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似乎是為了緩和那悲傷的氣氛。
  在說完這句話語后,看著面露難色的朱厚照,忍不住出言調侃道:
  “不應該啊!之前你連請安都沒來過幾回,怎么今日這么有閑暇,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母后幫忙,若是有的話,燳兒你直言就是。”
  “如今這深宮之中,
  僅僅只剩下了你我母子二人,我們若是不能將這片天撐起來的話,難眠讓人家笑話我們孤兒寡母。”
  張皇后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朱厚照的神色。
  當她看到朱厚照那難以啟齒的神色之后,眉頭開始慢慢皺起之余,臉上的疑惑也隨之變得越發濃郁。
  眼見朱厚照還在那里皺眉思索,
  張皇后索性主動出言試探道:
  “難不成你要說的事情和哀家有關?”
  朱厚照聞言。
  猛的抬起頭朝著張皇后望去。
  稍稍思量了幾息之后,緩緩的點了點頭。
  張皇后見狀。
  眉頭皺的越發緊鎖。
  大腦更是開始快速運轉起來。
  心中暗暗思量,
  到底是什么事情,居然讓朱厚照這般難以出口。
  難不成是因為自己那兩個弟弟?
  可是國喪剛過。
  再加上之前因為自己的疏遠。
  聽聞自己那兩個弟弟已經安分的不少,按理說他們不應該在這個時節惹出什么是非才是。
  可除了他們,又有誰呢?
  李風兒?
  難道是她?
  當初自己不認可她的身份。
  可在經歷上回的事情之后,自己雖然沒有表態,可是已然默許了啊。
  唯一的一點,也就是不允許她那般身份坐上主位罷了,難不成這燳兒是打算立她為后?
  那夏靈兒怎么辦?
  燳兒不是也挺喜歡她的嗎?
  張皇后思緒橫飛,秀眉也開始皺的越發緊鎖。
  眼見朱厚照還在那里閉口不言的她,索性繼續追問道:
  “怎么了?這么難以企口嗎?難不成你和母后,說話也開始藏著掖著了嗎?”
  張皇后說完這句話語。
  瞬間在腦海中想象出了那般離心離德的情形。
  剛剛平復的心情瞬間變得激動之余,眼眶之中又有淚水開始打起轉來。
  朱厚照見到張皇后這般模樣,一時也有些手忙腳亂,依舊沒想好該如何說出親征這個事情的他,苦笑說道:
  “母后誤會兒臣了,兒臣沒有那個意思。”
  “那你今日前來,到底是所為何事啊?既然沒有那個意思,你不妨直接把事情說出來就是。”張皇后步步緊逼。
  朱厚照索性也看開了,
  反正事情已經定下,無論張皇后同意與否,這親征之事他都不可能中途放棄。
  所以打定主意的他,索性也就不再遮遮掩掩,直言說道:
  “母后,兒臣想問您一件事情。”
  張皇后滿面疑惑,但在聽到朱厚照的問詢之后,還是輕輕頷首,道:
  “燳兒有話直言就是。”
  朱厚照頷首,緩緩說道:
  “兒臣想問母后,有亂臣賊子趁著父皇大喪之時趁勢作亂,兒臣該當如何?”
  “是忍讓,還是說施以雷霆,誅滅宵小以儆效尤?”
  張皇后聞聽此言,神情頓時一變。
  之前還是滿面疑惑的他,在聽到朱厚照說出,有亂臣賊子趁著先帝大喪之時作亂時,神情瞬間變得森寒,盯著朱厚照的同時,咬牙切齒的問詢道:
  “是誰?”
  朱厚照沒有說出小王子的名字。
  與張皇后對視的同時,出言繼續說道:
  “兒臣不知母后作何念頭,反正兒臣在聞聽到此消息之后,第一個念頭就是手刃此亂臣賊子,以告慰父皇的在天之靈!”
  張皇后滿面狠戾,盯著朱厚照看了少許之后,眉頭突然皺起之余,緩緩問道:
  “你是不是又要親自帶兵前去?”
  朱厚照一愣。
  聽到張皇后問詢的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
  這也太聰明了吧。
  自己剛才不是在說這個亂臣賊子的事情嗎?
  怎么轉眼的功夫,這張皇后就想到了自己將要出征的事情上了呢?
  朱厚照滿面驚詫,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張皇后。
  而與此同時。
  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朱厚照臉頰的張皇后。
  此刻也通過朱厚照的神情變化,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看著這個沒有半天安分模樣的兒子,張皇后滿面無奈的同時,臉上的戾色也開始漸漸消散,柔聲勸慰道:
  “燳兒,母后知道你這是憎恨那些趁你父皇喪期來鬧事的亂臣賊子,你這份孝心,想必就是你那父皇知道,也分外欣慰。”
  張皇后話語輕輕,臉上的戾色早已消失不見。
  看著朱厚照的目光充滿了柔情不說,話語更是輕容的充滿了慈愛。
  “可是今日不同往日,你已經不是之前的太子殿下了,母后無能,未趁著年輕之時多給你父皇留下一兒半女,故而眼下才讓你這般孤苦伶仃,身無兄弟姊妹可依。”
  “但也正因為如此,你更不能以身涉險,萬一出現什么閃失的話,你父皇留下的皇位由誰繼承?這偌大的天下,有奉誰為主?”
  張皇后一臉慈祥,看著面前還欲開口的朱厚照,伸手直接打斷他的話語之余,繼續說道:
  “而且,朝中文武百官盡皆都在,五軍都督府的那些勛貴也不是吃干飯的,區區亂臣賊子而已,何須你這儲君親自前往,難不成大明白養那些勛貴不成?還是說你認為這普天之下的將領,盡皆比不上你這個十幾歲的孩童?”
  張皇后一連串的問詢,頓時讓朱厚照啞口無言。
  看著面前根本不同意自己前去的張皇后,朱厚照萬般無奈的同時,只能出言解釋道:
  “母后明鑒,不是兒臣看不上這滿朝文武,只不過如今的天下,若論帶兵打仗的話,無人能出兒臣左右。”
  “而且此次兒臣之所以動起親自前去的念頭,也并不僅僅只是因為兒臣喜好兵武,實在是這些亂臣賊子選擇的時間點不對,他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父皇的大喪期間亂動兵戈,如此舉動簡直就是觸動了兒臣的逆鱗。”
  “今日兒臣退縮,那此事日后將永遠成為兒臣心中的一根刺,永生永世伴隨兒臣,讓兒臣無法釋懷。”
  “所以兒臣今日前來,只是想告知母后一聲,容許兒臣的最后一次任性,此番事了,兒臣定乖乖坐與大殿之中安心執政,還請母后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