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五百虎牙特戰隊隊員,終于陸續返回。
  而他們,也給李愔帶回來了好消息,并且帶回來八個人。
  前些天,李愔就把他們全部都派出去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到潁河下游,到周圍的村莊,去尋找幸存者。
  崔家的侍衛,全部都是被殺死的,全部都是當場死亡。
  但是盧家的不是啊!
  盧家的侍衛,都是沉船之后,被河水給沖走的。
  而盧家四百多侍衛,李愔不相信他們全部都被淹死在河水之中,沒有一個人幸存下來。
  并且李愔斷定,盧家的這些侍衛,就算幸存下來,他們也不敢再回盧家。
  回去,純粹就是找死的行為。
  而他們如果不會去的話,多半會隱藏在周圍的那些村莊里面。
  而這些人,如果用心的話,其實還是很好找的。
  當然了,李愔最怕的,其實是五姓七望在他們之前,把這些人找到,并且殺人滅口。
  那么,到時候就真的不好找證人了。
  幸好,五姓七望忽略掉了這一點。
  額,嚴格說來,只能說盧勇忽略掉了這一點。
  因為整件事情,都是盧勇一個人做的,其他人并不知情。
  也或者說,盧勇也根本沒有在意這些,他并不認為,這件事情會被翻案。
  被找回來的八個,幸存下來的盧家侍衛。
  李愔分別找他們談話。
  然后發現,這八個人都恨死了盧勇和盧家。
  只要能夠咬盧家一口,他們死都不怕。
  更何況,李愔答應他們,只要他們站出來作證,就能夠保證他們無罪。
  并且事后還可以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下半生衣食無憂。
  因此,這八個人都很痛快地答應作證。
  第二日,李愔就派人護送這八人前往長安。
  第二日下午,李世民就收到了蜀王回信。
  打開信箋的時候,李世民臉色還極為難看。
  但是看過內容之后,李世民卻是無比吃驚起來。
  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來人,宣益州使者覲見。”
  不多時,李世民便接見了益州的使者。
  然后李世民親自審問了那八個幸存下來的盧家侍衛一番。
  審問之后,李世民不由的震驚不已!
  接下來,便將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的官員,一起審問這八個盧家侍衛。
  這些官員里面,其實不乏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員。
  當然了,盧家派系的,全部都回避了。
  這些官員,聽到審問出來的消息之后,都是無比震驚。
  實在是這件事情,太過驚人了!
  盧家居然敢私自藏匿將要進宮的皇妃,然后將自己家和崔家的侍衛,統統殺掉。
  這就是欺君之罪。
  而之后,竟然還栽贓陷害給一位皇子。
  如果這件事情沒有暴露出來的話,不但是李世民,甚至天下人都會認為,這件事情是蜀王做的。
  誰又能想的到,這完全是盧家在監守自盜呢?
  至于盧家為什么會這么做,怎么敢這么做,這已經不重要了!
  那些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員,也不由的暗中長嘆一口氣,這一次,盧家只怕是在劫難逃了。
  五姓七望,盤根錯節,同氣連枝,一向同共進退。
  但是這一次,其他的幾家,全部都退縮了。
  這種事情,那是誰上誰死啊!
  李世民雄心勃勃,正找機會削弱他們還找不到呢。
  現在有個如此大好的機會,他又怎么會放過這大好的機會呢?
  因此,五姓七望其他的幾家,都選擇了放棄盧家。
  死道友不死貧道。
  尤其是崔家,更是對盧家有著怨恨之情。
  如果他們家的崔十娘能被送入皇宮的話,絕對會更加的得寵。
  他們崔家的實力,能夠再提升一個臺階。
  但是現在,全部都被盧家給毀掉了。
  審理之后,李世民下圣旨,捉拿盧勇等盧家一干人員,查封盧家財產。
  盧家在范陽,在今保定以北,北京以南的那片區域。
  朝廷的抓捕命令要到達范陽,需要幾天的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里,這道旨意的內容,肯定能夠先一步傳遞到范陽盧家手中。
  這樣一來,盧家就能轉移一部分家產,轉移一部分家族的子弟。
  然后,這些子弟可以到其他地方,成立分族。
  可以保證盧家延續不倒。
  但是,盧家的主族之人,是斷然不敢跑的。
  因為一旦他們跑了,一旦惹怒了皇上,恐怕他們整個盧家,都將會被除名。
  當然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五姓七望中的盧家,都將會被除名。
  而這道圣旨,李世民派遣欽差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趕赴范陽。
  然后在范陽調集官兵,對盧家進行了抓捕。
  其實留給盧家,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天的時間。
  這一天的時間,盧家能夠轉移的家產,也頗為有限。
  第二日,范陽盧家被團團包圍,家族的主要成員,全部被抓獲。
  其他人,也都被控制住。
  主犯盧勇,直接被人押送進京。
  而接下來清點盧家家產的工作,持續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方才清理完畢。
  最終清理出來的數字,達到一個觸目驚心的數額,十分之巨大。
  這個數字,至少是大唐二十年的稅賦收入。
  就這個數字,還仍然不是盧家全部的底蘊。
  五姓七望等所有世家,都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他們會將家族財產,分散開來,不斷的開枝散葉,建立分支。
  并且,在家族財產被查封之前,他們還藏匿了一部分。
  如果將盧家的全部家產都查封的話,將更是成為一個天文數字。
  被送往長安的盧勇,在半路上,居然服毒自殺。
  盧勇的自殺,最終給這件案子定了性。
  盧家,也將最后一絲能夠減輕刑罰的機會喪失了。
  其實,盧勇的自殺,出乎了不少人的意外。
  因為盧勇沒多少自殺的理由。
  就算被押送到長安,三司會審,說不定事情還能有所轉機。
  至少也不會更壞。
  不過,懷疑歸懷疑,卻是沒多少人真正的提出來。
  盧勇所犯的罪責,死不足惜。
  至此,五姓七望的盧家,徹底除名。
  遠在益州的蜀王李愔,在聽到盧勇的死訊之后,發出一聲嘆息。
  盧家被除名,五姓七望剩下的六大家族,都生出兔死狐悲的感慨。
  他們的行事,也變得更加的小心謹慎。
  話說魏王帶著旨意,一路奔波來到洛陽。
  魏王可是當今最受寵的皇子,如今又是欽差。
  一來到洛陽之后,就受到洛陽全體官員的熱烈歡迎。
  一到洛陽,魏王就宣讀了圣旨。
  接下來,自然是洛陽官員為魏王擺下接風宴。
  而魏王來洛陽的目的,一是為了能夠在父皇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第二個目的,就是拉攏洛陽的官員了。
  現在魏王身邊,已經聚攏了一小批官員。
  雖然人數不是太多,但是已經有了初步的班底。
  這次來洛陽,正是一次擴大自己勢力的大好時機。
  對于這一次的接風宴,魏王自然是欣然而往。
  “魏王殿下大駕光臨,頓時讓我洛陽蓬蓽生輝啊!我建議,這第一杯,我們大家敬魏王一杯!”
  “來,干杯!”
  “干杯!”
  喝過一個酒之后,李泰放下酒杯,微笑著說道:“這一次呢,添為欽差,還望諸位多多支持,將父皇交代的差事做好!”
  “魏王殿下盡管放心,我們回去之后,一定會大力做好防洪工作,確保在大水來臨之際,能夠做到萬無一失。絕對不會讓一家百姓受災。”
  “好,既然諸位如此有信心,那本王也就放心了。”
  說了一番場面話之后,李泰又問道:“對了,本王剛剛來到,對洛陽的情況也不熟悉。”
  “不過本王來的時候,發現最近幾日,似乎并沒有下雨。不知河里的河水,上漲了多少?”
  聽到魏王的問話,遲疑了一下,才有一個官員回答道:“魏王殿下,其實,還是七天之前,洛陽下過一場小雨。河里的河水,不但沒有漲,反而還下去了很多。”
  “最近,似乎根本就沒有要爆發洪水的跡象啊!不過既然皇上下了旨意,我們一定會嚴格執行,會做好防洪的工作!”
  聞聽此言,李泰的臉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哼!原來如此,本王就說,這是蜀王為了轉移父皇的視線,故意為之。”
  “殿下的意思是?”
  李泰淡淡地說道:“諸位可知,洛陽要糟水災,然后父皇下旨讓洛陽全力防洪,是因為什么嗎?”
  因為什么?
  肯定是因為蜀王啊!
  你剛才都說了,你當我們是傻的嗎?
  額,當然了,為了配合魏王,他們紛紛搖頭,表示不理解。
  李泰冷笑道:“當然是我的好六弟蜀王了。”
  “蜀王的事情,想必你們也聽到了一些消息,我這好六弟啊,為了轉移父皇的視線,故意跑出來這么個噱頭。”
  當下,有官員忍不住好奇地問道:“殿下,殿下,這蜀王到底什么事情啊?”
  前段時間,這位魏王和侯君集,帶領軍隊搜查蜀王府。
  這件事情,現在剛剛傳到洛陽。
  現在外面有很多種猜測,說什么的都有。
  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少不了的,蜀王一定是犯了什么事了。
  現在蜀王,必定是不受寵了。
  額,此時,盧家幾位侍衛才剛剛進長安,李世民也才剛剛下旨。
  這件事情,傳到洛陽來,估計至少還要幾天的時間。
  如果這件事情傳過來的話,估計他們就真的能夠猜到事情的真相了。
  現在,正主可在這兒呢!
  這位魏王,又非常的平易近人,他們就忍不住問出心里的疑惑。
  他們很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李泰則是微微一笑,拿起酒杯說道:“諸位,請滿飲這一杯!”
  在做的,可沒有一個是笨人。
  看到魏王李泰不想提這件事情,也就沒有人再沒眼色的多問。
  喝完這一杯酒之后,李泰不由說道:“這么干喝也沒什么意思,不如,我們行個酒令如何?”
  文人在一起喝酒,自然是少不了要行酒令的。
  聽到魏王的話,當即有一個官員湊趣道:“下官早就聽說,魏王殿下文采過人,乃是我大唐第一才子,今日正好見識一番啊!”
  “是啊,今日這酒令,大家以為行什么酒令好呢?”
  “不管什么酒令,那也沒人能夠比的上魏王啊!”
  “那是,魏王乃是我大唐第一才子,我們加在一起也比不過啊!”
  聽到這些官員的奉承話,李泰微笑不語。
  沒錯,李泰喜好文學,文采過人。
  但是那也要分和誰比。
  說他是大唐第一才子,絕對是臭不要臉的說法。
  論真才實學,往下排一百名都未必能排的到魏王。
  當然了,這些奉承話,聽著還是蠻開心的!
  這一席酒宴,吃的是賓主盡歡,十分開心。
  魏王晚上住進了洛陽宮。
  當地官員送來兩個美貌女子,魏王也毫不客氣地笑納了。
  這兩個女子,可不是歌姬,或者是丫鬟之流。
  而就是洛陽兩個官員的女兒。
  也就是恰好只有這兩個官員,有年齡合適的女兒,要不然的話,只怕送過來的會更多。
  這可是個交結魏王的大好時機啊。
  萬一魏王要是看上自家的女兒,帶回去收做小妾了呢?
  那他們不就發達了嘛?
  就算不帶回去,至少也能搭上魏王這條線了不是?
  一個女兒而已,很值!
  而洛陽的官員,看到皇上派魏王前來,宣讀圣旨,督促他們行動。
  剛開始的時候,對于防洪工作,他們非常重視,決定組織大量的人手,進行防洪準備。
  但是在之后,他們才知道,原來皇上之所以發這道圣旨,都是蜀王搞出來的。
  而蜀王現在自身都難保了,肯定是在哪里胡說八道。
  就連魏王都這么說,他們就更不害怕了。
  所以,洛陽的官員,都將防洪工作放到了第二位,第一位的事情,當然是招待好魏王,給魏王留下一個好印象了。
  至于防洪工作,不少官員,都是做了一個表面工作而已。
  而剩下的那些,連表面工作都懶得去做。
  就看現在這個天氣,連雨都沒有,會爆發洪水嗎?
  根本就不會的!
  連洪水都不會有,那么防洪有個毛線用?
  哪里有和魏王拉好關系更要緊?
  接下來的時間,洛陽的官員,輪班的宴請魏王。
  他們挖空心思的討好魏王。
  知道魏王喜好文學,就千方百計的尋找孤本,或者是字畫。
  每次宴會,都有琴棋書畫,詩文唱和。
  而他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魏王十分開心。
  甚至能夠記住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
  總之,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而就在這個時候,盧家侍衛狀告盧家的消息,也傳播到了洛陽。
  原來崔十娘皇妃劫持案,其實是盧勇監守自盜,是盧家制造出來的案子。
  現在皇上已經下旨捉拿盧家之人。
  這個消息,再次在洛陽引發了轟動。
  怪不得,前段時間皇上會派人搜查蜀王府邸呢。
  原來這一切,都是遭到了盧家的陷害。
  現在已經真相已經大白于天下了。
  不過,此時洛陽的一干官員,雖然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但是最近他們都忙著討好魏王,幾乎完全忽略掉了這個消息。
  甚至就連魏王,也沒將這個消息放在心上。
  此時,益州新城的蜀王,算算日子,距離洛陽洪水爆發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幸好,他提前提醒了父皇。
  聽說父皇派了魏王到洛陽督促,必定能夠做好防洪工作。
  這樣的話,必定不會死傷那么多的百姓。
  想到這里,李愔還十分欣慰。
  而他哪里能夠料得到,陰差陽錯之下,洛陽城,竟然只做了一點面子工程。
  真正的防洪措施,竟然一丁點都沒準備!
  兩日之后,洛陽城一干官員正在宴請蜀王。
  咔嚓!
  突然一道沉悶的雷聲從遠處傳來,天邊打著露水閃。
  烏黑的云彩,快速碾過,很快就將明亮的天空,重重遮掩住。
  天色頓時黑了下來。
  烏云壓得很低,幾乎給人一種觸手可及的感覺。
  原本還很遠的,很沉悶的雷聲,正在迅速的靠近。
  咔嚓!
  又是一道閃電,劃破長空,震人心魄。
  一滴略顯渾濁的,豆大的雨點滴落。
  啪!啪!啪!
  第二滴,第三滴,無數滴雨點,隨之降落。
  地面干澀的塵土,被雨滴砸落,飛揚,然后再次被打濕。
  一股土腥氣彌漫在空中。
  這場雨,幾乎是省略了前奏。
  剛剛開始,就直奔主題。
  頃刻間就下成大暴雨。
  透過窗戶看去,外面已經密集成了水幕。
  視線根本難以穿透,只能看到一丈多遠的地方。
  好大一場暴雨!
  正在喝酒的一群官員,也被這么大的暴雨給嚇了一跳。
  李泰有些擔憂,忍不住說道:“這雨這么大,不會發水吧?”
  一個官員頓時哈哈笑道:“殿下多慮了,到了夏天,那年不下幾場大暴雨啊?”
  “就是,就拿去年來說,有一場雨下的比這還大,就跟盆潑似的,那不也沒發水么!”
  “對,洛陽歷年來,都會下暴雨,這個只是一般的暴雨而已。”
  聽到下面官員的解釋,李泰這才放下心來。
  “殿下,這場雨,倒是真的助興,要不然,咱們就以這一場雨,聯詩一首如何?”
  “妙,妙極啊!”
  “正好應景!”
  “此真乃一樁韻事啊!”
  其實不止是洛陽,很多地方的夏天,都會下幾場暴雨的。
  一般情況下,暴雨也就下幾個小時而已,就會轉成大雨或者是中雨,或者直接就停了。
  所以說,洛陽的那幾個官員的判斷是正確的。
  外面下著雨,倒是助了他們的興,最后,幾個人都喝高了。
  回到家,攬著美人兒呼呼大睡。
  但是他們沒有料到的是,這一次的暴雨,并沒有停歇。
  一直下了整整一個晚上。
  到了第二天,暴雨仍然在下。
  谷水和洛水兩條河,河面的河水,幾乎以肉眼可見的程度在暴漲。
  放眼望去,只見一片白茫茫的汪洋水面。
  到了下半夜的時候,河水就溢出河床。
  谷水和洛水,兩條河的河水,迅速涌入洛陽城。
  洛陽城的一些民居,開始進水。
  過不多時,就連洛陽宮中,都開始進水了。
  水位上升的很快。
  而這時候,正是下半夜,絕大多數人睡的正酣的時候。
  根本就沒人注意到,大水已經將他們的家都快淹沒了。
  這時候的民居,大部分還都是土墻。
  只有極少數,才用青磚。
  這些土墻,在大水的浸泡之下,很快就變軟脫落。
  墻體支撐不起房屋的重量,轟然倒塌。
  屋里,頓時爆發出慘叫聲。
  “屋塌了,屋塌了,嗚嗚!”
  “哎呀!疼死我了!”
  “發水,發水了啊!”
  接二連三的,不斷的出現房屋倒塌的情況。
  百姓,出現大量的傷亡。
  唯一的好消息,估計就是這巨大的動靜,吵醒了很多人。
  他們起床之后,馬上就能發現目前所處的環境。
  但是,到現在,已經倒塌了太多的房屋。
  蔓延的大水,隨時都有可能把人給沖走。
  洛陽宮中,也有大水漫入。
  洛陽宮內,好幾座宮殿,都被大水浸泡。
  這里面,有幾座都是年久失修的宮殿。
  李世民幾次想要修撰,但是一次被長孫皇后給勸阻。
  另外幾次,都被大臣所勸阻,一直都沒進行過修撰。
  長時間的浸泡,讓宮殿的底基,開始不斷的變形。
  宮殿倒塌,發出巨大的聲響。
  宮殿里還有值宿的宮女,連慘叫聲都沒來得及發出來,就一命歸西。
  正在酣睡之中的李泰,也被這巨大的聲響給驚醒。
  “什么聲音?發生了什么事情?”
  李泰匆忙披上外衣,沖出殿外。
  然后,李泰就發現,外面仍然下著暴雨。
  而整座洛陽宮地勢低洼的地方,已經被大水淹沒。
  一座宮殿倒塌,剛才的巨響,就是這樣發出來的。
  怎么會這樣?
  怎么會這樣?
  一時間,李泰痛恨的牙根發癢。
  洛陽宮可不是洛陽城地勢最低洼的地方啊。
  洛陽宮里的宮殿,都能被大水泡塌,就更不要說洛陽城內的民居了。
  沒想到,竟然真的被蜀王給言中了!
  洛陽,真的爆發了洪水。
  可恨自己竟然完全沒有放在心上,事先,沒有做出絲毫的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