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一批材料開始運送到十五個自然村,他們從災民中挑選出用工,等安置村開始建設的時候,李愔徹底放下心來。
  其實,這些災民,與其說是齊王在安置,還不如說直接被大唐錢莊給接管了過來。
  齊王要做的,只是配合好大唐錢莊,不讓那些災民生瘟疫,不讓他們發生各種問題就是了。
  而在李愔的努力之下,徐慧和柳枝,也有了身孕。
  李愔留在家里陪伴諸位夫人還有孩子的時間,就更多了。
  三個小家伙,現在八個多月大,已經會在地上爬了。
  現在,就更關不住他們了。
  每天都要出來玩,還喜歡在草地上爬來爬去的。
  并且,三個小家伙還喜歡比賽,比比看,看誰爬的更快。
  李愔最喜歡的,就是和三個小家伙膩歪在一起。
  他尤其喜歡的,就是女兒李蓉。
  這倒是讓武媚娘,悄然間松下一口氣來。
  她們姊妹三人,幾乎是同一時間段有了孩子。
  偏偏只有她生下一個女孩子。
  這讓武媚娘心里十分不安。
  畢竟在那個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的。
  萬一要是夫君不喜歡女孩子怎么辦?
  豈不是要連帶著她,都要受冷落嗎?
  幸好,并沒有,夫君非但沒有不喜歡女孩子。
  甚至對蓉兒,喜愛的更多一點。
  平時也總喜歡抱著蓉兒玩耍。
  寶玉和天賜調皮的時候,夫君有時候還會照著屁股,不痛不癢的拍上幾巴掌。
  但是對蓉兒,卻是從來都沒有過的。
  天熱了,李愔還購買了幾個嬰兒游泳圈。
  給幾個小家伙套在身上,直接把他們丟進游泳池里。
  一開始,把幾個小家伙嚇的哇哇大哭。
  然后,等他們反應過來,咦?
  根本就不會沉,并且很好玩的樣子。
  他們就喜歡上了游泳,玩的可開心了。
  當然,李愔也在隨時關注齊州安置村的建設進度。
  齊州,必定是有人在暗中帶節奏。
  并且李愔已經查了出來,這件事情,就是魏王李泰干的。
  凡事就怕對比啊!
  同樣是遭遇水災,如果另外一個皇子,干的比他更加糟糕的話。
  那么一對比之下,倒是顯得他好上許多。
  但是,自己一介入,注定會讓他失望。
  非但如此,李愔還非要讓李世民看到兩人的差距不可。
  十五個安置村的建設,都是請的山東最出名的建筑隊。
  將工程統一承包給了他們。
  當然了,事先就和他們有約定,用工的話,必須要用那些災民。
  其實,哪些建筑隊也非常樂意用災民的。
  一來,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那么多人手。
  二來,哪些災民的用工工錢,非常的便宜。
  往常他們承包大工程的話,經常都會為找不到人手而發愁。
  但是現在,根本就不需要發愁。
  就在他們身邊,就有大把的人手。
  雖然他們沒太多挑揀的余地,只要能用的,基本上都用上了。
  但是在工錢方面便宜啊,他們算是占大便宜了。
  一個月的時間,這十五個安置村,平均每個村都建設起來有一百棟左右的房子。
  這房子,基本上剛竣工,將家具等物品都購置齊全,就有不少災民紛紛申請入住。
  第一批入住的災民,基本上都是齊州當地的災民。
  主要是他們的重要財產,事先都被轉移出來。
  手里頭,多少都是有一些急需的,也不怕每月二百錢的還款。
  二來,他們非常信任齊王。
  他們相信,齊王是絕對不會坑他們的。
  一百多棟安置房,都是青磚紅瓦,漂漂亮亮的四合院。
  安置村的規劃,也是規規整整,看上去十分漂亮。
  而等這一百多棟安置房全部住滿之后,有了人氣,安置村一下子就熱鬧起來。
  哪些猶豫著,沒有申請房子的災民,不由的一下子就后悔起來。
  不過也不要緊,反正現在安置房還在建設之中。
  并且,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做工,他們手里,多少都賺到了一些工錢。
  一天三十文,一個勞力一個月就是九百文錢。
  家里勞力多的,一個月就能賺到好幾千文錢。
  手里有錢,對每個月要還二百文錢,就更沒什么排斥心了。
  現在安置村的建設工作,可是大唐錢莊和齊王府,雙重監管。
  肯定出不了什么差錯。
  不過,對于安置村建設完成之后,這些村民的后續發展,其實李愔有著不同的思考。
  當時對那些災民的承諾是,可以讓他們到益州新城這邊來打工。
  但是齊州那邊,可是有著五六萬的災民。
  就算是勞力,也有近萬人之多。
  這么多勞力涌入益州新城的話,恐怕會造成用工剩余。
  最主要的是,這么做,治標不治本。
  如果能夠在齊州當地,發展一些特色產業的話,是不是會更好一些?
  可是,在齊州,發展什么好呢?
  這倒是個問題啊……
  思索了半晌,李愔決定在齊州搞幾個養殖場來試一試。
  嗯,搞一個養雞場和一個養豬場。
  現在,整個大唐的經濟都在提升。
  中產家庭,正在逐漸增多。
  大家生活條件好了,手里也有錢了。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現在人口也越來越多。
  雞鴨魚肉的消費,也越來越多。
  但是,雞鴨肉的產量,其實并沒有提高多少。
  因為除了那些偏僻一些的農村。
  只要能打工的地方,打工賺的錢,肯定要比你在家養雞或者養豬要高。
  并且,家庭式養殖,頂破天你能養多少?
  因此,現在雞鴨魚肉的價格,仍然居高不下。
  市場供不應求。
  既然如此的話,在齊州建立幾個養殖場,還是蠻有市場的。
  而要搞養殖場的話,就只能自己投資去搞。
  哪些災民,家家戶戶都有房貸,既沒錢投資,只怕也不敢投資。
  而只要養殖場建成,找哪些村民來做工就好了。
  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家門口做工,也不需要外出。
  想到這里,李愔馬上找到益州新城的科研院,命他們單獨的成立一個專門的養殖科研小組。
  這個小組,專門負責科學養殖的技術攻關。
  其實,現在科研院的科研人員,已經達到上萬人之多。
  分工也變得越來越細。
  根據李愔的要求,農業還有畜牧業,都有專門的科研小組。
  而現在,只不過是將畜牧業的小組,單獨抽出來。
  接下來,李愔開始籌備人手,將先期人手都準備完畢。
  其實,李愔這里有后世極為齊全的科學飼養的各種資料。
  但是,這個時代,可沒有飼料,也沒有那么多的藥物。
  后世的哪些技術,自然是不可取的。
  所以,只能依靠這個時代的條件,進行最科學的密集養殖的科研攻關。
  很快,籌備工作完成。
  李愔先是和自己的胞兄李恪商議了一下,他們要到齊州建養殖場的事情。
  李恪當然清楚,這是自己的弟弟,再一次幫助了自己,哪里還有拒絕的道理?
  并且對自己的這個弟弟,更加的感激。
  很快,養殖場的先期團隊,就開始趕赴齊州。
  這時候,安置村的建設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絕大多數的災民,都住進了新房子里。
  還有少數災民,因為安置村還沒建設完畢。
  但是他們,也都住近了親戚朋友家。
  對于安置房,他們非常滿意。
  因為對于絕大多數的災民來說,安置房要比他們被大水沖毀的房屋,要漂亮和敞亮的多。
  但是此時,他們的心里,仍然有些忐忑不安。
  雖然安置房很好,里面家具、農具一應俱全,基本上都不需要他們再花錢重新添置什么東西。
  但是,現在安置房的建設,已經快完成了啊。
  接下來,他們真的能被安排到益州新城去打工嗎?
  萬一不能的話,他們怎么來還錢啊?
  一旦還不上錢,他們的房子,豈不是要被收回去了嗎?
  而就在此時,忽然有消息傳來。
  中華商行,準備在這里投資建設一個大型養雞場和大型養豬場。
  并且他們已經尋找好了地方,并且馬上就要動工開始建設。
  聽說,這個養殖場的規模會很大。
  因為不但有養殖場,還有殺雞廠和殺豬場,還有冷凍車間。
  然后還有配送等好多工序。
  光用工,只怕就需要上萬人之多。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這些災民,不由徹底放下心來。
  很快,孵化場就開始動工了。
  額,就拿養殖場來說吧,想要養雞,首先要先孵化才行。
  倒是養豬場,可以直接開始動工。
  長安城中,忽然間傳出流言,傳言皇上要廢掉太子。
  而李世民很快就這件事情做出反應。
  他命魏征為太子太師,以此來表示,他并沒有廢掉太子的意思。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魏王李泰十分憤怒,在書房內,摔壞了好幾盞上好的硯臺。
  而沒隔多長時間,薛延陀的真珠可汗,給大唐上供三千匹馬,三萬八千張貂皮,同時向大唐公主求婚。
  禮物李世民收下了,至于薛延陀真珠可汗的求婚,被李世民果斷的拒絕掉了。
  自從上一次松贊干布的求婚,被蜀王李愔的一番話給阻止掉之后,大唐也改變了用公主聯姻的陋習。
  現在的大唐,真的是不和親,不下嫁,君主守社稷,皇子守國門!
  薛延陀,上一次徹底被蜀王給殺到膽寒。
  他們的真珠可汗,本來想通過求婚,來緩和一下和大唐的關系。
  同時,因為他們向北逃竄了幾千里。
  導致突厥占領了他們的大片領土,他們準備奪回來。
  但是,令真珠可汗沒想到的是,大唐竟然拒絕了他的求婚。
  這讓真珠可汗十分震怒,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當然了,暫時,他們的國力還沒緩過勁來。
  就算再怒,也只能默默的憋在心里。
  而接下來,高麗那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高麗王武被他手下的大臣蓋蘇文殺掉,然后蓋蘇文立王弟子藏為王。
  然后一些大臣就請求攻伐高麗。
  而李世民思索再三,最終以山東遭受水災為緣由,并沒有選擇攻打高麗。
  而今年注定是多事之秋。
  就在這些消息之后,忽然又傳出一個消息。
  說是齊王李恪在安置災民的時候,不但克扣賑災糧。
  更是借建設安置村的緣由,放高利貸給災民。
  弄的災民天怨人怒,民聲鼎沸。
  那些御史們,本來就有風言聞事的權利。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頓時上奏折狠狠地參齊王。
  而太子李承乾,還有魏王李泰,得知這一消息之后。
  更是發動他們的力量,推波助瀾,致使朝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大臣,都彈劾齊王李恪。
  一時之間,感覺齊王李恪,簡直就是罪大惡極,簡直不容于世。
  基本上所有人都認為,這一次,齊王李恪,只怕是在劫難逃了。
  此時,李世民也非常憤怒。
  在他心里,其實一直都是很喜歡李恪這個兒子的。
  因為李恪文武全才,是最像他的一個兒子。
  但是就是因為李恪的生母是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
  所以,李世民也只能把這份喜歡,深深的壓在心底。
  甚至,在李世民對太子極為厭惡的時候。
  也曾將他幾個兒子拿過來做對比,心底甚至認為。
  能夠繼承他皇位的最佳人選,竟然是李愔或者是李恪。
  甚至李恪要比李愔更讓他滿意一點。
  因為,李愔這個兒子,總給他一種看不透掌控不了的感覺。
  反倒是不如李恪更讓他喜歡。
  但是萬萬沒想到,李恪居然能做出這種事情來!
  簡直是太讓他失望了!
  一時之間,李世民都準備命李恪回京申辯。
  而這一回來,只怕他就根本回不去了。
  然而就在此時,李世民卻是接到了蜀王李愔的一封信。
  看過自己這位最能干的兒子的來信之后,李世民久久不語,陷入沉思之中。
  在信里,有幾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李世民。
  父皇,兒臣不相信兄長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三人成虎,就連先賢曾子的母親,對自己的兒子如此了解。
  都會因為有三個人說他兒子殺人,就讓曾母信以為真。
  現在,很多人都彈劾兄長。
  說他向災民放高利貸,致使災民天怒人怨。
  這些事情,是從哪里傳出來的呢?
  兒臣聽說,都是先從哪些御史哪里開始的。
  而哪些御史,都是風聞言事,捕風捉影。
  而其他的大臣,則是一犬吠影,百犬吠聲,全都是道聽途說。
  父皇何不親自去齊州去看一看呢?
  如果父皇只是道聽途說,就要治罪于兄長,豈不是會寒了兄長的心嗎?
  在此之前,兒臣也曾被人冤枉過,被誣陷謀害崔貴妃。
  但事實證明,兒臣是被冤枉的。
  而現在,在兒臣之后,又到了兄長。
  希望父皇能夠明鑒!
  這封信的末尾,寫的有些不清不楚。
  但是李世民卻是看懂了。
  先有人冤枉李愔,后有人冤枉李恪。
  他們的母妃,都是楊妃。
  這件事情,有人推波助瀾。
  而那些彈劾的官員,李世民稍微一留意,就能注意到,都是太子和魏王派系的官員。
  想到這里,李世民心里微微一寒。
  這件事情,說不定真的如同愔兒所說的那般,里面有貓膩啊!
  想到這里,李世民果然聽信了蜀王李愔之言,決定微服私訪。
  而為了不打草驚蛇,李世民故意以身體不適為緣由,佯裝成要去益州修養。
  身邊帶了幾個御史和魏征等人。
  但是等出發的時候,并沒有去益州,而是直奔齊州而去。
  直到這時候,跟隨李世民出行的幾人,才發現皇上的真實用意。
  此時,李愔也得到了李世民明著來益州養病,實際上去齊州微服私訪的消息,不由的微微一笑。
  其實,這個消息還是李愔命人故意放出來的。
  李愔相信,哪些御史,沒事都要找事彈劾人。
  當他們聽到這種傳言的時候,必定不會去證實有沒有這種事情,直接就會上奏折彈劾。
  畢竟,他們可是有風聞言事的權利。
  就連自己估摸著可能發生的事情,他們都能上奏。
  更不要說,這些事情,是真的有傳言了。
  而御史一彈劾,太子和魏王那邊,相信也不會去調查事情的真相,必然會跟著彈劾。
  而實際上,如果他們彈劾的對象不是齊王。
  李愔也沒有給李世民寫哪一封信的話。
  李世民也不去微服私訪的話。
  不管齊王有沒有做這種事情,派人去調查的結果,肯定是有這種事情的。
  太子和魏王一起想搞掉的官員,就必然會被搞掉。
  那個廟里沒有冤死的鬼?
  但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其實這一切,都只不過是蜀王李愔施展的一些套路而已。
  半天的時間,李世民就帶著幾個御史,還有幾十個侍衛,悄然來到齊州。
  他們來這里的目的,就是為了微服私訪,探查一下事情的真相。
  因此,他們自然是喬裝打扮,假扮成一隊商人,進入齊州。
  到了齊州之后,他們很快就來到十五個安置村的第一個村子。
  在村子外,李世民等一行人,仔細打量了一番安置村,不由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李世民雖然貴為天子,但是可是經歷過隋末唐初的殘酷戰爭的。
  所以,他這一輩子,見識到了村子很多。
  但是眼前的這個安置村,可以說是他見識過的最漂亮的一個村子。
  整個村落,都是統一樣式的宅子。
  統一的紅磚青瓦,統一的廂房,看起來有種整齊劃一的美感。
  每條街道,每條巷子,都是橫平豎直。
  村子里的每一條道路,都是鋪的水泥路。
  街道上,干干凈凈,根本看不到一般村子里,臟亂差的現象。
  單從外面看的話,真的讓這一行人大開眼界。
  但是,凡事都不能只看外表的。
  村子修建的再漂亮,如果村民們過不上好日子,怨聲載道的話,哪也沒有絲毫的用處。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走近村子。
  這時候,村子里的人并不多。
  只能看到一些孩子在外面玩耍,還有少數的老人,在門口曬太陽。
  但是外面玩耍的這些孩子,身上居然都穿著沒有打補丁的衣服。
  甚至有些孩子身上,還穿著新衣服。
  這些孩子臉上,也沒有絲毫的菜色,看上去都很健康。
  這一幕,不由的讓李世民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而跟隨李世民一起前來的幾個御史,臉色卻是不怎么好看。
  彈劾齊王的奏折,其中就有他們幾人的份兒。
  他們平時彈劾人,有些是道聽途說,而有些,根本就是捕風捉影。
  而齊王的事情,他們是真的聽到了這些流言。
  既然事情已經流傳到了長安,他們相信肯定是真的。
  要不然的話,怎么會流傳出來呢?
  但是現在看來,事情似乎和他們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樣啊!
  這時候,李世民不由走向一個正在門外曬太陽的老太婆。
  然后禮貌地問候道:“老人家,我們是過路的商人,想向您打聽點事兒。”
  那個老太婆看到這么多人站在她面前,倒是也不害怕,也不吃驚。
  而是問道:“你們是過路的商人,是不是口渴了討水喝啊?你等著,老太婆這就去給你們倒水。”
  李世民連忙說道:“老人家,你不用忙活了,我們口不渴,不是來討水喝的!就是想向您打聽點兒事!”
  老太婆聽了之后,問道:“你們想打聽啥事啊?盡管問老太婆,這十里八村的,還沒有老太婆不知道的事兒呢!”
  李世民不由點頭問道:“老人家,聽說你們以前受過災,你們的這些房屋,都是朝廷給修建的,是不是這么回事兒啊?”
  老太婆點頭說道:“是啊,這房子啊,修的可真好!俺們自己,哪里舍得修這么好的房子啊!這住著也舒服!這一輩子,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老太婆真是死也值得了!”
  從這老太婆的話里,似乎也沒聽出什么怨恨來啊?
  哪幾個御史,心里不對勁的感覺,更加強烈起來。
  不行,不能這么問,估計是皇上問話的方式不對。
  想到這里,一個御史不由問道:“老人家,我問你,這些房子,是不是齊王放高利貸給你們的?你們心里恨不恨齊王啊?”
  “呸!”
(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