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二章融資計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傳媒巨艦

  保羅準備拍攝的新一部電影的結構很簡單,主題內容也很簡單,就連名字也只有一個單詞——speed!

  其實也可以換一個叫法,那個名字對保羅來說,更為熟悉一些,那就是生死時速!

  這是好萊塢九十年代最經典的動作片之一,保羅對于這部電影印象極為深刻。

  而在完成了劇本之后,保羅找到了杜奇·查理曼,之前在拍攝決勝二十一點的時候,兩個人的交流,讓保羅知道這位上一世根本沒有聽過名字的導演,對于動作片也很有想法。

  “保羅先生,這部劇本從整體來說,只能夠算是中等偏上的水準,不過其中將危險限定在電梯和大巴這樣的封閉空間,讓生命與時間和速度賽跑有點創意,而且還有一點……”

  看過了劇本之后,杜奇·查理曼沉默了好一會,道:

  “這部電影的投資會超過決勝二十一點許多,按照決勝二十一點的成績,放映周期很可能會達到半年。

  票房分成想要到賬,至少要等到年底,據我說知,你的工作室沒有那么多的資金,難道準備你再次用自己的錢來投資?”

  “預算的確是一個問題。”保羅點了點頭,電影回收資金的時間很長,投資一部電影兩年后盈利最正常不過。

  像決勝二十一點這樣,一年多能夠靠票房就回收成本并且盈利的都屬于非常不錯的項目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能夠最快回收的一筆錢就是等票房達到了三千萬美金,來自凱撒皇宮酒店的120萬美元。

  可這一筆錢,相對于生死時速的制作,仍然是遠遠不足。

  雖然不是七八年后,美元已經快速貶值了許多,但想要完成這樣一部電影,需要的投資依然不少。

  按照保羅的想法,刨去一些沒必要的情節,絕大部分道具去租賃,一些耗資巨大的情節使用縮小比例的模型拍攝,再加上他可以少拍一些鏡頭。

  按照現在好萊塢拍電影的預算,應該能在500萬到600萬美元之間搞定所有的制作。

  “不過這一次我不打算自己投資,而是打算成立一個電影基金,專門為工作室的電影籌集資金,而且是從海外募集資金。”

  保羅說出來了自己的打算。

  好萊塢的電影項目很多資金都是通過融資的方式來解決,一部電影往往還未開拍,海外發行權就能預售出去,得到的資金用以籌備電影。

  通常來講,這種模式需要中大規模的發行公司,或者知名人士參與的電影,最差也要有專業保險公司提供第三方擔保。

  而保羅的工作室只能夠算是默默無聞,盡管之前有一次成功的先例,可好萊塢的內行人,大多不會投資這么一個風險大的項目。

  可現在是八十年代,信息相對閉塞,對于海外一些非電影行業的人,好萊塢還保持著相當的神秘,比如現在富得流油的島國人。

  根據保羅所知,在前年,也就是1984年,迪士尼開始制作真人電影,就曾經通過銀屏基金從島國人那里募集資金。

  上一世的時候,銀屏基金共推出了四期,由銀屏管理公司負責管理營運。小布什在1983至1993年十年間,都曾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會的一員。

  這只基金最初是1982年由紐約電影投資人羅蘭·貝茨為HBO電影項目融資準備的。到1983年開始啟動,首期約為8200萬美元,主要投向電視平臺播映的電影。

  銀屏的第一期就是一個并不美好的開頭,折損了30%。

  在基金的管理計劃中,第一期基金所投資的一批中低成本電影,50%的收入將來自HBO的獨家電視播放版權費,另外40%的回報將由一家英國公司Thorn EMI從海外發行、海外電視及海外家庭影院市場提供。剩下的則來自美國本土家庭影院市場,從收益渠道來看,似乎顯得特別有“保證”。

  但這一期基金的失敗并不是因為回收渠道的關系,而是因為上映所需時間遠遠超出計劃,回報率受到了嚴重影響。

  投資人在1983年付出資金,所涵蓋的影片直至1986年春季才上映完最后一部,需要在1991年才收回全部收益,總共長達八年時間,這使得資金的使用成本遠遠超出了回報。

  即便如此,銀屏還是乘著電影市場當時的大熱,在1985年募集到了更大規模的第二期。

  銀屏基金的投資方之中,有一家島國銀行投資的份額很大,叫做長期信用銀行,他們對好萊塢的電影基金很感興趣。

  在邁克爾·艾斯納的爭取之下,銀屏第二期基金1億9300萬美元全部投向了迪士尼的電影項目中,長期信用銀行為此提供過8200萬美元的投資,是投資的主力之一。

  1987年的第三期投資對象仍然是迪士尼,金額高達3億美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支撐當時迪士尼的電影制作,特別是真人電影的項目投資。

  銀屏的第二期的回報率是13%,是一個比較讓人滿意的數值,第三期的回報率上升到18%,從行業角度來看這已經是一個傲人的成績。

  但是這個收益其實并不是來自最終的利潤分配,而是參考該部電影的全球總利潤率來確定的投資者收益比例。

  可因為在第三期基金時,為了保證投資人的利益,銀屏采取了更加保守的保護措施,領先于制片和發行公司之前進行收益的回收,在制作公司未分賬未收回成本前,按照收益率的比例獲取分成。

  這種方式雖然保護了投資人的利益,但也促使迪士尼和銀屏的合作最終結束,迪士尼轉而從島國去尋找更便宜,要求更少的資金。

  銀屏的第三期基金之后,迪士尼自己開啟了火絨太平洋基金的第一期,共計6億美元的募集工作,這是當時影視行業最大的基金。

  該基金是迪士尼旗下三個公司真人電影的主要資金來源,而且火絨太平洋的錢同樣主要來自島國。

  這只基金其中的1億8000萬美元是島國投資者通過山一證券購買的,另外的4億2000萬美元,則通過由花旗銀行領導的銀行財團以債券形式來實現。這些財團包括島國富士銀行、島國長期信用銀行和漢諾威信托。

  可以說,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好萊塢對島國投資者來說就是一塊完成夢想的寶地,很多資金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像是朝圣一般,希望借助于投資關系來學習好萊塢的市場經驗。

  島國人對于所投資的迪士尼電影,幾乎沒有什么回報的要求,只要允許他們投資即可。

  在火絨太平洋之前,迪士尼還和島國第一大券商野村證券達成協議,后者同意在四年內提供最多2億美元給迪士尼的內容供應商Interscope唱片公司,用于音樂方面的投資制作。

  而保羅現在,恰好還有一個島國方面的關系,宇田集團,保羅打算從他們那里騙、嗯,是募集到生死時速的資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