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三章 茶葉崩盤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清巨鱷

  蘇夢蝶本就生的嫵媚,男裝打扮不僅俊俏,還頗有幾分英氣,易知足是頭一次見她男裝,忍不住多打量了幾眼,見她言行舉止間甚是自然,想來應該沒少著男裝出行。

  孔建安沒敢多看,連忙拱手回禮,道:“蘇東主前來,怎的事前也不著人通報一聲。”

  蘇夢蝶瞥了一眼易知足,笑道:“今時不比往日,怕不受歡迎。”

  聽的這話,易知足拱了拱手,含笑道:“元奇東家甚多,事務又雜,不是不歡迎,而是怕怠慢了東家。”說著他側身禮讓道:“蘇東家請。”

  什么怕怠慢,純粹就是不歡迎!孔建安心里暗暗吃驚,大掌柜這是不待見蘇夢蝶,還是不歡迎東家前來元奇打攪?

  蘇夢蝶卻似乎根本就沒聽出這話里的意思,挺胸邁步徑直進了房間,寒暄落座之后,易知足便含笑道:“蘇東家前來總號,不知有何要事?”

  蘇夢蝶搖著折扇,不緊不慢的道:“這幾日市面上白銀短缺,米價鹽價皆在上漲,但茶價卻不漲反跌,我擔憂茶鋪生意,前來查看,順道來這里坐坐。”

  茶價下跌,始作俑者就是易知足,一聽這話,他就明白蘇夢蝶前來是什么意思,不消說,蘇家的茶鋪還有不少存貨,他心里不由的有些惱怒,早在十余日前,他就提醒她不要沾茶葉,居然沒聽進去?

  心里不舒服,他也懶的接話,取過桌子上的雪茄,緩緩的抽了一口,見這情形,孔建安有些不自在,連忙對外吩咐道:“沖壺好茶,送些精致的點心來。”

  見易知足不接話,蘇夢蝶莞兒一笑,道:“元奇發行銀票,身為東家,自當略盡綿薄之力,我已將家中存銀和茶鋪、絲鋪的周轉銀著宋掌柜帶來兌換銀票,只是大堂人多,柜上繁忙……。”

  聽的這話,孔建安連忙起身道:“蘇東主稍坐片刻,在下去柜上招呼一聲。”

  蘇夢蝶拱手笑道:“那就有勞孔掌柜了。”待的孔建安一離開,她便嬌笑道:“三郎別生氣,奴家知錯了,回頭就叫人拋出所有庫存的茶葉。”

  易知足點了點頭,伸出兩根手指,道:“兩天,你只有兩天時間。”

  “今天算不?”

  “算。”

  蘇夢蝶臉色登時有些蒼白,沉聲道:“會大跌?”

  “慘不忍睹。”

  “是十三行打壓?”

  稍稍沉吟,易知足才道:“十三行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倫敦茶市崩盤了?”蘇夢蝶有些驚愕的道:“如今已是六月,為何沒聽聞一點消息?”

  易知足自然不會告訴她十三行封鎖了消息,微微一笑,他才道:“還沒崩盤,不過快了。”

  聽的這話,蘇夢蝶哪里還坐的住,連忙起身道:“我的趕緊回去。”

  易知足也不留她,起身道:“叫你茶鋪掌柜留意茶商公會的動靜。”

  沒等到兩天,第二天上午,一條消息就傳遍了西關,英國調整了茶葉進口稅,從12.5直接提高到100,對于什么就是進口稅,大多人不知道,對這條消息并未多加留意,但西關的茶葉商卻象是遭霜打的葉子一般,焉了!

  茶葉稅如此大幅的提高,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英國散商茶葉貿易的利潤被直接砍掉一大半!茶葉貿易不僅無利可圖而且還會虧本!

  所有的英商紛紛退貨,付了定金的,也尋找各種借口拒絕收貨,有些甚至是干脆連定金都不要了。

  廣州茶葉價格應聲而落,不到半天,茶葉價格就從三十二三兩一擔降到了二十五六。

  西榮巷,茶商公會。

  寬闊的大堂里滿是惶恐不安的茶商,去年,也是在這里,所有的茶商一致結盟抬高茶價,逼迫十三行接受他們訂立的茶葉價格,最終,十三行做出了讓步,一擔茶葉價格提高了七兩,茶價破天荒的上了三十兩。

  如今,才過去一年時間,茶價又恢復到了去年的光景,所有茶商都在猜測,是不是十三行勾結英商惡意打壓茶價,以報去年的一箭之仇。

  也不怪一眾茶商如此猜測,因為十三行一眾行商就在這幾日里陸續的拋出了手中的茶葉,簽了訂單的,也都不惜虧本轉手,或是轉給茶行、洋行或是直接轉給英美散商,這幾日茶葉價格不漲反降,就是因為十三行的拋售。

  茶行公會的會長——六十二歲的黃子昌腳步穩健的走了出來,徑直在寬大的主位上落座,整個大堂里立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望著他。

  輕咳了一聲,黃子昌才開口道:“英吉利調整茶葉進口稅的消息來源已經查明,是來自英夷商船“米克星”號上的英商和船員,隨船還有倫敦的報紙,上面有英吉利調整茶葉進口稅的報道。”

  話一落音,大堂里立時議論紛紛,若是十三行聯手英商打壓茶價,他們還有應對的法子,真是英國調整茶葉進口稅,他們可就束手無策了。

  “諸位!”黃子昌提高聲音道:“英人如今已經養成了喝茶的習慣,除了咱大清,英人沒地方買茶葉,不論英吉利官府是出于何意提高茶葉進口稅,只要咱們能夠咬緊牙關,茶葉價格就降不下去!”

  這話不啻于是給眾人吃了顆定心丸,一眾茶商紛紛點頭,去年他們團結一致,不就成功的提高了茶葉價格?

  然而只隔了一天,倫敦茶葉市場崩盤,茶價急劇下跌的消息又再度傳來,廣州剛剛穩住的茶價迅速急跌,直接跌破二十的關口!

  所有的茶商人心惶惶,茶市一片蕭條,各種傳聞層出不窮,令人無所適從。

  而最有市場的傳聞就是,東印度公司在倒閉之際,囤積了數千萬磅的茶葉,以此抬高倫敦的茶價,倫敦的高茶價又刺激了廣州茶價節節攀升,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代理行大量放貸給英國散商投機茶葉,維持了廣州茶葉虛高不下的局面。

  如今,茶價已經足夠高,東印度公司在倫敦大肆拋售獲利,導致茶價崩盤!

  不消說,這個版本的傳聞自然是易知足令人放出去的,外人或許不信,但茶商和英國散商只要細細琢磨,就不敢不相信,畢竟有能力操縱廣州和倫敦茶市價格的,也只有東印度公司,而且茶葉的漲價時間和東印度公司的倒閉也恰好吻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