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信手拈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清巨鱷

  西北,鞏寧,布政使司衙署。≦看最新≧≦章節≧≦百度≧≦搜索≧≦品≧≦書≧≦網≧

  面對桌一疊散亂的電報,朱山海心里卻生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這些電報大多是他安插在內地各省的耳目發來的,全部內容大同小異都指向一點,元和朝廷已然反目,國內局勢惡化。

  元新軍空前重視情報收集刺探工作,西北軍也深受這一優良傳統影響,早在大清推行憲政也是他策劃西北自立之時,他開始有計劃的向國內各省安插耳目,這些情報的來源和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最初的興奮和欣喜之后,他偏偏生出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當初電告西方宣布西北自立之時,他矯詔承認西北兩省獨立并冊封浩罕王,主要目的有二,其一個是挑撥元與朝廷的關系,挑起大清內亂,以獲得更充裕的準備時間。

  如今國內的局勢可以說是完全按照他的意愿發展的,超乎他想象的順利,順利的讓他生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他隱隱有些懷疑,這會不會是一個騙局?

  思忖了一陣,他又將肅親王隆勤的來電翻了出來,細細看了一遍,電很簡潔,大意是朝廷與元關系已全面惡化,有爆發內戰的可能,希望能與西北攜手共同抗衡元。并希望他們能夠盡快禮送皇太后皇返回京師以主持大局。

  默然良久,他轉頭看了一眼正在沙盤邊推演的劉長興,緩聲道:“對于國內的局勢,有沒有覺的怪?”

  國內的局勢,怪?劉長興隨即反應過來他指的什么,略微沉吟,他才緩步踱過來,道:“從收集的情報來看,元有此反應并不怪,在這之前,元和朝廷為了一統兵權在籌劃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元借此機會進行攻訐,以圖大幅裁撤甚至是完全裁撤八旗新軍,也是情理事,并不足以為。”

  朱山海接著道:“朝廷的反應呢?”

  劉長興笑了笑,道:“如果沒有這場變故的話,再有幾個月,恭王會從內閣總理大臣的位置退下來養老,對于恭王來說,這何嘗不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這一點,朱山海之前還真沒想到,恭王尚且不到五十,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自咸豐晚期一直處于權力樞,立憲之后又一直執政,豈會此甘心退居養老?

  況且恭王本身也是一個敢于冒險的主,沒有機會也罷了,一旦有機會,豈有不善加把握之理?

  稍稍沉吟,他才道:“即便是恭王有心,也不至于反應如此激烈罷?”

  “這倒是符合恭王的行事風格。”劉長興緩聲道:“打著維護穩定金融秩序的幌子查封元銀行在北方各省的分行,并著大清銀行全面接管。這不是激進,也不是冒險,而是蓄意挑釁元,刻意激怒元。勒令西北八旗新軍回防也是出于這個目的。”

  頓了頓,他接著道:“其實算恭王沒這個心思,朝廷也不可能同意裁撤八旗新軍,一旦沒有軍事力量作為保障,大清存亡也在元一念之間。

  以微臣之淺見,兵權不能一統一直是大清的一大隱患,作為強勢一方的元不可能長期容忍兵權兩分,本勢弱的朝廷則是不敢放棄掌控的兵權,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兩方為兵權反目乃是遲早之事,陛下稱王自立,不過是促使他們反目的一個導火索罷了。”

  這一番話令的朱山海疑心盡去,“如此說來,我國應該盡快禮送慈安娘倆回京?”

  盡管劉長興對于自己的分析判斷十分自信,但面對這個問題卻也不敢不謹慎,略微沉吟,他才斟酌著開口道:“元勢大,若是清廷與元開戰,我國與清廷聯手抗擊元乃是勢在必行,不過以微臣愚見,慈安皇太后和光緒皇帝返回京師對于恭王而言恐有掣肘之嫌。另則,目前大清局勢尚且不算明朗,先做觀望應該更為妥當。”

  小心駛的萬年船,謹慎些總是沒錯的,朱山海點了點頭,“那暫且觀望......。”

  話未說完,一個參謀在門口朗聲稟報道:“報告,海來電。”

  劉長興接過電報快速掃了幾眼,一臉欣喜的道:“易知足在《滬報》發表章《攘外必先安內》......。”說著,他快步前呈電報。

  易知足在《攘外必先安內》一明確指出,西北兩省地處歐亞陸橋,具有極其重要顯著的戰略地理地位,是大清最為重要的陸疆屏藩,是大清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西北兩省叛亂是國外勢力長期滲透的結果,是國內外勢力相互勾結陰謀分裂大清的結果。

  平定西北之亂必須做好外國勢力武裝干涉的準備,必須做好長期作戰,打大仗,打苦仗的準備。

  并且指出,進入熱兵器時代的大規模戰爭,戰爭打的不僅是錢糧,需要以完善的金融體系,雄厚的金融實力為后盾,更需要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做支撐,完善的交通體系和發達的通訊也不可或缺。

  為此,在平定西北之前,必須先鞏固穩定國內政局,確保國內金融秩序,確保工業和經濟的正常發展,必須統一思想,統一兵權,必須肅清國內一小撮罔顧國家民族大義,唯以一己私利或是本族利益至的利己主義者。

  細細看完電報,朱山海笑道:“好一個攘外必先安內!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京師,首相府。

  放下電話記錄,奕一臉苦澀的道:“端的是好手段,一篇章能令主客易位,輕松攫取了話語權和制高點。”頓了頓,他接著問道:“這攘外必先安內,出自何處?”

  在看到這篇章之后,肅順讓人查閱過,當下便道:“北宋宰相趙普奏折有‘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之語。”

  “信手拈來,卻再是貼切不過。”奕感慨了一句才道:“明日公開發布戰爭動員令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