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國,沒有聽從大唐的勸告,仍然繼續攻打新羅。
  李世民天可汗的威嚴受到侵犯,十分憤怒,決定去攻打高麗。
  先是命令洪、饒、江三州制造四百艘船只,來運送軍糧。
  當然了,其實這三州的造船廠,都是中華商行的合作伙伴。
  經過五六年的發展,現在他們的工藝,越發的成熟。
  然后,李世民派幽、營兩大都督還有契丹、奚等地方的兵力,先去攻打遼東以東進行試探。
  讓韋挺為饋運使,節度河北諸州。
  命肖銳運河南諸州糧食入海。
  而大唐的動作,讓高麗開始緊張和害怕起來。
  高麗是個非常奇特外加奇葩的國家。
  他們在很多時候,都會盲目的自大。
  認為天是老大,他們是老二,不可一世。
  但是真正碰到事情的時候,他們又會非常的膽小。
  先前李世民警告他們的時候,他們完全不屑一顧。
  在他們的認知之中,大唐根本就不敢攻打他們。
  但是在大唐真正的有了準備,開始要攻打他們的時候,他們又開始害怕了。
  九月,高麗莫離支泉蓋蘇文為使者,向大唐貢獻黃金和白銀,試圖用金銀來和大唐交好,但是被李世民斷然拒絕。
  現在李世民已經做好了種種部署,已經是箭在弦上。
  又怎么會因為高麗區區一些金銀,就放棄攻打他們呢?
  而此時,蒙巂詔方面,城池已經修建完畢。
  段公明和李愔,雙方商議妥當,決定下一步直接攻打邆賧詔和蒙舍詔。
  這兩個國家,蒙舍詔在南詔的最南方。
  而邆賧詔在蒙舍詔以北,和蒙巂詔領地接壤。
  這兩個國家,相距很近。
  并且邆賧詔差不多就是蒙舍詔的屏障。
  只要能夠拿下邆賧詔,蒙舍詔就無險可守,可以長驅直入。
  可以想想,蒙舍詔必定會死保邆賧詔。
  拿下邆賧詔,基本上也就等于拿下了蒙舍詔。
  至于施浪詔,在最西面,靠近吐蕃,李愔準備將他們放到最后。
  而蒙巂詔和邆賧詔之間,隔著一條大河。
  這條河,河水湍急,只有十幾里路的河灘能夠行船。
  因此,邆賧詔只需要對這十幾里錄的河灘嚴守死防,不讓聯軍過河。
  聯軍就拿他們沒有絲毫的辦法。
  這一條河,可以說成為邆賧詔的天塹。
  邆賧詔現在已經和蒙舍詔聯合,畢竟聯軍的力量太過強大。
  他們也深深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
  根據李愔和段公明事先得到的情報分析,哪兩個國家,至少可以在河對岸吞并三萬人馬。
  而他們是進攻一方,對面是防守一方。
  對面甚至都不需要用船只和他們進行水戰。
  畢竟,南詔地區,基本上不存在水軍這一說法。
  就連貨物都運送不出去,哪里還會有什么水仗好打?
  所以,他們基本就沒多少戰船。
  而聯軍方面,戰船將會由大唐方面提供。
  但是他們想要渡河的話,依舊是困難重重。
  對面的兩國士兵,已經在河岸上布置好了重重防線。
  只需要在他們下船的時候,直接伏擊他們就可以了。
  對方占據地勢之利,真要打起來的話,必定是進攻方傷亡要更多。
  真要是強攻的話,他們四萬大軍,真的未必能干的過對面的三萬大軍。
  當初在李愔決定要攻打他們的時候,段公明就非常發愁,不知道該如何突破他們的防線。
  而李愔則是微笑著告訴段公明,他的三萬大軍,只需要在正面牽扯住對方的大軍就好。
  李愔可以帶領一萬大軍,直接進入對方的后方,搶奪邆賧詔的城池。
  只要將他們的城池拿下,兩國聯軍,必然會成為無水之源。
  他們要隨時提防唐軍會從城池內殺出,還要提防他們的糧草會被斷掉。
  而實際上,占領了他們的城池,他們的糧草必然會被斷掉。
  他們一定會選擇撤軍。
  聽到大唐蜀王的保證,段公明其實是持懷疑態度的。
  因為段公明真的想象不出來,唐軍到底該如何度過這條河,直接饒后占領他們的城池。
  要知道,他段公明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里,他都想不出任何過河的辦法。
  不過,段公明也清楚,大唐蜀王的能力,是他難以想象的。
  他想不出辦法來,可不代表人家大唐蜀王也想不出來。
  既然大唐蜀王敢答應做到這一點,人家就必然有能夠做到的辦法。
  接下來,段公明帶領三萬大軍,紛紛登船,準備過河。
  對面,邆賧詔和蒙舍詔的聯軍,高度緊張。
  他們原以為,段公明可能會最先對付施浪詔,而不是對付他們。
  拿下施浪詔之后,最后才會對他們下手。
  畢竟,施浪詔只是一個國家。
  段公明和大唐聯手,拿下施浪詔來,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而一旦段公明拿下施浪詔以后,他就占據了南詔三分之二的地盤。
  他的實力將會更加強大,只要將這些地方,徹底消化掉。
  他們兩個國家,真的不會是段公明的對手,早晚會被他給滅掉。
  但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段公明竟然會第一個對付他們。
  難道他就這么篤定,能夠吃掉他們嗎?
  大家都是三萬兵馬,到底誰給你的自信啊?
  邆賧詔和蒙舍詔,他們都不太敢相信這一點,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他們不得不將三萬大軍全部集結,在河對岸嚴守死防。
  只等著一旦段公明大軍過河,就給他們致命一擊。
  河對岸,段公明帶領三萬大軍,全部都登上大唐提供的船只。
  開始向河對岸緩緩靠近,對面的兩國聯軍,十分緊張,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但是段公明并沒有靠岸,而是在快到岸邊的時候,開始開船向上游進發。
  于是,河對岸的兩國聯軍,開始跟隨段公明移動。
  而段公明來到這條河平攤區域的最上游,又開始向下游進發。
  看起來,他是在尋找最好的河段,尋找最好的機會。
  但是,河對岸的兩國聯軍,能讓段公明如此輕易得手嗎?
  哪當然是不能夠的!
  他們也跟著段公明的移動而在移動。
  然后,這一移動就是一整天的功夫。
  直接將對面兩國聯軍折騰的夠嗆。
  這一天沒消停,腿都走腫了。
  最關鍵的還不是身體的疲勞,而是精神上的疲憊。
  這一天都緊緊繃著一根弦,始終不敢放松,真的好疲憊。
  而段公明更過分的是,這貨到了晚上居然還不休息。
  這特么的!
  段公明不休息,他們也不敢休息啊!
  而段公明這邊的情況,要遠遠好于對方。
  因為一開始,段公明就告訴手下,他們不過河,只不過是要消耗對面的體力。
  因此,他的士兵,一整天心情都是輕松加愉快。
  再者,他們劃船,只是往上游走需要用力,往下游,順流而下就好。
  而士兵們,是可以輪流劃船的,因此,根本消耗不了太大的體力。
  并且,他們還可以輪班吃飯。
  河對岸的聯軍,連吃個飯都吃不安生啊!
  輪班都需要速度飛快的進行,一整天才吃了一頓飯。
  然后到了晚上居然還不消停,這特么的!
  這是準備用這種方式來擊垮我們嗎?
  你怕是想多了!
  而這個時間,李愔正帶領一萬唐軍,悄然向邆賧詔的城池潛伏而去。
  李愔早就觀察過地形,由他們所在的地方,向西不過二十里路的地方,有一座高山。
  山高大約八九百米的高度,山下,就是邆賧詔的地盤。
  八九百米的高度,山崖上的情況很復雜,還有山風。
  并且山崖下面就是河,用繩索都沒辦法通過。
  但是李愔,偏偏就是在這里過的河。
  他們過河所用的,當然是降落傘。
  降落傘最適合的打開高度,是五百到八百米。
  這個高度是合適的。
  而下面的地形,極為平坦。
  這是個非常適合新手跳傘的地方。
  只要降落傘沒什么毛病的話,基本上不會出什么事的。
  而降落傘,其實軍工廠,早有開始研制。
  并且在一年前就研制出來,制作了三萬套出來。
  李愔這是以防萬一。
  沒想到,這么快的功夫,就派上了用場。
  來到山崖之后,李愔現場發放降落傘,看著士兵們背上傘包,親自給他們講解跳傘的注意事項。
  不過,雖然有降落傘,并且蜀王親自給他們講解了注意事項。
  但是這一萬士兵,幾乎所有人都心有畏懼,恐怕沒人敢往下跳。
  這可是八九百米的高度啊,看上去就眼暈啊!
  就這跳下去,有傘也不頂用啊!
  看到士兵們眼神中流露出來的畏懼,李愔微微一笑,忽然大聲說道:“你們都不敢跳是吧?那好,哪本王就第一個來,給他們做一個示范!”
  李愔的話,幾乎把所有人都給嚇到了。
  蜀王居然要第一個往下跳?
  薛仁貴和李元芳趕緊上前攔住李愔:“殿下,萬萬不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行不危墻!您不能跳啊!”
  李愔不由怒道:“滾開,這是軍令!李元芳,你第二個跳!薛仁貴,你看著所有士兵,你最后一個跳!”
  “是!”
  “是!”
  盡管心里一千個一萬個不肯讓李愔跳。
  但是沒辦法,軍令如山,當蜀王說出這是軍令的時候,他們就不敢有絲毫的阻攔。
  李愔讓所有的士兵,都站到懸崖邊上,都要仔細地觀察李愔的動作。
  并且,在跳之前,李愔還拿著喇叭,詳細地給他們講解著跳傘需要注意的事項。
  最終,李愔做好了跳傘準備,猛地沖出懸崖,迅速跳了下去!
  現場一萬士兵,幾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驚呼一聲。
  他們看到,沖出懸崖的王爺,迅速下墜,然而很快的,他身上的降落傘打開,整個人的速度,開始逐漸變慢。
  到最后,速度慢的幾乎是在飄行。
  不多時,蜀王成功落到地面,然后將降落傘收了起來。
  李愔在下面打了個平安的收拾,然后迅速躲到一邊。
  王爺第一個跳傘,并且成功降落,這給了這一萬士兵極大的信心。
  王爺都敢第一個跳,并且還成功降落,難道我們就不行嗎?
  王爺都能行,我們必須要比王爺做的更好!
  當然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王爺,并非是不怕死。
  而是他們王爺用的降落傘,和他們用的,有些不太一樣。
  他們用的,都是劍南道軍工廠出品。
  而他們的王爺用的,是系統出品。
  這兩者的質量,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讓李愔用軍工廠出品的降落傘跳,他還真不敢跳。
  畢竟,他是怕死的……
  而用系統出品在這種地形跳,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安全事故的。
  當然了,這些其實哪一萬士兵是不知道的。
  而他們王爺的成功降落,給了他們很大的勇氣。
  第二個跳傘的,是李元芳。
  李元芳也成功降落,不過落到地面之后,腿都開始發軟,好半天才能走道。
  然后是李愔的親衛,一個一個的跳了下去。
  最后,就是那些士兵了。
  隨著跳下去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并沒有一個人發生意外。
  剩下的士兵,就越來越安心了。
  甚至有些大膽的士兵,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跳了。
  在半空中的時候,從高空中看到的風景,就是不一樣。
  簡直比平時要美上十分,那種感覺,就別提了。
  好多士兵,甚至就此愛上了跳傘這項活動。
  用了大半天的時間,一萬士兵,才成功全部跳下。
  接下來,他們將降落傘全部收好,暫時就放到了下面。
  等到晚上,他們就要去襲營,當然不可能帶著傘包一起去。
  他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干糧,晚上吃過飯之后,他們開始向邆賧詔的城池潛伏。
  半夜的時候,他們出現在邆賧詔的城池之外。
  他們的三萬大軍,此時全部都在和段公明在對峙。
  城內的留守士兵,只有一千人。
  因為有天塹在,他們完全不用擔心聯軍會從后面殺過來。
  所以,正面城內留下的這一千人,還是運送糧草的士兵。
  他們基本上等于沒留人防守。
  城墻上,就連防守士兵都沒有,他們輕而易舉地就從并不高大的城墻上攀爬上去,輕而易舉地殺掉守門官兵,打開城門。
  而直到他們進城,城內的一千守軍,居然毫不知情。
  整座城池,基本上就是完全不設防。
  李愔先是沒座城門派遣一千五百士兵防守。
  然后才帶領剩下的四千士兵,輕而易舉的將一千防守士兵,全部屠殺掉。
  接下來,他們迅速占據了王宮。
  王宮里面,只有幾百人的守衛,被統統殺掉。
  而王宮內的宮女還有王妃,居然有上千人之多。
  這些人,都被李愔關押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李愔命士兵們輪流開始休息。
  士兵們已經一天一夜的時間,沒有好好休息過了。
  但是現在身處險地,也只能委屈他們一下了。
  而此時,城內的百姓,甚至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畢竟,王宮的位置,距離他們比較遙遠。
  而昨晚的戰爭,根本就是單方面的屠殺,并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出來。
  直到他們起床上街的時候,才吃驚地發現。
  一夜的時間,城內已經換了人間。
  只不過,百姓們雖然惶恐,但是并沒有太多的敵意和仇視。
  因為他們在現在的國王統治之下,日子過的也并不好。
  而他們卻是聽說,現在人家蒙巂詔百姓的日子,過的相當不錯。
  如果他們被蒙巂詔攻打下來之后,他們也會成為蒙巂詔的國民。
  只要國王段公明,對待他們,也對待他以前的子民一樣,他們的生活甚至能比現在更好。
  他們不怎么關心到底是誰在統治他們,他們只擔心,他們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而現在比較尷尬的,其實還是邆賧詔的哪些文官。
  他們的王,驍勇善戰,帶兵在外。
  他們在家里幫助大王守家。
  然后家都被人偷了,他們居然都不知道。
  他們十分害怕唐軍會殺掉他們。
  結果他們發現,原來是他們想多了。
  人家唐軍,根本就懶得搭理他們。
  直接無視他們了。
  城內四個城門,都有唐軍在防守。
  城內的人,縱然是想傳遞消息出去,都根本混不出去。
  而直到此時,邆賧詔和蒙舍詔聯軍,對于他們都城失守的事情,仍然一無所知。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糧草遲遲沒有送回來,他們終于感覺不對勁了。
  他們的糧草,都是從都城里面送過來的。
  因為距離很近,都是每天早上送過來一天的糧草。
  但是今天,居然沒送過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現在,他們都沒想過,會是聯軍已經攻占了他們的都城。
  然后,他們派遣一千士兵,前去督促并且幫助運糧兵,把糧食運過來。
  這一千士兵,一直走到本門外,這才發現,城門居然還沒打開。
  老子在外面累死累活的拼命,這幫狗娘養的,居然如此散漫。
  這一千士兵,真的被氣壞了。
  他們走到城門外,使勁地拍打著城門。
  “開門!快門!快開門!你們干什么吃的?大軍的糧草到現在還沒送過去,你們是要掉腦袋的你們知道嗎?還不趕緊把門打開?”
  吱呀!
  不多時,城門被人從里面打開。
  這一千士兵,一邊罵罵咧咧的,一邊向城內走去。
  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了。
  這特么的軍裝就不對啊?
  這些家伙,什么時候換軍裝了?
  下一刻,他們終于反應了過來。
  我勒個大曹的!
  怪不得糧草到現在還沒送過去,怪不得到現在城門還不開。
  原來他們的城池,已經被唐軍給占領了啊!
  這哪里是城門啊,這簡直就是鬼門關啊!
  “跑啊!”
  這一千士兵,回頭撒腿就跑。
  恨不得爹媽給他們生三十六條腿,就跟千條腿似的狂奔。
  嗖!嗖!
  迎接他們的,是凄厲的弓弩聲。
  這一千人,面對一千多把弓弩的掃射。
  這么近的距離,幸存下來的幾率,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最終,只有原本處于隊伍最后面的幾十人逃了出去。
  其他人,都被弓弩擊斃。
  而面對逃竄的哪幾十人,唐軍也并不追趕。
  而是清理現場,重新關閉城門,開始防守。
  很快,這幾十個人拼盡全力,跑的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感覺肺都快炸裂了,兩條腿似乎都不再是自己的了。
  他們總算是逃離險境,跑回了大軍駐扎處。
看到這些人狼狽不堪,身上還有血跡  邆賧詔的王不由的倒吸一口涼氣,心里頓時升起一股不要的預感。
  “城內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大王,不好了,不好了啊!都城,已經被唐軍給占領了?”
  “什么?”
  “你撒謊!都城,怎么可能被唐軍給占領呢?哪里來的唐軍?怎么可能會有唐軍存在?”
  邆賧詔的王吠陀根本就不相信這是真的。
  但是現在,糧食沒有送來,他派去的一千士兵,被殺的還剩下幾十人逃了回來。卻是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這該死的唐軍,難道是從天上飛過來的不成?
  怎么不聲不響的,只是一晚上的時間,就把他的都城給占領了呢?
  該死的!怎么會這樣?
  現在,他們又該怎么辦呢?
  現在,他們面臨著沒有糧草,腹背受敵的后果。
  他們必須要撤離了!
  留在這里,實在是太危險了。
  吠陀和蒙舍詔的統領商議了一番,兩人都決定退軍。
  吠陀帶領兩萬大軍先撤。
  蒙舍詔一萬大軍斷后。
  因為吠陀現在非常著急,他急著想要了解都城的情況。
  看看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攻破城池。
  如果不能的話,他們就只能迅速撤退。
  對岸的三萬大軍,想要全部過河,估計也需要一個半時辰的時間。
  如果在一個時辰之內,他們能攻下都城的話,自然是最好的,不然的話,他們就必須要撤退了。
  此時,蒙舍詔一萬士兵在斷后。
  吠陀帶領大軍,快速趕赴自己的都城北門的方向。
  河面上,已經早早來到河面,繼續對峙的段公明,看到邆賧詔居然退兵,瞳孔不由微微收縮起來。
  難道,大唐蜀王,已經占領了邆賧詔的都城了嗎?
  如若不然的話,他怎么這么快就退兵了呢?
  可是,就這么容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