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一十章 無事清閑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幻游

  方靜送完黃梅花娘倆回來后,基本又回到原來的事情當中去了,家里再次安靜了下來,有了王繼之在的這些天里,吵吵鬧鬧的,倒也不失一種樂趣,現在突然稍微安靜下來了,方靜倒有些不習慣了。

  “哥哥,熊二這段時間為什么老要跑出去啊?拉都拉不住了。”方園她們從竹林里回來后,指著熊二向方靜述說著。

  “估計你們前些天帶著他去吃蜂蜜,現在更是想吃了,誰叫你們讓它知道蜂蜜的?”方靜哪里會知道熊二干嘛了,找個借口想打發走這小丫頭。

  “哼。”方園不高興,皺著鼻子不理方靜,拉著熊二離開。

  時間一天天的開始變冷,從秋爽的季節,再到現在寒冷時節,家中的活計已經基本弄完了,連牲畜的屋子都建好了,唯獨需要的就是拆除老灶房和老棚子了,方靜這些天又開始懶了起來,時不時的,煮壺茶坐在橙樹下面發起呆來。

  方靜也會偶爾會拿根竹子敲下棵橙子下來吃,味道嘛,就不用想有多好了,野橙樹并沒有經過培育馴化,自然也不會有多少的甜度,其中還有些酸澀的味道,雖然也能解解讒,但對于方靜而言,最多也只是偶爾吃一點點,解解嘴而已。

  方靜其實也是個嘴讒的吃貨,什么東西只要看到了,必然會想辦法弄回來的,哪怕到哪個城市,方靜只要瞧見沒有的,或者好吃的,都會買上一些托寄回來,這也就是顯示著吃貨的本性。

  “先生,我回來了。”錢侍從村子里到來方靜家空地前,向著方靜行了個禮說道。

  “錢侍啊,怎么去這么久啊?”方靜向著錢侍問道。

  錢侍至從拿到方靜給他的名冊后,也沒有急著去長安,過了半個多月才去的長安,當時方靜還奇怪,為何名冊交給錢侍后,錢侍為什么又不急著遞交上去?難道里面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嗎?

  “先生,我在家中休息了些時日,所以這才回來的晚些。”錢侍回應著方靜的問話。

  “你先坐下說話吧,老這么站著,你不累,我看著都累了。”方靜喊著錢侍坐下,給錢侍倒了杯茶。

  “怎么樣,名冊交給圣上了?圣上有什么說法?”方靜盯著錢侍問道。

  “回先生,名冊我直接交由圣上了,圣上當時也沒說什么,我也沒問,想來圣上自會有決斷的。”錢侍老實的向著方靜回應道。

  “嗯,想來圣上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這事讓他自己做主吧,是殺是留,都由著他去了,我們也管不著了,名冊都交上去了,咱們也不用去想些什么,不過那幾個隱門宗派的首領,我倒是想知道在哪,上次沒見著,只遇到了一個,要不然這名冊可不好弄來,下次見著了,必然要問一問,他們這些人到底是要干嘛?好好的家不待,地不種,非得要稿事情嗎?”

  方靜不反對你建個什么隱門宗派的,只要不帶有欺騙性,方靜不會去過問,更不會去管,每個人的想法各有不同,理念不同,所以方靜對于佛道儒三家來說,看著就行,你們要如何,與我也無關,天下之事,自然由著朝堂的文臣武將去想辦法,自己也只是方家村的一個普通農家人。

  “先生,不過我倒是聽說了一件事,我到長安后,聽到個消息,說在長安,江南,洛陽等地,都有不少的這種人聚集,具體要干什么,我卻是不知道的,不過想來必然是要發生什么大事了。”錢侍把在長安聽到的消息告知方靜。

  “各地聚集?他們這是要準備拉壯丁搞事情嗎?圣上沒想法?還是圣上在養豬?等養大了再殺之?”方靜不懂,嘴中念叨著,聽在錢侍耳中卻是有些怪怪的,話雖是這么說的,但養豬這詞好像真的很怪。

  “先生,或許他們在搞什么集會也說不定,每年的一些寺廟就會搞法會的。”錢侍到沒覺得這些人敢搞事情,最多也就是集會,或者聚在一起商議什么事情。

  “難說,這些人,飄來忽去的,特別是他們的這些首領,像條泥鰍一樣,滑得很,上次我也是有幸碰到一位,一個宗派的首領,住的地方就是一戶農家小院,當時要不是我殺了幾人,還真查不到什么消息,名冊就更不用去想了。”方靜當然知道這些有太滑了,想抓住這些頭領,估計很難。

  “先生,這些人確實難抓,不過想來圣上會有自己的辦法,定然能除去的,我們也就無須擔心什么,再者大榕樹那里的營地中,可是有幾百位勇士,就算他們要來方家村,那也是有來無回。”錢侍倒是不擔心什么,從長安來的這么多的將士,難道還對付不了這些隱門宗派的人嗎?

  “嗯,隨便他們,要來,就留下,要不來,圣上也會除去的,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方靜也贊同這個說法,來了,那就全殺了,說不定還能抓到后面的首領。

  “對了,錢侍,上次跟你說把家安在方家村,你怎么想的?”方靜倒是問起錢侍安家一事。

  “謝先生抬舉,我回家與家中人商量了一下,他們有些不愿意搬過來,所以,有違先生好意了。”錢侍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其實錢侍自己心里非常喜歡待在方家村,簡單,快樂,還沒有多少事情。

  “無事,在長安也好,至少做什么都方便,倒是苦了你,離家遠,還不能在長輩面前盡孝,娘子也見不著,孩子也見不著的,是我們方家村有些對不住你啊,以后,你要是沒什么事,可以回家去看看,或者接家人過來住些時間,反正我呢,也少有時間出去了,從明年初,學堂開課了之后,我基本都要給小娃們教授知識了。”

  方靜想來近幾年內,估計自己是不太可能長時間出去晃了,真要出去晃,也只能是寒暑假了。

  “先生,可否求您個事,我想把我家二郎送來方家學堂進學讀書,不知道先生可愿意收下?”錢侍聽方靜說要授課,那還得了,最好馬上把自家兒子送到方家村來才好,要不然以后可就沒機會了。

  “行,給你兩個名額,一男一女,明年初春后開課,具體時間還未定下來。”方靜看著錢侍的眼神,點頭同意道。

  “謝謝先生,謝謝先生,我這就回去寫信,告辭。”錢侍起身向著方靜行了個大禮后,轉身離去。

  方靜倒是沒所謂,兩個名額,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本來方家學堂就小,以后學堂的小娃多了,能管教得起來的自然也就多了,再者這先生之事,李世民到現在還沒有給他派駐過來,方靜也只能等到年后初春看看,要是不來,只得由村正暫代了。

  方靜一直沒有時間編寫教材,所以想著這些時間有空了,也可以每天慢慢編寫著教材,數學,自然(包括物理,地理,農學,化學等學科),就這兩門課程,想來也慢不到哪里去,真要編起來顯麻煩的話,那只能等著方靜一邊教課,一邊再編著了。

  方靜也只會教數學或自然的一些課了,儒學,方靜不是很懂,與這大唐時代的讀書人一比,那就是個文盲,方靜當然希望自己能懂些儒學,可自己真的不懂,哪怕幾句文言文,方靜都要想半天,才能知道其大概意思,想讓方靜寫出來,那還不如殺了他才好。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天空飄起了雪花,各家各戶又開啟了殺年豬的準備,雖然今年沒有種植大棚,但卻不會影響大家的心情,只要一到殺年豬時,各家基本都會想著法子,請些親戚過來樂呵樂呵,也順帶著送些肉給自家的親戚。

  方靜家也一樣如此,張小霞娘家也來人了,幫著殺豬,方靜家養了四頭肥豬,從年頭養到年尾,兩百多斤重,說肥也只是在大唐年代的肥法,真要到了方靜前世來說,也只是三四個月的重量而已。

  “小舅舅母,您們多備些肉,明日早些時間走,要不然這天越來越冷,可會把人給凍壞的。”方靜在回到屋中準備睡覺前,向著陳二林夫婦說道,張家人來方家村一躺不容易,還挑著不少的藕,蓮子和其他的東西,走這么遠的路,可是不容易的。

  “行,靜娃子,你早些睡吧,我們會準備好的。”張小霞知道方靜心好,順帶著也給自己娘家帶來了些實惠。

  雖然方靜家的幾頭豬,方靜從未喂過一口吃食,全是張小霞和大英,以及幾個小娃們一直在操持著,可以說沒有大英他們幾小娃,家里的這幾頭豬,根本就養不起來。

  方靜有時候也挺臉紅的,比起干活來,自己卻是家中最懶的那個了,反而家里的小娃們都比自己能干,就連方園都每天都會跟著去打些豬草,哪怕撿些柴火都比方靜這個懶人要好多了。

  躺在床上的方靜,一直在想著一些問題,如果真要到了大初,大頭他們兩個成家了,這是分家呢,還是不分的好。

  大初要是成親了,那陳二林夫婦他們自然也就要分開了,而大頭要是成家了,自然也要帶著小樹小草兩個小娃一起過去過日子了,以后這個家里,也就變得冷清了起來,分灶做飯,這本來到也沒什么,但這幾年,甚至往后幾年,倒是還在一塊生活,可真要到那個時候,只留著方靜兄妹倆守著這一棟房屋過日子了。

  真要到了那時,分了家,就連地也分了,各過各家的日子,方靜想著想著,就開始頭大了起來,家中有長輩操持著,能省了自己好多的心思,可真要分了之后,地要自己種,牲畜估計倒是不用自己喂,可其他的雜事呢?然道一天天的在家打掃衛生,下田干活,然后回家做飯吃飯。

  這種日子雖說是稀松平常之極,可對于方靜這個懶人來說,那可就痛苦的要命了,方靜也想著是不是可以請兩個人來,要不然真就得自己去下田干活了,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的。

  除非,娶個婆娘,要不然,就只能如此下去了,可方靜對于娶婆這事吧,也頭大,一個現代人與一古代人結合,這完全匹配不了吧,就算是匹配在一塊生活了,可這沒有感情,沒有相互交流的語言,如何生活下去,這才使得方靜一直在逃僻這個問題,只希望方園嫁人之后再說了,反正還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呢,時間還早得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