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一十八章聚三杰談天論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虞奇俠傳

  隨機推薦:

  林多聞聽后,心中雖然不舒服,但覺得魚明說得對,于是詢問魚明,自己看書厭倦,未必是因為有所求吧。

  魚明堅持自己的看法,告訴林多聞,若是林多聞不信,按照自己說的,讀書不求甚解試試,那么林多聞還厭倦讀書的話,那么就是自己看錯了。

  林多聞倒是真的想試試了,不過他也準備等結婚之后再說這件事。

  林多聞也發現了,魚明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就這么待在學校,也是暴殄天物,于是林多聞準備介紹魚明給陳士弘認識。

  林多聞知道,以陳士弘的才學,等迎娶了楚姑娘之后,一定會高升,這魚明在陳士弘手下幫忙,到時候陳士弘舉薦,魚明就可以避開科舉,進入仕途。

  于是林多聞寫了一個帖子,以讓魚明去幫忙送請帖給陳士弘,讓魚明能夠和陳士弘見面。

  魚明自然懂陳士弘的想法,他自己也想要見見陳士弘這個翰林學士到底有什么真的本事。

  魚明到陳士弘知縣衙門的時候,陳士弘正在招待一位好友。

  周水田來到這里,他一次前來,是因為陳父請梁法堯寫信勸陳士弘娶楚姑娘的。

  梁法堯自然不能親自前來,而李昌吉因為要苦讀,爭取早日入仕,于是就只能周水田前來。

  周水田來了之后,也沒有急著說這件事,而是詢問陳士弘離開之后的所見所聞。陳士弘說了一番,特別贊揚了葉時熙和楚繼善,說這兩人乃是天下少有的俊杰。

  不過陳士弘也感嘆,可惜葉時熙出身寒門,最后只能當一個府丞,若是葉時熙出身不錯的話,當上九卿也不是問題。

  周水田說如今這個情況還算不錯了,若是二妃攝政的時候,這葉時熙就連當一個翰林都難,那時候孝懿太后明確說了,要用世家治天下。

  周水田感嘆,這些年來,朝廷也逐漸有了變化,雖然勛貴還是朝廷的重臣,但是不少寒士能夠在朝中當官,也算寒士的幸運了。

  這寒士有了這個機會,那么自然就應該好好珍惜才是,不能白白浪費。所以陳士弘應該和楚姑娘聯姻,有了定國公做后臺,那么陳士弘憑借自己的才學,想要封侯拜相,自然易如反掌。

  陳士弘心中明白周水田是來勸自己的,但是聽到這話,心里也是不舒服。他知道這是實話,但是總感覺他是憑借一個女子才會有一番成就。

  周水田和大大咧咧的李昌吉不同,他察覺到了陳士弘的不快,對著陳士弘行禮說:“陳兄,是小弟失言了。陳兄的才華自然不用多言,楚姑娘不過賢內助而已。昔日玄帝飛升,尚需要神龍為乘。”

  陳士弘自然說無妨,他告訴周水田,自己已經答應了,而且寫了回信,若是周水田晚出發幾天,那也不用來這么一趟了。

  不過這他鄉遇故知,總是一件好事,所以陳士弘希望周水田能夠待在這里,等到自己完婚之后在離開。

  周水田也爽快答應了,他說自己也想要桐山書院上上課,學習院有什么區別。

  陳士弘告訴周水田,自己見過丁玉立幾次,丁玉立這個人比起梁法堯來,還是差了那么一點。不過丁玉立畢竟跟著林泉的時間長一點,學問功底扎實,對于林泉學問雖然沒有發揮,但卻能守正。

  周水田點點頭,準備讓陳士弘幫忙介紹的時候,魚明就到了。

  魚明進來,遞交了請帖,陳士弘收下之后,讓魚明坐下,對著魚明說:“這位就是孔兄弟吧,我曾經聽信武伯說過兄臺你,今日識荊,真乃三生有幸。”

  魚明連說不敢,陳士弘介紹了周水田給魚明認識,魚明心中雖然奇怪周水田的名字,但卻不好明說。

  周水田聽說魚明是書院弟子,于是就向魚明請教,魚明也一一回答起來。

  這一問一答之中,魚明卻暗中冒汗,這周水田學識淵博,自己回答之后,周水田都能補充一些他人的觀點,來替自己補充。

  在這這種,魚明原本的傲氣消失的無影無蹤,他自認為自己受名師教導,又天資聰穎,就算林泉在世,也未必如自己。

  如今這一個不知名的書院弟子,旁征博引,好像天下書籍都讀完了一般,讓魚明感覺了沮喪。

  不過魚明是很會安慰自己的人,他勸說自己,自己終究是東海王,是一位王者,王者重要是知人善任,而不是博古通今。

  想到這里,魚明看著周水田,這周水田如今還是布衣,連一個秀才都不是,自己倒是可以拉攏一番。

  東海國自從魚鼎天被封王之后,三代之中,都是武將多過文臣。雖然武功頂尖的高手一群,但是稍有名氣的文人卻是少的可憐。

  他于是試探詢問周水田,以周水田的學問,別說小小的秀才了,就算進士也不過探囊取物而已,為什么會到現在還是布衣。

  陳士弘替周水田解釋,周水田是陶五柳那般人,喜愛自然,不喜歡名教約束,所以讀書自樂,而不是以功名為目的。

  魚明沒有意外,不過他也不一定要讓周水田在東海國當官,他還有另外打算。

  他詢問周水田,既然不愿立功,那么是否愿意立言呢?當一位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將一身學問,傳授給后人。

  周水田點點頭,說自己的確有這個想法。他沒有明說,自己要繼承神目書院。

  魚明于是對于這點,開始說了起來,他說如今除了林泉這一脈之外,其他書院的學子,都只是為了功名而讀書。這樣的學子,除了利祿之心,沒有半點仁義之心。

  魚明說這治壞就在這個上面,連士子都一心追名逐利,那么其他人自然也有樣學樣了,于是天下人心亂了,謀逆之事,就此起彼伏了。

  魚明認為這要治世的話,就要讓士子知仁義,而不是讓士子知利祿。

  魚明說到這里,故意感嘆,這么多年來,中原各地士子都已經被功名利祿給蒙蔽了,這天下哪里還能有孔孟正統。

  “兩位兄臺,不滿你們,其實我就有一個乘槎于海之心。或許這海外,還有一處讀書人的樂土吧。”

  周水田聽到魚明這話,心中奇怪,這魚明是桐山書院的人,應該不有這個想法才是,莫非是桐山書院已經背離了林泉當年的初衷了。

  魚明見周水田沒有回應,于是就識趣說自己一時失態,有所失言,還請兩人恕罪。

  陳士弘說魚明說的不錯,但是過于偏激,有失中庸之道。這如今雖然有很多貪圖名利之徒,但是多數人還是讀圣賢書,養浩然氣的。

  而且這現在也不是求諸于野的時候,只從林門四學士開始傳授之后,這士林也有了變化,只要書院弟子能夠遵循林泉當初立下的規矩,那么遲早有一天,會移風易俗,讓士林再次回到淳樸上來。

  魚明贊嘆說著是,說希望到時候不只中原,就算四海也要受到這個影響,到時候,就是千古未有的盛世了。

  魚明說到這里,也不好再多繼續討論。這時候換周水田來詢問魚明。魚明回應讓周水田不是很滿意。

  這同門之間,解經雖然有所差異,但是差異不是很大。而魚明所解經,多是引前人所注,而非是林泉新注。

  到了后來,魚明也察覺到了,自己和周水田不對路,于是連忙解釋,自己也是到書院不久,以前也是想要考一個功名出來的。

  周水田這才釋然,心想是這樣的,他也為魚明惋惜,他覺得以魚明的才學,中一個進士不難。只是魚明運氣不好,不被閱卷官喜歡而已。

  魚明是不想談下去了,今天雖然沒有和陳士弘多談,但是也算認識了周水田,他也算不虛此行了。

  魚明離開之后,周水田感嘆,丁玉立若是有魚明的這個弟子,以后桐山書院一定會光大。

  “周兄弟,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如今道南先生有你和李兄弟,日后只怕道南一脈才能將文正公一脈發揚光大。”陳士弘笑著說道。

  周水田沒有回答,只是一笑,對于這件事,他也不好回答什么。周水田也詢問了林多聞的情況,陳士弘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說才是。

  周水田見陳士弘為難的樣子,想起了傳聞,說兩位林伯爺都不肖其父,對于這種事情,他們這些有關系的自然不好說,于是也就不談這個話題。

  周水田詢問陳士弘,關于楚姑娘這個人如何,陳士弘這個回答倒是挺快,他告訴周水田,楚姑娘是一位俠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有古之游俠的風范。

  “實不相瞞,虧我還是一個讀書人,平時養浩然氣,若是以膽氣而論,我還真的不如楚姑娘。”

  聽完之后,周水田有些不明白了,既然這么好的女子,為什么陳士弘最開始會拒絕呢?他想陳士弘也不是在乎對方身份的人,若是真的喜歡,無論貴賤都會答應才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