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九十九章:徐驥的新任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橫沖直撞闖大明

  徐驥、王玨兩人頓時遲疑起來:“敢問閣下是?”

  見到這兩個技術派到了這時候才是想要詢問張書堂的身份,王勇輕笑了一聲:

  “徐兄、王兄,這正是我鄖陽營的主將,我大明八府總督、鄖陽伯張伯爺!”

  兩人臉色一變,感情已經拿了人家幾個月的俸祿,竟然是到了這時候,正主就站在兩人面前了,他們還是不知道人家是誰呢!

  “伯爺在上,下官無禮了!”

  兩人慌不迭的連忙彎腰行禮。

  張書堂笑著扶起了兩人:“二位兄臺都是大才,能夠助了某這鄖陽營一臂之力,實在是張某人的福分,萬萬不可如此!”

  他親自介紹王在晉等人,然后眾人互相見識了之后,張書堂才是從王玨手中接過了兩枚透鏡。

  他將兩枚重合起來,一邊仔細觀察,一邊開口道:“遇到了什么問題?”

  徐驥苦笑一聲,自己當初研制燧發槍的時候,不過是隨手指點一下,就是弄好了那個,但是,這望遠鏡,他也只是聽聞而已。

  王玨對這個有著一定的研究的,只是,王家不似他家,不缺錢財,使得王玨的研究也就是停留在理論上。

  王玨真正的制造出了大明的第一架望遠鏡,也是華夏的第一架望遠鏡,實際上還是需要兩年時間的。

  在原本的歷史上,兩年之后,他就摸索出了批量制造望遠鏡的辦法,甚至在協助守城的時候,更是一次性鼓搗出了十幾架,然后成為了最早將望遠鏡與火炮結合起來的人。

  但是……

  此時的張書堂,卻是有些拔苗助長了。

  王玨的理論知識還沒有完善,是以雖然是知道了將水晶磨制成為了凸透鏡,然后就能制造出望遠鏡的,但是,這動手能力卻是不足的!

  徐驥撓撓頭,開口道:“不知道怎么的,這磨制出來的透鏡,雖然是很是光滑的,但是兩片組合起來的時候,確是有著很多的問題!”

  張書堂仔細看了看,然后頓時發現了問題所在。

  雖然徐驥王玨兩人制造的這透鏡,也算是光滑了,但是,因為是人工手動打磨的,是以,這玩意表面上并不是一個正橢圓的。

  這樣一來,因為折射的原因,使得看到的東西就扭曲了。

  這原理就像是哈哈鏡一樣。

  張書堂蹲在地上,然后拿過了一個石筆,刷刷在地上畫了一個簡單的裝置,這玩意在老瘋子的嘴里是用來磨制石球的。

  但是,若是將那一個磨頭給按照一定的角度固定起來,出來的就是橢圓形了。

  他還沒有畫完,王玨已經是恍然大悟:“我明白問題的原因所在了!”

  徐驥看得愣住了,這時候他還是沒有發現問題呢!

  張書堂笑道:“因為你們使用手工磨制的,所以表面必然是存在一些細微的扭曲地方,若是單個看起來,自然是沒有事情的,但是,當兩個同時放大之后,看到的東西就是扭曲的了!”

  徐驥簡直是驚若天人了!

  不愧是能夠想出了獵槍的人啊!

  他當家卻是帶著王玨就要彎腰行禮,但是被張書堂制止了。

  “兩位兄臺都是大才,在兩位的幫助下,我這鄖陽營才會越來越強盛!”

  兩人連聲道不敢。

  王在晉一只在一邊詢問王勇這東西有什么作用,當得知兩人提交的報告是這玩意能夠將數里之外的情況,展現在眼前的時候。

  王在晉頓時愣住了。

  這不是千里眼么!

  實際上,這時候一樣是有人像陛下諫言制造這個的,只是那西洋來的紅毛人,白白拿了朝廷好幾年的錢糧,都是沒有造出來一個。

  王在晉作為朝廷的大佬,自然是知道這件事的!

  他卻是沒有想到就連西洋人都是沒有解決的東西,此時一個大明,名不見經傳的小子,竟然是就要制作完成了!

  “這可是軍事上面的神器啊!”

  王在晉感慨一聲。

  張書堂點點頭:“王老說的是,這千里鏡,的確是在軍事上的用途很大的!”

  王在晉嘆息一聲,自己今天才是到了鄖陽營,沒有想到,這朝氣蓬勃的鄖陽營,竟然就連西學的人才,也是網略了進來。

  他不由的想起了朝廷里的那些大佬,就算是徐光啟、孫元化這樣的國人,都是宦海沉浮不斷,至于那西方來的湯若望等人,更是沒有什么權利的。

  最關鍵的是,那洋人還是老想著在大明傳教的!

  張書堂卻是摸索著手中的水晶,對著徐驥、王玨兩人開口道:“琉璃的燒制,不知道兩位可曾懂的?”

  徐驥點頭:“略微知道一些!”

  張書堂開口道:“明天給你一份文稿,你帶人試著造一造琉璃,只要是有了那個,這透鏡的價格卻是會便宜很多啊!”

  徐驥皺眉道:“伯爺,玻璃的顏色實在是太雜了,很難有純凈的玻璃啊!”

  張書堂笑了一聲:“我朝在春秋時期便有了玻璃,那時稱之為琉璃,但是為什么到了現在,反倒是不如西方的玻璃呢?”

  徐驥愣住了。

  張書堂長嘆一聲:“研究它、改進它,就像是火藥一樣,戰國末期便已經出現,但是直到唐朝才是有了大量的記載,直到宋朝才是投入了使用,這是為什么?”

  他自顧自的開口道:“因為沒有人去推動這件事,所依靠的便是民間的力量,自從宋朝一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已經是深入了人心。”

  他轉身盯著徐驥、王玨兩人的眼睛,輕笑道:“你們可知道那時候的西洋,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嗎?”

  兩人搖頭。

  傳教士們只會說什么史詩時代,什么文藝復興時代,至于相當于華夏宋代時候,他們是什么時代,兩人卻是不知道的!“

  張書堂輕笑了一聲,開口道:“漢代大破匈奴之后,這匈奴遠遁,兩位必然知道吧!”

  這他們自然是知道的,這是漢武帝大破匈奴,然后經過漢代的不懈努力,使得襲擾大漢北方的匈奴遠走他鄉,不在禍害大漢王朝。</di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