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75章和親之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之偉大舵手

  南洋帝國他在奧斯曼帝國的使館這里也是布有眼線的,所以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想法很快就反饋到了皇帝米柱這里來。

  當李易之向米柱做匯報之時,米柱正與李暮在吃早餐,米柱對于奧斯曼人的反應,一切都盡在預料之中,但是李暮就非常的不高興了。

  李暮說道:“感覺他們不和親,就不會處理國事嗎?”

  這其實算是國家大事了,如果米柱在新加坡,他會跟新加坡最高統帥部的人進行商談,但是在這里他只能跟他的侍從處交換意見。

  米柱御駕親征,他不像別的皇帝,把整個領導班子都帶出去,而是把他的領導班子留在了新加坡,自己帶上他的侍從處前來。

  他的侍從處里面就塞滿了各種各樣的人才,被人稱為小最高統帥部。

  米柱他說道:“奧斯曼帝國方面,他們的意見非常的堅決嗎?”

  李易之他就事論事的說:“奧斯曼人把這當成我們良好合作的前提。”

  李易之這么一說,倒是讓米柱眉頭大皺。

  自從奧斯曼帝國的最后一任偉大蘇丹掛了以后,時間已經過了五十多年,這半個多世紀里,奧斯曼帝國動蕩不安,停止了征服的腳步,帝國的朝廷、權貴和大臣們,陷入了一種群體的歇斯底里的狀態,既不滿于現狀,又無力扭轉現狀,整個奧斯曼帝國處于無政府狀態,時人稱:“聰明的人不愿意掌舵,愚蠢的人掌權,載著大家一起撞向礁石。像一個衰老的肌體一樣,因周身的種種惡習而日漸癲狂,青春不再,力量衰減,但是這種惡習卻一代代保存下來。

  穆拉德四世,是奧斯曼帝國第十七任蘇丹。

  是十四任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及希臘人蘇丹皇太后克塞姆蘇丹的兒子,第十五任蘇丹穆斯塔法一世的侄子,第十六任蘇丹奧斯曼二世的弟弟,這有點亂,參照漢代高祖劉邦到漢文帝劉恒的承繼關系就好理解了,兜兜轉轉幾代蘇丹,還在父子叔侄之間轉悠。

  天啟二年,年僅十四歲的蘇丹穆拉德四世第一次莊嚴地進入了伊斯坦布爾。他未經世事,“胖胖的,面部表情豐富,名聲不錯“。

  百姓們認為,一個年輕的蘇丹有利于國政的長期穩定,不會再出現過去的那一種混亂的局面,而大臣和將軍們也都認為一個年少而又無知的少年蘇丹,是他們最好的蘇丹,是他們能夠選到的最佳的傀儡。

  但是所有人都錯了,這一個才十四歲的少年蘇丹,可是擁有不比蘇萊曼大帝遜色的手段和見識,他很快就鏟除了軍隊的分子和朝廷中的分子,掌握朝廷大權。

  在與南洋帝國結盟之時,也是奧斯曼帝國最為虛弱之時,但是他們與南洋帝國結盟迅速地獲得了回血,穩住了將要崩潰和滑向深淵的局面。

  奧斯曼帝國與南洋帝國的結盟,雖然國家大多數的財產都用于購買軍備,但是民間還是獲利頗豐的,這令朝野上下都走向了穩定,有點是以前獨霸東方市場時的豪橫。

  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從占領了軍事坦丁堡開始,一直到蘇萊曼大帝逝世時達到了頂峰,但是自從蘇萊曼大帝去世以后,他們的擴張步伐就停止了。

  在以前,他們的每一任蘇丹都是英明的君主,都是非常厲害的,受百姓擁戴,令國家強大的,但是自從蘇萊曼以后,那就是黃鼠狼生的崽,一窩不如一窩,不斷的皇室災難,不斷的軍事政變,短短的五十年之內換了六任蘇丹。

  他們在衰弱之時,正好卻是西方人和他們的對手波斯人崛起之時。

  西方人和波斯人的聯手夾擊,讓土耳其人再也無法保存以前的榮光了。

  新任蘇丹穆拉德四世,他極力的恢復祖輩的榮光,在內他必須要鏟除朝中的亂臣賊子,在外他必須與強大的南洋帝國結盟才可以保持他們的強勢。

  自從與南洋帝國結盟以后,他們的好處也不是沒有的,盡管他們的國庫再次的搬空,他們的稅收也都流向了南洋帝國,但是他們卻是擁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也都擁有了最先進的火槍和大炮。

  別的不說,奧斯曼帝國他們的武器已經是更新換代了。

  穆拉德四世他明白他的軍隊都是有信仰的,都是忠于真主,忠于皇室的,只要他鏟除軍隊里面的蛀蟲和叛賊,他們就可以讓這一支軍隊再次的強大,再一次走向偉大,新月戰旗所到之處,敵人都為之下跪,哆哆發抖。

  所以與南洋帝國的結盟就變成了十分重要的事情。

  他們也都知道,他們的盟友南洋帝國正在謀奪印度,這一點也是他們非常樂見的,只要南洋帝國征服了印度,這就意味著他們跟波斯接壤,他們跟波斯之間的沖突也就無可避免。

  波斯可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單以奧斯曼帝國之力已經無法收拾他們,但是如果有南洋帝國這盟友助忙的話,他們完全可以聯手把它剿滅,平分天下。

  南洋帝國出手,輕易的就占領了霍茲木茲海峽,令波斯帝國吃了大虧,卻無可奈何,制海權的失去令波斯帝國受到了重創,他們正在考慮撤回兩河流域的軍隊,以保住本土。

  兩河流域,可是阿拔斯大帝費盡心思,親自出征才攻下的地方,是他向偉大的戰績,但是現在卻主動的退出來,可見他內心的無奈。

  到了這一步,即使是穆拉德四世,他再傻,也知道必須跟南洋帝國進一步加強雙邊的關系,其大臣們都一致的認為,一定要把雙邊的關系加上一道鎖,這才保險。

  而給雙邊的關系加上一道鎖的辦法,就是雙方聯姻,這個差事又落到了促成雙方結盟的哈里親王的手上。

  哈里親王在接到皇命之時,他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作為當今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娶一個老婆那是一句話的事情,每一個掌權者沒有多娶幾個,要知道莫臥兒帝國的查罕杰皇帝,可是有500多名皇妃,而南洋帝國的皇帝米柱陛下,他只是有四名皇妃而已,他相信只要他一提,對方就會毫不猶豫的答應,誰知道南洋帝國拒絕了。

  南洋帝國拒絕了,就令奧斯曼方面的人非常的為難,非常的擔心。

  穆拉德四世才十七歲而已,但是卻是一個非常狠辣的角色,在國內他可是強勢的鏟除了許多反對者,所有反對他的人都被一一的處死。

  如果哈里不能完成任務的話,他回去估計也是難逃一死,因為是他促成了跟南洋帝國之間的結盟是獲得好處的,而這些好處最終會給他們帶來麻煩。

  哈里親王及其智囊團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南洋帝國到底是在想什么,他們之間現在的關系它不香嗎?那是非常的香,非常的好。

  有一句話叫做什么都是虛的,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他們之間也是如此呀?

  哈里親王只好派人游說南洋帝國的其他權貴們,希望他們能夠明白奧斯曼帝國方面的想法和苦衷,讓他們游說皇帝陛下,接受奧斯曼帝國的建議。

  奧斯曼帝國和南洋帝國之間的友誼那是穩如鋼鐵的,但是如果給這鋼鐵加上一道鎖,那就更加的萬無一失,令每個人都心安了。

  當這種想法再次傳到米柱身邊時,他覺得這令自己再次的走向了風口浪尖。

  就國家的利益而言,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已經好到了這樣的地步,他們之間進行聯姻,那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是別的國家,不單止會是兩國之間皇室進行聯姻,就是他們兩個國家之間的貴族、將軍和商人們也會進行大舉的姻姻,把雙方的關系建得牢不可破,這才是合適的做法。

  雖然只是一紙婚姻,但是所有人卻是相信,這一紙婚姻會給他們以心安。

  南洋帝國沒有上朝之說,皇帝與大臣們商量國家大事,也是最多分為在最高統帥部或者是在國務院開會,很少有大明上早朝那種大場面。

  他們也都是早上上班以后,才正式的處理公事,但是現在侍從處的人都前來米柱辦公室進行拜訪,他們也都希望游說一下皇帝陛下,希望他能夠答應與奧斯曼帝國之間進行聯姻。

  南洋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進行聯姻,這是符合雙邊的關系的,在未來的30年都是符合他們的利益的。

  南洋帝國也算過一筆賬,即使他們能拿下印度,再次入侵波斯,但是這應該也是他們擴張的極限了,他們應該是沒有能力再向西進攻了,所以說他們跟奧斯曼帝國之間就應該是天然的盟友,這種盟友確實是應該上一把鎖,讓他穩如鐵,萬古長青。

  米柱還是那一句話,他答應了皇妃們的事情就不能夠食言,米柱大聲的說道:“我是南洋帝國的皇帝陛下,是南洋帝國為我服務,而不是我為南洋帝國犧牲。”

  侍從長官笑道:“娶奧斯曼帝國的公主是一種犧牲?那也就是在辦公室里面說說就好了,如果讓奧斯曼帝國方面的人聽到了,這是對他們的一種傷害,估計兩國的邦交就會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