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57章與眾不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之偉大舵手

  莫臥兒王朝在在西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茣過于薩非王朝,又稱薩法維帝國,是由波斯人從1501年建立的王朝。

  王朝強盛時,疆域東起呼羅珊,西至幼發拉底河,北抵卡拉庫姆沙漠與咸海,南達波斯灣與阿拉伯海,囊括伊朗全境,伊拉克大部,高加索部分地區,土庫曼斯坦,阿富汗西部,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在阿巴斯一世時期,版圖甚至遠達庫爾德斯坦與土耳其東部的迪亞巴克爾。

  這個薩非王朝將回教什葉派正式定為波斯國教,自薩珊王朝之后首次完全統一了伊朗的東部與西部各個省份,由此重振了波斯人雄風。

  當今皇帝阿拔斯在幸存了宮廷陰謀了暗殺后于1587年登基。他認識到他的軍隊的無能,這是奧斯曼帝國多次擊敗伊朗軍隊,占領了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而烏茲別克人則占領了東部的馬什哈德和錫斯坦的原因。

  首先他于1590年與奧斯曼帝國達成和平協議,將西北地區讓給奧斯曼帝國。然后他雇傭了一位英國將軍來重組他的軍隊,使它變為一支受薪的、訓練良好的、類似于歐洲正規軍的軍隊,在他的主導下全面引入火器,成為知名的火藥帝國之一。

  阿拔斯首先向烏茲別克開戰,于1598年重占希拉特和馬什哈德。然后他開始對奧斯曼回擊,到兩年前他得以重占巴格達、伊拉克東部和高加索省份。

  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將葡萄牙逐出巴林,在英國海軍的幫助下于前年重占波斯灣中的霍爾木茲。他擴大了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的貿易關系。這樣一來阿拔斯對內也得以擺脫了對紅頭的依賴,加強了中央政府。

  奧斯曼帝國與薩非王朝之間對伊拉克富饒的平原的爭奪戰持續了150年。自薩非伊斯邁爾一世于1509年占領巴格達,但是奧斯曼蘇萊曼一世在1534年就奪回了巴格達,去年秋天阿拔斯大軍再次攻占巴格達,兵鋒之盛,一時無兩。

  當年波斯帝國滅亡后,即后波斯時代,波斯帝國分裂成數個國家,北印度地區(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被薩珊王朝控制,一小部分由貴霜王朝控制,這對于一直致力于恢復波斯帝國榮光的阿拔斯大帝而言,北印度乃是他必取之地。

  莫臥兒帝國大亂,他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他命令部隊渡河,攻占了卡拉奇,然后揮軍北上,圍攻堡,并成功的攻占了該城,差不多把旁遮普之地占領了(臥兒王朝皇帝巴布爾,分旁遮普為三省,即拉合爾,木爾坦和德里),除了德里省之外,盡納入了北印度之地,差不多將千年前的波斯帝國舊地恢復了。

  莫臥兒帝國大皇子沙賈汗統領大軍駐扎在德里邊界,與薩非大軍對峙。

  薩非大軍,攻占了最富裕的旁遮普地區,風光之極,不可一世,在過去的上千年歷史之中,攻占這一地區,意味著獲得北印度霸權,可以在次大陸有一番作為。

  古旁遮普人都居住在現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的旁遮普平原,在古代語中旁遮普的意思是五河之地,由印度河五條支流杰赫勒姆河、杰納布河、比亞斯河、拉維河和薩特萊杰河沖積形成,由于土地肥沃溫度適宜,包括古旁遮普人和古北印度人都聚集在印度河流域。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正因為這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才招來了眾多的侵略者占領。包括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塞種人、貴霜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該地區。

  贏得旁遮普,就等于贏得巴基斯坦,等于獲得了北印度,兵鋒直指德里。

  但是薩非帝國大軍是不免得意忘形了,他們是占領了拉合爾和木爾坦,當地的莫臥兒王朝大軍被擊潰,他們全面敗逃,薩非大軍乘勢追擊,大殺四方。

  但是從德里軍隊里爆發的大瘟疫也傳了過來,并在他們接觸最多的軍隊之中首先爆發。

  薩非帝國大軍是能征善戰,大殺四方,但是他們的軍隊在應對這種不知來自何方的病毒之時,他們也是十分的狼狽和手足無措,莫臥兒軍隊犯下的錯誤他們一一犯下,對方沒有犯下的,他們也犯下了,軍隊差不多是直接崩潰,直接的完蛋。

  軍隊因為巨大的不可相抗的疫情,失去了士氣,直接崩潰,大量土兵逃回了波斯,才得意洋洋占領北印度的薩非帝國大軍面臨崩潰的局面,擊敗他們的,不是莫臥兒大軍,而是同樣的擊潰莫臥兒人的瘟疫,沙賈汗駐扎在邊境的大軍還沒有出發,薩非帝國大軍就面臨崩潰的局面,他們只能龜縮在有限的幾個大城市,堅守著,以應付莫臥兒帝國大軍可能的反撲。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襲擊了莫臥兒帝國,在加爾各答和恒河之間的地區進行,繼而蔓延向有北方地區各省,偏生好死不死的是薩非帝國認為有機可乘,乘機入侵,瘟疫便順著他們入侵的步伐,流向了該國,進而蔓延,造成了巨大而驚人的破壞。

  一場瘟疫令中亞南亞兩大強國一起崩潰,可見它巨大而驚人的破壞力,原本是質疑米柱過于保守,沒有下令對莫臥兒乘機而入的人,開始向他請罪,這那里是什么乘虛而入,而是拉自己下水,讓自己和莫臥兒人一起遭殃,一起去死了。

  瘟疫橫行,本來就是非人力所能抗衡,死道友莫死貧道這是常態,波斯人不信邪,他們成功的加入了死亡俱樂部,強大的國家機器在瞬間之內被擊潰。

  而南洋軍則通過與莫臥兒人的貿易,獲得了海量巨大的資金,這些巨量的金銀,將國庫堆得滿滿當當,南洋軍在暫停進攻印度的情況下,他們擁有了大量的閑散資源,三十個大型基建項目有了資金,他們原本計劃暫停的開發澳洲的項目也可以進行。

  畢竟在三年不對印度用兵的情況之下,他們擁有大量的兵力和資源,不能讓銀子在倉庫里爛掉,也不能讓士兵在呆著,光領響銀不干活兒呀,所以只好重啟澳洲項目。

  連米柱都覺得這么來回折騰,太折騰人了,但是沒有辦法呀!他們是有自己的戰略計劃,但是在有機會入侵印度時,他們選擇了這一計劃,但是這個經過軍隊和政府一致認可的計劃,又因瘟疫而擱置,有薩非帝國和阿富汗王朝的教訓在,他們三五年內都不敢向印度下手。

  他們在果阿和孟加拉的薩爾格兩大據點,他們是嚴防死守了,但是軍隊中還是有了上百例感染病例,只是他們良好的衛生習慣,果斷有效的隔離措施,讓瘟疫沒有在軍隊之中蔓延,造成可怕的,災難性的后果。

  他們對于秘密渠道進入避難的貴族們也進行了嚴厲的隔離措施,對于那些隔離期間爆發疾病的,一律遣返,沒有什么人情可講,另外他們也本著能治就治的原則進行搶救治療,為了對付瘟疫,南洋軍從各地召集了上百名一流醫生郎中集中在一起研究瘟疫,但是收效甚微。

  在米柱的特批之下,醫生們開始對死者進行了解剖和病理研究,在此之前,對尸體的解剖是極為罪惡的問題,是對死者極大的不敬,是對神靈的褻瀆,任何一個人勾了這勾當,都是處于極刑,為天下所指,除非官府特批驗尸。

  米柱作了特批,這是作為科學研究,事后他們出版了屹今為止最為清晰和準確的解剖圖,廣為印刷,作為各大醫館的鎮店之寶和學習指南。

  并且白宮迅速的出版了防疫指南,介紹了南洋軍在虐疾、鼠疫方面的心得,印成了冊子,廣為發放,特別是優先發放給莫臥兒、薩非等重災區。

  米柱聲稱疾病為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應該動員全世界力量共同對付之,南洋軍會公開其在防治大規模流行性疾病的心得和秘決,在以往,這些東西都是無價之寶,價值無法計之,無論是誰掌握了,都會秘不示人,悶聲大發財,米柱的做法,全拋干貨,在科學界和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在人類醫學史上有極大的乃至里程啤式的意義,史稱維新革命。

  米柱隨后設立米利堅獎,這是他私人和推動的世界性獎項,主旨在給那些在醫學史上有重大貢獻和發現的醫生,不分國籍和種族,只看貢獻和有沒有絕活。

  首個米利堅醫學獎發給了南洋軍傳染病專家吳有性,他潛心鉆研,認真總結,提出了一套新的認識,強調這種病屬溫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濕,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間存在有一種異氣感人而至,與傷寒病絕然不同。不論從病因、病機到診斷、治療均有區別,使其與傷寒病分開另論,形成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貢獻,著有《瘟疫論》,他是南洋軍首席傳染病專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