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個月長安發生了一件大事,也不知從哪一天開始,長安街頭忽然出現了很多賣報紙的孩童,一張報紙十文錢,報童們高聲叫賣,“賣報,《長安快報》,《天下信報》!”
這應該是在宋朝汴梁才出現的場景,提前兩百多年在長安街頭出現了,長安官員和百姓都驚奇萬分,大家都聽說過朝廷《邸報》,那是專門傳達朝廷大事的報紙,但新出現的《長安快報》和《天下信報》又是什么?
十文錢不算多,很多人都掏錢買上兩份,很快便知道了這是什么東西,《天下信報》是匯集天下大事,這絕對是長安士子們以及朝野官員所關心的內容。
而《長安快報》的風格卻令人耳目一新,街頭巷尾的瑣碎趣事,或者辛辣尖銳,或者妙趣橫生,用高明的文筆寫出來,強烈地奪取女人們的眼球,其實不少男人也很喜歡這種風格,比如第一版的標題,“怎么把兒子培養成為狀元”,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住了,內容寫的是今科狀元崔安烈勤奮讀書的幾個小故事,當然是真實的。
一連十幾天,長安城上上下下都在議論這兩份報紙,這絕對是橫空出世的新事物,幾乎所有的人都意識到,這兩份報紙將改變人們的生活。
尤其是各家店鋪,當他們在《長安快報》發現印刷滿滿的各種商品和店鋪時,所有人眼睛都亮了,居然還可以這樣宣傳自己的店鋪和商品。
這兩份報紙老少皆宜,很快便被長安百姓接受,并迅速深入人心,長安各坊很快出現這么一幕場景,很多老人、孩子以及男人們都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聽一名讀書人高聲朗讀報紙。
女人們也不甘寂寞,在井邊洗衣池旁,在門前院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閑聊著從自家男人那兒聽來的故事。
傍晚時分,郭宋坐在薛濤房內的榭臺前翻看這幾天的報紙,兩種報紙,他們家各訂了四份,每天中午前會發售,報紙約有兩張a3紙大小,普通的白麻紙,這種紙的成本就是五文錢一張,加上油墨、人工、租金,十文一張報紙非但沒有賺,估計還虧了幾文錢,不過可以用收入來彌補,基本上是保本經營。
報紙排版看起來還比較簡單,不過內容比較豐富,相對于《天下信報》,郭宋更關注張雷辦的《長安快報》,這張報紙更貼近市井,自己給張雷出的不少主意,他們基本都用到了。
比如報紙分成幾大板塊,有育兒板塊,有化妝專題,有服飾專題,有故事連載,有街頭趣事,有尋醫問藥,有生活小竅門,有民生關注,當然還有商品信息。
這種商品信息不是,而是糧價、肉價、布價,房租價格、土地價格,房宅價格等等,這都是報探每天去西市打聽來的價格,最后自然還有各種,占據了整整一版。
“夫君,這兩份報紙辦得真不錯,內容很實用,前兩天小薇牙疼,我忽然想起報紙上介紹過一個偏方,切一片姜,讓小薇痛牙咬住,不到一盞茶時間,牙疼真的止住了。”
郭宋微微笑道:“看樣子,娘子更喜歡《長安快報》。”
薛濤喝了茶,放下茶盞笑道:“那是當然,《天下信報》我也看,但也只是略略掃一遍,大概知道發生什么事情就行了,而《長安快報》我卻會細細的讀,里面很多內容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以前我不知道外面米價多少,現在我也知道了,可以說不出門便知身邊事。”
旁邊獨孤幽蘭也接口笑道:“還有像育兒、醫藥,服飾、化妝,還有故事連載,就像揪住人心一樣,每天都在期待報紙送來。”
“你們兩個呢?”郭宋又笑著問敏秋和劉采春。
敏秋點點頭,“我拿到報紙是先看完故事連載,等吃完午飯后再慢慢看別的內容。”
“我也一樣!”劉采春笑道:“故事連載好多都是參軍戲的內容,但比參軍戲更豐富,內容更多,因為一出參軍戲只演一刻鐘,但寫成故事要連載五六天,里面添了好多東西,更有趣了。”
“說說不足和希望改進的地方!”
郭宋又笑道:“明天我要去報館看一看,可以把你們的意見提出來。”
薛濤想了想,“如果說不足,我覺得印刷還是有點不足,很多字有中斷,這明顯印刷工匠的經驗不足,最好能改進一下,尤其前天的報紙,很多字都漏了,我是靠猜出來。”
獨孤幽蘭也道:“我也提一點吧!像街頭趣事要注意分寸,有幾期提到了翻寡婦墻,講到新婚鬧洞房,無聊者鉆床底偷聽,小薇也在看報紙,她還問我鉆床底偷聽什么,我沒法回答,建議他們不要涉及那方面的事情。”
敏秋和郭采春也提了各自的想法,敏秋是希望酒樓能把各自的招牌菜名列出來,她也好派人去買,而郭采春是希望最好能出一本故事集,把各種有趣的故事都匯集起來。
郭宋笑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了,我估計報社這段時間也忙得焦頭爛額,不過我還是要去提提意見,讓他們改進。”
《長安快報》的報館里確實一團混亂,每個人忙得焦頭爛額,每天要發行的報紙像一座大山壓在每個人頭上,最累、最苦的活就是印刷,十二個時辰,三十余個印刷工晝夜不停地印刷。
每天都有想不到事情出現,甚至每天都有不少讀者跑到報館來吵嚷著要提意見,嚴重干擾報館的運作,才使他們意識到,要給報館安排護衛。
次日一早,郭宋在張雷的陪同下來到報館巡視,這是他以私人身份巡視,身邊沒有其他官員陪同。
李安倒是也應該來陪同,但他這幾天在咸陽,和大明樓交涉購買紙張,他們買下的造紙坊產能遠遠不夠,庫存白麻紙也快用完了,增加設備、原料、人員等等需要時間,無奈,他們只能向大明樓求援。
好在他們有后臺背景,長孫家族也沒有刻意刁難,只是雙方需要商談價格。
報館門前站著八名體格魁梧強壯的武士,手執白蠟棍,這是從西市武館請來的護衛,個個身高近兩米,給人帶來極大的威壓。
郭宋眉頭稍稍一皺,走進報館對李聯道:“門口站八名兇神惡煞的大漢,是不是太夸張了一點?”
李聯苦笑一聲道:“沒辦法,每天都有人跑來滋事,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又吵又鬧,根本就沒辦法做事了,只好出此下策。”
“不見得每個人都是來鬧事的吧!”
郭宋淡淡道:“說不定很多人是因為連載小說吊起胃口,跑來申述,你們這樣做,把很多關心報館的讀者也嚇跑了。”
“這......”李聯一時說不出話來。
郭宋又道:“我給你們想個辦法,你們在隔壁開辟一間屋子,找一個人專門解答讀者問題。
另外,我建議這八名大漢最好呆在里面,然后門口再安排一名接待,有人來詢問,好言接待,勸他去隔壁咨詢,有人來鬧事,護衛再出來,這樣才有章法。”
李聯連連點頭,“是我們考慮不周,我們今天就會按照殿下方案執行。”
郭宋沒有上樓,先來后院,李聯在前面領路,他嘆口氣道:“后面是倉庫,印刷坊,最里面是宿舍,主要是給印刷工匠休息,我們現在最頭疼就是印刷,三十六名工匠十二個時辰輪流上場,現在已經到極限了,如果報紙銷量再上升,我們就吃不消了。”
“現在銷量有多少?”郭宋問道。
“每天一萬兩千份!”
郭宋搖了搖頭,“才一萬兩千份就支撐不住了?我還想提醒你們,到明年這個時候,恐怕會超過十萬份甚至更多,因為還有關中各縣,你們怎么辦?”
郭宋是有經驗的,宋朝時發行的《小報》銷售量極大,每日發行量十幾萬份,同樣是手工印刷,它們又是怎么做到的?
張雷在一旁道:“賢侄,還是我說的吧!現在就考慮賺錢沒有半點意義,趁現在還來得及,趕緊在城外去找大地方,至少要幾百個印刷工匠一起干活才行。
李聯默默點頭,他肩頭的壓力更大了。
郭宋又問道:“現在你們有幾副雕版一起印刷?”
“啟稟殿下,一共四副板子,分四組,九人一組,一個時辰印刷一千份。”
“但我發現你們常常出現斷字的情況,一個字只印刷了一半,幾乎每天都會或多或少有點印刷問題,你們沒有找過原因嗎?”
李聯嘆了口氣,“我們也發現了,原因還是凃墨不均,有的字上只涂了一半的墨,印刷時就會出現斷字的問題。”
“是工匠能力不足?”郭宋追問道。
李聯搖搖頭,“我們的印刷工匠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工匠,主要是印刷量太大,根本來不及均勻涂抹,刷一遍就直接印了。”
“那么問題還是出在人手太少,雕版太少,這個問題你們要盡快解決,等大家對報紙的新鮮感過了后,對品質的要求就上來了。”
“卑職明天就去找地方,然后招募工匠,購買工具。”
郭宋點點頭,轉身向二樓走去,一邊走一邊道:“另外我還有幾個小建議,你們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