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89章認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之偉大舵手

  朱由檢并不是他的政治手段非常成熟了,而是現在他大權在握,財權在握,軍權又在握,基本上已經是穩坐釣魚臺,立于不敗之地的了,所以他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跟這些大臣們一起玩。

  自從米柱擔任的南洋帝國皇帝以后,他也都沒有斷絕跟朱由校之間的關系,他只是寫信對欺騙朱由校進行了道歉。

  米柱他在北京城的時候,如果不是通過假死這一招,估計是沒有辦法離開北京城,一定會栽在了北京城這里,他迫不得已只能使用了這一招,相信每個人都會理解他和認可他,因為這意味著他不這樣子做就是死路一條。

  米柱一直認為朱由校是自己的朋友,也算是比較親密的朋友那一種,對于欺騙朋友,他感到非常的無奈,但是最終他還是干了,如果不這樣子干的話,他也不能了解當時朱由校他是怎么想的。

  當時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其實也是被利益集團所綁架了,利益集團在逼著他向前走。

  這令他即使身為皇帝的,也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也是在這個時候,天啟皇帝他才明白,他雖然是皇帝但是不是每一樣事情都是隨他之意的,所以經過這件事以后,他也都明白了權力的重要,所以他也都開始全力的抓權。

  天啟皇帝在掌握權力以后,他的勢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通過分化手段,可以從朝臣之中獲得了權力,而且米柱他也通過這一次試探,證明了他在朱由校心目中的地位。

  朱由校還是視他為朋友的,只是被朝中的利益集團和大臣們讓他向前走,他也都不迫不得已的向前走,但是朱由校始終視米柱為他的朋友,自從知道你就死了以后,他如此的傷心就看得出來,在皇帝朱由校的心中,還當他是個朋友,還因為這位朋友的死而傷心。

  在米柱死了以后,朱由校那是毫不猶豫的想奪取米柱的權利,但這并不影響米柱他在心目中的地位和他與米柱之間的友情。

  比如說他默認了米柱的舊部下們對他疏遠,對他進行遠離,但是有任何人敢欺負米家的,一律都被他趕盡殺絕。

  朱由校很少會對人趕盡殺絕的,他用了這一招說明他內心的痛恨,如果有人敢實質性的傷害米家中人,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米柱他也相信這一點,他們之間那時候的對立,并不是他們之間引起的,而是身邊的人各種誤會、利益沖突交接在一起,最終引發的,這并不是他們想要的,但是最終他們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廟堂,更加身不由己。

  所以也都令米柱和朱由校都有了一種想法,那就是必須實現權利自由,才可以實現人身自由。

  經過了這件事以后,他們之間變得更加強大,更有勢力了,表面上他們是相互敵對的,實際上他們之間根本就不不恨對方,根本就沒有什么邁不過去的坎。

  所以朱由校很快就給米柱強調了雙方的友誼。

  朱由校發出的善意很快就獲得了米柱的回應,米柱表示會償還這一筆巨大的外債,他坑的是大明朝廷,不是朱由校。

  經過這樣的接觸以后,雙方一直都在試圖進行接觸,進行聯系,基本上他們都有秘密的聯系通道,保持了一個月兩次的通信。

  這樣的通訊頻率雖然是很低,但是他們之間是有溝通的,是相互了解和明白的。

  一開始他們只是談交情,嘮家常,逐步的就開始談政治方面的意見了。

  在以前米柱什么都教朱由校,但是就是不教他當皇帝,因為米柱他沒有當過皇帝,所以也不知道怎么教他,只能在他身邊默默地輔助他,幫助他。

  而且如果米柱他敢教朱由校當皇帝的話,估計就是非常招忌諱的事情,搞不好會搞到自己家破人亡。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不敢教皇帝怎么做,在很多時候他都是有所猶豫,有所保留的。

  但是現在他人在南洋,自己亦身為強大的南洋帝國皇帝以后,他自己可以在這方面進行交流,可以教朱由校怎么當的了。

  在某些方面米柱他比朱由校更加的強大,畢竟他的天下是自己白出來的,憑著自己雙出了赫赫的江山,這種實力古往今來,沒有幾個帝王可以相比。

  所以現在的米柱他也有資格教朱由校怎么做,當然雙方都是皇帝,都是自尊的,也都不存在說誰教誰的問題,而是相互的交流心得。

  隨著雙方交流的深入,他們也都不可避免地談到到吏治和稅收方面,米柱是十分得意地介紹了南洋帝國在吏治和稅收方面的心得。

  南洋帝國依然是由米柱等權貴組成的國家,但是他們的官員卻并不單單是像大明一樣高高在上的官員,而是有了公務員性質和服務人員的性質。

  他們這樣子的做法令他們的吏活走向了清明,因為他們有很多人對官員進行監督,官員并不是至尊,并不是高高在上,并不是沒有監督的,許多民間的人士,也都可以對他進行監督。

  但是最令朱由校感興趣的是南洋帝國居然稅收達到了年入的一億,這可是大明的20多倍,極其的嚇人,如果大明能擁有這么多的稅收,那該有多好,他們就可以恢復開國之初時強大的武力感勢了。

  所以朱由校他秘密的派遣心腹前去南洋進行暗中的調查,他的調查人員也都最終得知和確認了一點,那就是洋帝國的稅收確實是如此的驚人,他們的國家是如此的強大。

  南洋帝國的軍事武力并不在大明帝國建國之初的時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的強大,他們可是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就吞并了印度,如此赫赫之武功,沒有幾個國家比得上的。

  天竺只是他們傳聞之中的佛國之地,但是卻成為了米柱的領地,現在的米柱可是兼任著印度皇帝,這也令米柱成為了傳聞中的人物,成為了傳奇的人物,他的名氣再次傳遍了大明,大明人也開始以米柱為榮。

在以前大明的宣傳里面,米柱他是一個可恥的叛徒,他只是大明的叛臣,背叛大明,在南洋自立,終有一天會被大明給殲滅的  但是現在隨著南洋帝國的強大,他們強大的軍事武力令大明都感到的震驚,他們再也無法將他米柱視為他們的臣子,視為他們的叛軍了,而是把米柱為平等的對手,所以米柱他進行了正面的宣傳。

  即使以前米柱是大明的家奴,但是他已經成功的由家奴變成了主人?而且而且比主人更加的強大,即使主人不愿意承認這一點,卻改變不了這個的事實。

  無論什么時候成功都是檢驗成功的唯一標準,米柱成為了一個超級帝國的皇帝,而且他的帝國武力又如此的強大,其組織和結構性也如此的強,如果論其他的壽命,延續幾百年都不是問題,所以大明帝國就必須正視南洋帝國了,再也不能把南洋帝國視為他們的視為他們的家奴。

  大明如果想要南洋帝國的資源,就必須正視南洋帝國,正式的跟南洋帝國建交,而且在南洋帝國建國之初南洋帝國也是要挾了他們,如果他們不跟南洋帝國進行建交,南洋帝國是不會還錢的。

  自從跟南洋帝國建交了以后,雙方就有大量的經貿往來的,特別是南洋帝國大舉的招商引資,引得大明許多的權貴都全往那里投資,這也加強了雙方的交流,這也讓大明的百姓開始認識南洋,了解南洋。

  南洋并不像他們所想象中的荒蠻之地,也不是沒有人煙的地方,也是富裕的天府之國,整個南洋地區基本上都是一年三熟的地區,這樣的土地,這樣的氣候,可是令每個大明人羨慕不已,妒忌不已。

  隨著雙方交流的深入,米柱也都成為了正式成為了傳奇人物,每一個人都把米柱視為一個神圣的人物,一個白手起家,在遙遠的荒蠻之地建立了大大的帝國。

  他的帝國向大明人和漢人敞開了懷抱,張開雙手歡迎,漢人只要來到了南洋,就是南洋人,就可以獲得土地、房子和老婆。

  這也可以說米柱是兌現了他當初的諾言,那就是他當初說建立南洋帝國,只是為了大明百姓和華夏子民創立一個后備繁衍生息的地方。

  許多人認為他這是在吹牛,他算是在為自己進行表演和包裝,每一個皇帝他造反的時候,不是說是清君側,伐民號罪,不過他當上了皇帝以后,跟以前的皇帝又有什么分別,又有什么不同。

  米柱他當上了皇帝以后,確實是跟以前的皇帝有所不同,它所實行的政策也都是十分惠民的,它的政策可以順利讓每一個百姓都可以有衣穿,有房子住,過的是夢想中的生活。

  而且他一直所宣傳的最終也獲得了百姓的認可,那就是他宣傳的說自己相當于家中的次子,無法繼承家里的產業之后,只能向對外進行闖蕩,獲得的財產以后和田地以后也都是可以回饋家族,讓家族更加的興旺強大富裕。

  在中華民族傳統的意識里面,開枝散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十分神圣的問題,這樣的宣傳方式可是投了所有大明老百姓的胃口,也獲得了他們的認可,這就讓南洋帝國正式的成為了大民的盟友,大明百姓認可的國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