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輿論,又發酵了一天一夜。
  付函的手機都快被打爆了,都是各種圈內好友、娛樂記者甚至熟人朋友打來的。
  讓付函真正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做人紅是非多。
  這種深陷漩渦的感覺,真是可怕。
  頂級的流量,真不是普通人能當的。
  付函沒有出面回應任何事,讓那些蹭熱度的人有點不太開心。
  畢竟,熱度這種事,就像是打拳擊,要有來有回,你來我往,才能打得精彩,玩的激烈。
  只有一方按著另外一方打,另外一方不掙扎一下的話,熱度和話題,馬上就沒了。
  利益方、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希望付函出來掙扎一下,不要輸的那么無趣。
  畢竟不論是反轉還是熱炒,只要有熱度,他們就可以一直蹭。
  投資圈里有一句話:“在風口上,就連豬都能飛起來。”
  在娛樂圈里,這句話可以改成:“有流量,連石頭都能漂起來!”
  谷小白的粉絲、付函的粉絲,都希望他能出來澄清一下,或者道歉一下,讓這種風波,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這段時間,谷小白的粉絲們,日子過的真的很不好,很揪心。
  破事兒太多了。
  揪心啊!
  終于,在千呼萬喚之中,付函終于出來了。
  他的微博上更新了一段視頻。
  “《著》代MV。”
  代MV?
  還有這個說法?
  也就是說,這段視頻,是代替的《著》的MV嗎?
  這個時候,你放出來這么一段視頻,是干什么?
  這不是正確的認錯態度!
  還沒看,就有人已經不爽地開噴了。
  但是更多的人,是好奇地點開了視頻。
  畫面一開始是黑色的,然后慢慢亮了起來。
  鏡頭是固定的,從側面拍攝。
  這是一個錄音棚,有幾個人正跪在地上,拆卸、整理著一個架子鼓。
  將幾個形制特殊的鼓,替換掉了架子鼓原來的鼓。
  然后鏡頭開始加快,畫面上的人快速替換了大部分鼓,然后其中一個人,坐在了鼓前面。
  大家這才看出來,這個人,竟然是谷小白!
  “咦……等等……”
  難道這鼓,是谷小白打的?
  這就是所謂的合作?
  不對啊……小白會打鼓嗎?好吧,小白會打鼓……不過那不是打的鼉鼓嗎?
  像是非洲手鼓似的,用不是嗎?
  打手鼓和架子鼓,難度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好嘛?!
  畫面又是一陣快進,然后就看到付函拎著一把吉他,坐在了谷小白的旁邊。
  這個時候,畫面分成了兩半,分別拍攝谷小白和付函。
  這種拍攝方式,其實挺low的,像極了十多年前流行的,那種在錄音棚里兩只手捂著大耳機唱歌的MV。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這么簡陋的方式做MV了,畢竟現在視頻的時代,MV某種程度上來說,比音樂本身還重要。
  不過,很多錄音棚都會在錄音室里放上攝像機,為客人剪輯出來一段簡單的MV,作為附加服務。
  付函的錄音棚里,也有類似的設施,其實主要是為了記錄自己的錄制過程。
  看著畫面上一分兩半的付函和谷小白,大家下意識地屏息靜氣,靜靜等待著。
  突然,畫面上,谷小白的雙手一動。
  “噠噠噠噠……”的滾奏聲響起,快如疾風驟雨。
  “我去!”看到那宛若幻影一般的鼓棒起落,網友們差點爆了粗口。
  真的是谷小白打鼓!
  當然,還有人很納悶:“這是配的音吧……你看鼓棒的起落,和鼓點完全對不上啊。”
  “對啊,這是后期演的吧。”
  “造假!肯定是造假!”
  但是這種聲音,立刻就被噴了回去。
  “愚蠢也要有個限度!”
  “這是滾奏,是一種基本的技法!”
  “各種鼓都有這種演奏方式,我不信你小時候沒聽過結婚唱戲的敲大鼓!你要不要問問人家怎么能敲那么快的!”
  “業余鼓手已跪。”
  “專業鼓手也想要跪,這基本功,太扎實了,我想知道小白是從娘胎里就打鼓嗎?他是不是抓著兩根鼓棒出生的?”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討論的人很快就分了層。
  然后,外行們就閉嘴了,靜靜看著高手們的解釋。
  谷小白的兩小節滾奏之后,付函對谷小白微微一笑。
  然后,他的手指撥動,“錚錚”的聲音起。
  “臥槽!”
  “竟然是吉他!不是琵琶!”
  “我說怎么感覺哪里不對!”
  “不可能!這一定是配音!這個你們不要和我爭,肯定是配音!”
  “這個我真的不敢相信!”
  剛才出來的鼓手們,已經退卻了,這個也超出了他們的專業認識了。
  吉他愛好者們登場解釋:“這個還是有可能的,只要把弦調緊,然后配合左手控制音色,不過媽蛋這個太難了,我只是聽我老師說過……臥槽!”
  解釋著就突然解釋不通了。
  他們眼睜睜看著付函,一把吉他不但模擬出了琵琶的音色,還干了好幾把琵琶的活兒。
  直到付函彈完前奏,然后興之所至,“滋兒”一聲,還來了個電吉他音色,大家都拼命叫了起來:“配音!肯定是配音!”
  他們當然知道,這不可能是配音,畢竟指法全能對上。
  可這也太玄幻了吧!
  這世界上,真的有人能把技藝,玩到像是假的一樣帥氣。
  前奏彈完,付函頓了一頓,然后承包了吉他、貝斯、鼓點的吉他聲起時,大家都覺得這不可能了。
  “沒換樂器!”
  “原來還是那把吉他!”
  “我去,原來只有一把吉他!”
  “原來吉他真的是打擊樂器!”
  “我還以為至少半個樂隊,沒想到吉他聲竟然都是函哥自己彈出來的!怎么也得一把旋律一把節奏啊!”
  “這可能嗎?求大手解釋!”
  “什么叫可能嗎?不是已經看到了嗎?這個叫指彈。”
  “這是我見過的技術最牛的指彈!絕對的指彈大神!”
  “練了十年吉他的人已經跪了,人比人的差距,真的是比人和狗還大!”
  “函哥把鼓手的活兒都搶了吧這是。那小白怎么辦?等等,難道……”
  當谷小白那簡直作弊開掛,格外玄幻的“用鼓唱歌”出現時,看視頻的一群人全傻了。
  “什么?這個鼓聲是敲出來的?”
  “不是合成器合成的嗎?”
  “這肯定是合成器合成的鼓聲音色吧,不然怎么可能還有語調?”
  “這是人嗎?”
  懂行的人已經瘋了。
  不懂行看熱鬧的人。
  特別是那些付函和谷小白的粉絲們,現在只剩下了兩手捧心,兩眼發光。
  炫技的男人,真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