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
  這可不是朱厚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類似的事情,在歷史上可是真真實實的發生過。
  不言其他。
  當初的應州大捷就是明證。
  《武宗實錄》上是怎么寫的。
  “韃靼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
  這可是在韃靼和大明雙方投入了十多萬兵馬的前提下。
  如此數目的傷亡,簡直就是將天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那可是十萬多人!
  即便是把后勤和送補給的刨除,五六萬人在交戰還是有的吧。
  更何況,就韃靼那一邊打一邊搶的做派,他們有牛肉干和奶干就夠了,要什么后勤,要什么補給。
  而正是在這么多人力的拼死廝殺下,最后卻是以韃靼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作為結束,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試問就是這么多人在一起縱馬亂跑,最后被撞倒地上被踩踏而死的,也不止是這個數字吧?
  這還不說,那些編造史書的家伙到最后還來了一句“是后歲犯邊,然不敢深入。”的結語。
  怎么?
  你在開玩笑嗎?
  你是看不起韃靼人,還是看不起誰?
  就死了十六個人,然后就被嚇得不敢犯邊了?
  你以為草原人都是膽小鬼嗎?還是說想用這般可笑的方式,來侮辱一把草原人?
  十六個人!
  僅僅只是十六個人!
  就嚇得韃靼人后續不敢再繼續犯邊。
  可笑至極!
  也正是因為如此。
  所以朱厚照眼下才動起了帶劉健去親眼看上一眼的念頭。
  要不然。
  鬼知道這般編造史書的家伙,在自己百年之后會怎么編排自己。
  雖然朱厚照管不了自己的身后事,但是眼下他卻不想吃這個啞巴虧,一定要帶上劉健這個當朝首輔,而且讓后世那些史官,想捏造都無法捏造。
  朱厚照自有打算,一臉熱切的招呼著劉健朝著城門行去。
  而在其對面的劉健。
  此刻在經歷了一番權衡之后,也漸漸冷靜下來。
  殿下都已經這么說了,想來要么不是因為事實就是如此,要么就是有其他的緣故。
  自己身為臣子,做不到抗旨而為,所以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按著殿下的安排,出去看看就是。
  真若一切都如殿下之前所講,那自是可喜可賀。
  可若是一切都是假的,那也沒有他法,看看殿下到底想干什么吧。
  劉健想到這里。
  慢慢折返回來的同時,還不忘記自己找個臺階下,訕笑說道:
  “微臣就顧著思索殿下之前所言的大棚一事了,倒是將這迫在眉睫的事情忘之腦后,糊涂啊!糊涂!”
  劉健訕笑說著托辭。
  朱厚照也自是不會猜到劉健心中所想。
  眼見劉健已經跟過來后,一邊往城門的方向行進,一邊說道:
  “此次戰事,總計殺敵三十余萬,具體的數目還在統計之中。”
  “而且除了這大同城外之外,在陽和口關外,還立有一座京觀,人數也在六萬左右。”
  “另外在陽和口向北百余里的地方,本宮還率領虎賁軍絞殺了萬數多人的韃靼后勤部隊,因為人數太少,所以本宮也就沒有筑造京觀,一把火將他們燒了。”
  朱厚照自顧自的說著。
  跟在其身后的劉健,卻是越聽越驚詫。
  在大同三十多萬。
  在陽和口六七萬人。
  這么一算下來,豈不是說此次韃靼投入了四十來萬的兵馬!
  劉健剛一算出這個數字,整個人的臉色瞬間就變得驚懼難看起來。
  四十余萬!
  韃靼想干什么?
  達延汗又想干什么?
  他們這是想著卷土重來,重新入主中原嗎?
  要不然。
  怎會集結這么多的人馬兵力。
  韃靼的情況如何,劉健雖然身為一介文官,但因為其是首輔的緣故,對于大明周邊的諸般勢力,也都多少有些了解。
  而據他所知。
  整個韃靼能調動的兵馬,也就是在四五十萬左右。
  如今在當他得知,此次韃靼出動的兵馬,已然將近其兵馬的總數后,驚懼之余,又大感慶幸不已。
  他慶幸。
  殿下平安無恙。
  這可是四十余萬的兵馬啊!
  如此數目的兵馬,殿下卻涉身險地。
  眼下這也就是沒有危險發生,可在之前交戰之時,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絲毫意外?
  一旦有什么閃失的話,豈不是瞬間讓大明陷入危殆。
  那后果……
  劉健倒吸涼氣,心中更是后怕不已。
  看著面前大步向著城門處走去的太子殿下,一時之間更是百感交集,復雜莫名。
  走在前面的朱厚照,自是不知道身后劉健所思所想,在一臉得意的說完此次的戰果后,繼續說道:
  “大同一戰過程中,有萬數多韃靼兵馬逃離,為了以絕后患,也為了大明北方長治久安,所以本宮在將這大同城外的韃靼兵馬剿滅后當即下令,命與韃靼接壤的六處邊鎮齊齊出動,前往草原夷族滅種。”
  “這一次,本宮誓要讓這韃靼人徹底死絕,他們侵擾了大明邊關百年,也是時候讓大明人找他們算算賬了。”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開始,等到韃靼這邊的事情解決之后,女真那邊也該敲打一下了,這才多少年的功夫,這幫家伙居然又死灰復燃,奶奶的!當我大明好欺負不成?”
  朱厚照越說越氣。
  開始還是一臉得意神色的他,在說到后來的時候,臉上已經出現了慍怒的神色。
  這也不怪他。
  韃靼的事情還好說些。
  所作所為也就是不斷侵擾大明的邊關。
  雖然后世也曾經再現過瓦剌兵臨京師城下的壯舉,但畢竟沒有撼動大明的根基。
  可這女真則不然,這幫家伙簡直就是滿腦子的壞水。
  從自己親身經歷的行刺事件,到后世的種種,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朱厚照不能接受的。
  故而。
  現在他既然有這個機會。
  那就不要再讓后世的悲劇繼續重現,有些東西不該出現,那就讓他也如韃靼一般就是。
  朱厚照思慮至此,臉上殺氣凜然。
  讓還在胡思亂想的劉健詫異之余,更是被朱厚照那凜冽的氣勢所迫,生生打了一個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