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壽民把自己打聽來的消息一一道來,讓王崇也不由得大吃一驚,心頭震撼。
楊家家大業大,正房的一支,就住在揚州外的一處莊園里。
就是楊家正房這一支,一夕之間,滿門死絕,據說死狀都慘不忍睹。
喬壽民得了消息,就趕緊來跟王崇說知。
喬壽民倒也不是覺得,這位陽縣的少年郎有什么手段,可以破了這個案子。只是整日價相處,王崇身上那股淡然恒定的氣質,讓他覺得心安,愿意跟他說些閑話罷了。
王崇聽得事情的始末,也不由得微微震驚,心頭暗忖道:“這可不是魔門手段,這怕是……被魔頭奪魄了罷!”
魔門和道門正宗最大的區別,就是修行的道路不同!
道門雖然道法千萬,但歸根究底,不脫煉氣的路數。
魔門秘法千變萬化,但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天魔奪道!
據說,域外虛空,有無數魔頭,無形無質,來去無蹤,只要勾留生靈的一點念頭,就能翩然下界,以無窮手段蠱惑人心,待得生靈入甕,就一點點蠶食生靈之靈性,最后取而代之。
故而道門最重降魔的手段,免得被天魔所趁,壞了道行。
魔門的根本心法,卻是幻變心靈,勾引天魔下界,再以無上秘法斬殺魔頭,奪了魔頭的法力神通,此為——天魔奪道!
魔頭的法力神通,哪里是容易奪取?
古往今來,魔門弟子,不知有多少是死在天魔奪道這一關,不能斬殺魔頭,反而被魔頭誘惑,一身功力,喪盡流水,身死道消,魂魄散滅。
天魔奪道危機無窮,好處亦是無窮。
只要斬殺一頭域外魔頭,法力道行就能飛躍一個大層次,就如道門“無上靈丹吞入腹,從此駕風上九宸”,乃是莫大的機緣。
天魔奪道雖然是極厲害的手段,能夠增長修為,習獲神通,但魔門正宗如道門一般,也講究循序漸進,徐徐圖之。
各大魔門的弟子,要先修成五陰魔,六欲魔,渡過長生劫,煉就克制魔頭的神通法力,又有師長護持,才會進行天魔奪道。
旁門外道,就一言難盡,貪圖天魔奪道的種種好處,急功近利者比比皆是,修為不足,也要強行天魔奪道之輩,簡直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就算的魔門六大正宗,十個弟子里有一個能天魔奪道,已經算是僥天之幸。
更次一籌的別傳,旁門,外道,死在天魔奪道這一關口的不知凡幾,只有千百分之一能夠僥幸,剩下的幾乎都是被魔頭奪了魄,倒行逆施,乃至化為魔物。
王崇所慮的并非無的放矢。
不拘魔門道家,終究都是修行中人,畢生苦苦追求的,不外是修成上乘法術,乃至破空飛升,逍遙天外。
就算魔門也甚少有無緣無故殘傷生靈的舉動。
燕北人跟王崇提起,鴉道人門下胡九歸和種崖,傷害許多人的性命練九鴉魘神術。
王崇也沒太多在意,此乃魔門弟子日常行徑,他也沒有路見不平,斬邪除惡的念頭。
此時思來,王崇卻有些意動。
若是胡九歸和種崖真的被魔頭奪了心靈,他還真要出手。
魔頭一旦降臨人世間,就會不斷吞噬生靈,壯大自身,對魔頭來說,最好的資糧,就是修道之人,尤其是修魔道之輩。
王崇修為淺薄,正是魔頭的最好糧食,就算他不出手,魔頭也會來尋他。
反過來,魔頭也是魔門修士最為渴盼,助長功力的外物。
修道之路,披荊斬棘,萬事都要一身承擔,魔門修士更講究,與——天魔爭鋒!
至于去尋人求助,王崇根本想都沒想過。
去尋人相助,還不如直接跑路,豈不是更安全?
喬壽民說的口干舌燥,卻見王崇有些神思不屬,一口飲盡了胡蘇兒奉上的香茶,頗有些憂心忡忡的問道:“也不知道官府那群廢物,能否破了這個案子。”
王崇喝了一聲道:“胡蘇兒!去把燕先生叫來,再準備幾樣禮品,我要去楊家吊唁!”
喬壽民略略猶豫,說道:“為兄跟楊家卻沒什么交情,你幫我準備一份禮品,我就不去了。”
王崇知道喬壽民不大瞧得起這些武林世家,也不勸說,只是道:“喬兄就在此處稍歇,我還要去尋司徒兄,好結伴同去。”
這邊話音還未落,就有下人來稟報,司徒有道過府來訪。
王崇知道必然是楊家的事兒,驚動了司徒有道,就同了喬壽民一起出去迎接。
司徒有道臉色也頗惶然,見了兩人,也不寒暄,說道:“我是來請驚羽小弟跟我一起去楊家吊唁,喬兄可去否?”
喬壽民嘆息一聲,說道:“我還是不去了,你們兩個去盡一份心吧。”
司徒有道也不跟喬壽民客套,扯了王崇就要走。
王崇也只能讓燕北人和胡蘇兒趕緊準備車馬。此番是去吊唁,須得帶些人手,不然難道空手去,那些禮物總要人搬抬。
司徒有道來的匆忙,也沒來得及準備拜祭的東西。
王崇叫了七八個下人,一并去揚州府最大的喪葬店鋪,購買了拜祭的事物,這才備了馬車,叫了司徒有道一起同行。
去楊家吊唁,諸般事情雜亂,王崇卻處理的井井有條,司徒有道也不由得暗暗稱贊,兩人在馬車里,這才有暇交談。
司徒有道語氣低沉,說道:“楊家死了近三百余口,還剩下的族人大怒,邀請了近百位江湖人,要搜尋兇手。為兄惦念楊家的人死的太慘,這個兇手肆無忌憚,怕還會胡亂殺人,也奉了約請……”
王崇微微驚訝,但也知道,此乃應有之意。
曹楊兩家是武林世家,遭遇如此大難,必然不會全指望官府查案,自行組織人手報仇,也是江湖的慣常規矩。
只是他想不明白,司徒有道為何也摻和其中。
司徒有道雖然文武雙全,但他乃是正經出身的士子,并非江湖豪俠,這種動輒殺人的江湖尋仇,對一個讀書人來說,乃是對前途大有干系的事兒。
喬壽民就是知道此節,所以才不來吊唁。
當然,他跟楊家并無交情,才是更主要的原因,也沒見誰家死了人,路人都一窩蜂去吊唁,那是吃絕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