

  玻璃至少要裝五天時間,郭宋一家暫時搬離了花萼樓,各種物品都裝箱,家具用油布裹好,財物都帶走了。

  兩名工匠戴著厚厚的手套,將一塊邊緣鋒利的玻璃小心翼翼安放在外面已經事先釘好了細木條然后里面再用細長的木頭釘在四周邊框上,玻璃便被固定在窗戶上了。

  郭宋站在一扇已經安裝好玻璃的窗戶細看,其實玻璃內還有明顯的雜質可以清晰看到大大小小的氣泡,透明度也不夠,也就比天然水晶片稍微透一點,勉強能看見外面的凝翠湖,也能看到有人在走動但具體是誰就看不清楚了。

  薛濤走到丈夫身邊,望著玻璃笑道:“我們都說這是水晶琉璃或者叫做瑯玕夫君怎么給它起個玻璃的名字?”

  郭宋搖搖頭笑道:“它其實是一種廉價的人工寶石,當不起瑯玕這個美名叫水晶琉璃也可以,名字并不重要關鍵是大家感覺如何?”

  薛濤欣喜道:“大家當然都很喜歡裝了它,冬天房間就不用白天點燈了房間里明亮多了。”

  在此之前,冬天一般都關上窗戶而窗戶都是木板,不可能糊紙也不舍得裝紗綢所以一關上窗房間就會變得很昏暗,那就只能點上蠟燭,后來出現了竹篾紙,富貴人家則用明瓦或者油紙,總而言之,在玻璃出現之前,冬天采光一直是個大問題。

  “夫君,這種玻璃能推廣嗎?”

  “當然可以推廣,它的原料就是河灘上的砂石,要多少有多少,不過需要時間,一步步來吧!”

  這時,身后一名女護衛小聲提醒道:“殿下,潘相國剛才派人來送信,說有大事。”

  郭宋點點頭,對妻子笑道:“估計又有什么消息傳來了,我去官房看看吧!爭取早點回來。”

  “夫君去吧!這邊一天兩天也裝不完,你就別管了。”

  郭宋這兩天稍稍有點感恙,在家靜養了兩天,他今天就打算回官房。

  郭宋隨即下了樓,坐上馬車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前往大明宮,郭宋去大明宮當然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樣走大街,他走城墻內的夾墻通道,這可以說是皇室專用通道,連接大明宮、晉王宮乃至城外曲江池。

  不多時,郭宋便來到了大明宮官房,他剛坐下,潘遼和杜佑便走了進來,潘遼關切問道:“殿下身體好點了嗎?”

  郭宋點點頭,“差不多恢復了,像我這個身體不容易感恙,這還是我很多年來第一次感恙。”

  杜佑也關心道:“殿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越是不容易生病的人,一旦病倒就是大事。”

  “多謝杜相國關心,我會當心!”

  郭宋又笑問道:“說說正事,有什么好消息?”

  潘遼笑瞇瞇道:“剛剛接到一份捷報,殿下能猜到是哪里嗎?”

  郭宋略一沉吟便道:“要我猜的話,我猜應該是泉州!”

  杜佑豎起大拇指贊道:“殿下一猜便中!”

  潘遼取出康保發來的急報,呈給郭宋,“請殿下過目!”

  這兩天郭宋感恙,主管軍事的兵部尚書張裘安又去了太原,郭宋便暫時讓潘遼替自己接手各地的戰報。

  郭宋接過軍報看了看,軍報上說已經拿下泉州,姚順投降,晉軍未傷一兵一卒,蔡雍已寫信讓其他四州投降,軍報最后推薦蔡雍暫任泉州刺史,張瀾暫任漳州刺史,羅興文暫任汀州刺史。

  郭宋點點頭,對潘遼和杜佑道:“這三人都是姚廣平的女婿,也都是地方望族,能力都很不錯,姚廣平下轄各州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也和他們三人的治理密不可分,另外,福州我想讓張諳出任刺史,建州讓杜嗣業出任刺史,他們需要去地方再磨練一下。”

  潘遼點點頭,“殿下考慮得很周全,地方世家對我們穩定東南非常重要,正如殿下之前所言,我們對地方的有效統治,就在于朝廷和地方的利益平衡,殿下這個‘平衡’二字用得非常精妙,這也是政事堂的共識,我們一致支持殿下的任命。”

  郭宋又笑道:“我前些天收到晉衛府的匯報,泉州姚順一心想開發海峽對面流求大島,就是隋煬帝派朱寬去過的那座大島,其實我也很感興趣。”

  潘遼和杜佑對望一眼,潘遼小心翼翼問道:“殿下也想開發流求大島?”

  郭宋見他們二人都有點緊張,便笑道:“你們不用擔心,我心里有數,開發那座大島不是一般財力和人力能辦到,我只是想在島上建一座縣城并駐軍,能確保那座大島歸朝廷管轄。”

  兩人如釋重負,要開發的地方太多,嶺南、西域、云南,殿下又考慮海外了,他們當然緊張。

  “聽說姚家在中間的一座島上也建了一座縣城。”杜佑笑道。

  郭宋點點頭,“那座島叫做龜龍島,島上有數百駐軍,還有一千余戶人家,建了一座澎湖縣,其實我就在想,把龜龍島改為中轉補給之地,把駐軍和百姓都遷到流求大島去,然后再把琉球島改為流放之地。”

  “不可!”

  杜佑連忙阻止,“殿下,一旦改為流放之地,有了兇名后,百姓就不愿去了,還不如改為不征賦稅之地,那就吸引人了。”

  潘遼也道:”杜相國說得對,很多人都向往桃花源,并不在于它有多遠?有的時候大家甚至還希望山高皇帝遠,不要有官差上門,所以心態一旦正確,條件艱苦點也沒有關系,何況條件也苦不到哪里去,大部分百姓要求不高,只要能吃飽穿暖,有屋可住,有田可耕,就心滿意足了。”

  “好吧!流求島的事情以后我們再慢慢商議,然后是關于丹灞運河,潘相國好像說有什么事要和我商議?”

  郭宋從書櫥里找出一幅地圖,鋪著在桌上道:“這是我讓工部從數量龐大的舊檔案中找到的,是當年崔湜繪制的丹灞道地圖,這條運河一共有五十余里,實際上當時已經鑿通了,但后來發生了地震,大量巨石落下,重新阻塞了通道,使丹灞道被毀,商州刺史才不得不奏請朝廷放棄丹灞道,重走藍關道。”

  潘遼沉吟一下道:“微臣對這條道還沒有親眼見過,反正也不遠,索性微臣去一趟藍田縣。”

  郭宋微微笑道:“明天我就打算親自去一趟,索性政事堂眾人還有工部、都水監的官員也一起去看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