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80【保守能賺15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香港1968

  一眨眼的功夫,很快就來到了二月底。

  隨著月初和記黃埔宣布將會對香港仔的地皮進行大開發后,本來一直較為穩定的股價,漸漸的增長了幾個百分點,特別是在幾天前,霍耀文與霍震霆周啟邦二人一起舉行了動土儀式,股價一度漲了兩塊多。

  股價上漲,再加上最近房價也漸漸攀升。

  這不僅讓和記董事會的成員高興了好幾天,連帶著對公司在港島和九龍持有的剩余幾塊地皮,都有了想要繼續開發的想法。

  所以在月底的董事局會議上,就有人提出了這個建議。

  “不行。”

  霍耀文二話不說直接搖頭拒絕了那名董事提出的建議,看著那人不解的模樣,解釋道:“現在公司流動資金并不充裕,要不是拉來了立信置業和九龍置業這兩家公司合作,光靠我們自己來建設香港仔的花園小區,根本不可能,所以剩下的幾塊地皮在與政府簽訂的合約到期前,不用考慮開發。”

  那名董事追著道:“那我們完全可以繼續找其他的地產公司一塊來合作開發。”

  有人附和道:“莫斯說的不錯,董事長我們可以聯系其他的地產公司來一塊開發,現在香港地產行業已經有了回暖的趨勢,再加上最近地政署下發的公攤面積的文件,我覺得現在開發絕對能夠讓公司大賺一筆!”

  “對,最近房價上漲,我們趁著如今的大好局勢,完全可以同時啟動多個項目的開發!”

  自從73年股災爆發,香港經濟一下子垮塌后,房地產行業已經很難做了,一方面是房價的下跌,另外一方面就是普通市民沒有購房的消費能力,導致很多樓盤一直空著,沒有賣出去。

  不過現如今過了三年時間,各行各業倒也漸漸的走出了股災的陰影中,經濟逐漸回暖,房價也開始小幅度的上漲起來。

  看大部分董事在那嘰嘰喳喳的討論著,似乎都很贊同開發公司剩下的幾塊地皮,霍耀文也沒有插話,等他們說的差不多了,這才微微一笑道:“我知道現在香港的經濟大有好轉,這個時候開發幾塊地皮建成住宅小區,絕對是能夠大賺一筆的,我本人也很希望把地皮給開發出來。”

  “那董事長你為什么剛剛說……”

  “莫斯先生,我希望你能聽我把話說完。”霍耀文不滿的看了眼打斷自己說話的那人。

  或許是感受到董事長不滿的眼神,莫斯董事擠出一絲笑容,仿佛是想打破這個尷尬的氣氛。

  見無人在說話,觸他的眉頭,霍耀文繼續道:“至于我為什么不同意開發,是因為目前公司才緩和沒多久,哪怕有花旗銀行和英國皇家銀行的貸款,我們依舊面臨著不小的債務問題,資金方面非常的緊張!這是我不同意的第一個因素!”

  “或許如你們剛剛所說,我們完全可以像開發香港仔一樣的尋找幾個公司合作,但你們要知道,我們和記黃埔要是資金充沛的話,香港仔我們自己完全可以獨立開發出來!”

  說到這,霍耀文掃了一眼會議室內的十幾個董事,平淡的說道:“香港仔花園小區,將會建造28幢住宅大廈,預計建成5898個單位,按照設計的住宅面積,平均每個單位是1000英尺。

  再加上地政署最新施行的公攤面積條例,等于每個單位可以估算成1200英尺(110平方米左右)。總估算所有住宅面積加在一起是7077600英尺,700萬英尺的住宅面積,哪怕是按照去年最低的交易樓價來計算,總收益將是8.8億元!”

  “8.8億!”

  “這么多!”

  “好像是這么多。”

  一聽到把樓盤全部賣出去,將會收益8.8個億,一下子整個會議室內又開始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合計之間,算算的確是有這么多的收益!

  “這還不算我們建成的地上和地下的兩個停車場,還有往后每年每家每戶收取的物業費,保守估計光開發香港仔花園小區,最低總收益在15個億左右!”

  霍耀文沒等這些人聊完,又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15個億!”

  “公司只占據香港仔置業公司百分之四十三的股份,那豈不是我們只能賺5億?!”

  霎時,之前還高興跟人合作開發地皮的董事們,一下子就追悔莫及,恨不得回到一個多月前的那場會議上,阻止董事長。

  對于董事會們的反應,霍耀文早有預料,畢竟誰聽到能賺20億,都會激動的,只不過這15億最起碼有5個億需要等個30年。

  畢竟人家交物業費不可能一次性就交給幾十年。這5個億是從長遠打算定下的價格。

  這些事情,霍耀文肯定不會主動跟董事們去說,他一下子拋出15個億,就是為了打消這些人想要繼續開發樓盤的想法。

  現在香港的房價對比幾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漲幅,哪怕經歷過股災,可依舊是堅挺的很。

  從他重生的1968年開始算,那時候香港房價平均每英尺大約60元左右,一套千尺豪宅,是6萬左右,換算下來每平方米大約在600塊。(后面直接算平方米)

  1970年,只過了短短兩年,平均每平方米的樓價,漲幅到了1100元左右,在1973年股災爆發前夕,漲到了2400元的地步。

  等于說只用五年的時間,在人均工資幾乎沒怎么增加的情況下,一套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從6萬塊漲到了24萬,漲幅4倍左右。

  之后股災爆發,2400元一下子跌到了1500左右,在74年中旬,更是一度跌到了每平方米800塊。

  這種從山巔滑落到低谷的跌幅,幾乎讓很多人傾家蕩產。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和記洋行因為投資地產,購買了幾塊官地后,恰逢股災大難,險些破產的原因之一。

  每平方米800塊的房價,持續了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雖然有小幅度上漲或者下跌,但并不影響總平均房價。

  房價第一次大規模上漲,是去年英女王來港的時候,大約漲到了1200塊左右,算是一個小高峰期吧,對香港整體樓市影響并不算特別大。

  真正大幅度上漲,令全港樓市逐漸大規模回暖,是霍耀文收購和記洋行的半個月后,美國佬無條件宣布從越南撤軍的那一刻起!

  其實美國佬從越南撤軍,跟房價上漲看似牛頭不對馬嘴,收益的除了一些國際貿易的公司,或者在東南亞做生意的上市公司,他們的股價略微上漲外,總體是沒多大關系的。

  可架不住戰后越府驅逐大量的花裔和一些xx人,導致有超過十幾萬人從越偷渡到海外,除了馬來、新加坡等地方外,偷渡最多的地方,是距離越難不遠的香港。

  從去年9月份開始,平均房價從每平米1200塊,漲幅到了月底,更是漲到了2000塊,大有一種房價要真正回暖的趨勢!

  這也是為什么,去年8月,小李搞出了公攤面積,能夠得到那么多地產大亨的支持,畢竟這些地產大亨們,誰沒有個智囊團,或者顧問團的?

  他們雖然無法預測十幾二十年后的房價,但近幾年的樓價,還是能夠從方方面面預估出來的。

  也幸好霍耀文在8月中旬就與祁德尊達成協議,9月初就順利收購了和記洋行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要是再拖一兩個月,恐怕還真不一定能夠以1.9億的價格拿下來。

  另一時空的歷史上,匯豐銀行是6月份就拿下了和記洋行的股份,之后借貸了二十多個億給和記洋行,并且把黃埔船塢并入和記洋行,改名成和記黃埔,想要從銀行業走出來,在商業上大展宏圖!

  盡管背靠匯豐銀行這個大靠山,和記洋行因為債務和子公司的大量虧損,并不是特別的賺錢,1979年小李收購和記黃埔股份的時候,和黃大約市值70個億。

  當時小李得到了包船王和匯豐大班的支持,收購和黃百分之22的股份,花了差不多6.3億,可實際上他支付的金額只有兩千萬美金,大約1.1億港幣左右,剩下的錢半年內繳清就行了。

  正是因為這筆買賣,才讓小李當了幾十年的香港首富。

  只不過那是另外時空的歷史,現在和記黃埔霍耀文說了算,他才是和黃最大持股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