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慢慢站起身形。
  目光朝著還跪在地上的蕭敬看了一眼。
  有些疑惑之余,耳旁就傳來了朱厚照的后續話語。
  劉健聽到問詢。
  并沒有直接回答。
  而是先朝著一旁的兵部尚書熊繡看了一眼。
  見到其沒有開口奏報的意思后,方才拱手回答道:
  “稟告殿下,按大同總兵官王勛所言,此次韃靼小王子所糾集的兵力,乃是歷年最盛,已然達到了二十余萬。”
  二十余萬!
  居然達到了二十余萬!
  劉健的話語剛剛說出。
  朱厚照的臉色瞬間一變。
  如此數目的兵力,明顯看出韃靼所圖非小。
  這次韃靼犯邊的行動,也絕對不止是搶掠一番那么簡單。
  就在朱厚照暗暗分析的時候,劉健的話語又繼續響了起來。
  “據查,此次不僅僅是韃靼派兵前來,就連幾處和韃靼地界相連的蒙古部落,此次也有兵馬混雜其中,也正是因為如此,其兵力才會達到了這般數目。”
  蒙古!
  朱厚照眉頭一皺。
  意外之余,卻又感覺理所當然。
  蒙古這般家伙,歷來就是兩面派。
  大明強盛之時,對大明卑躬屈膝,仿若一個舔狗。
  而一旦大明勢弱,隨即又攀附強者,開始掉過頭來撕咬大明的邊關。
  想到這里的朱厚照,對韃靼惱怒之余,連帶著蒙古,也一并開始記恨起來。
  與此同時。
  劉健眼見朱厚照并未言語,繼續說道:
  “大同總兵王勛,在獲知到韃靼犯邊的消息后,派八百里加急送信入京的同時,已經同時將消息送去了宣府和太原等處邊關,而且因為有蒙古幾部的參與,王勛為防有失,其余各處邊關也均皆派人送信過去。”
  “想來,在吾等收到消息的同時,其他各處邊關也......
  盡皆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朱厚照聞聽此言。
  緊皺的眉頭稍稍松緩幾分的同時,輕輕點了點頭以示贊許。
  王勛其人。
  當年他在大同曾經見過。
  此人倒是不似某些勛貴,在眼下的大明朝中,到也算是一位干將。
  只不過此次韃靼來勢洶洶,而且更是攜二十萬兵馬之勢,大同那邊能否守得住,卻是一個問題所在。
  大明的九邊重鎮,每處盡皆安置了四五十萬的兵馬,如此數目按理說可以無懼對方的侵擾。
  可無奈大明北方的邊境線,實在是太過綿長了。
  如此長度的邊關,一處重鎮的四五十萬兵馬,分分散散四處駐防把守之下,到最后大多用在了這綿長的邊境看守上面。
  而一旦對方在薄弱處破關,往往都是邊鎮的兵馬還沒有趕到,對方就已經沖進邊防,開始在大明境內肆虐搶掠起來,再加上對方盡皆都是騎兵,大明的邊軍也就只能在后面追趕,也或者是聯合其他邊鎮形成合圍之勢,也就唯有如此,才能將那破關而入的韃虜驅逐出大明境外。
  至于追逐出草原,那更是一個妄想。
  且不言大明騎兵所用的駿馬,無法和草原上那些駿馬相比。
  就說這浩瀚的草原,有可能跑上一天,都看不到一個人影,再加上后續補給線太長,一旦被對方圍剿,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有明以來。
  除了開國的幾位皇帝踏出國門出征之外。
  后世的幾位皇帝,大多也都是加強邊防,用那無數的邊軍,來防守對方的侵擾,可謂是真真切切的千日防賊。
  朱厚照眉頭緊皺,聽完劉健的奏報之后,倒是也沒有隱瞞自己之前的旨意,直接說道:
  “本宮已經下旨命虎賁軍前往大同,糧草輜重這邊,本宮會先行解決掉一些,朝廷這邊也抓......
  緊籌措,莫要讓后勤乏力。”
  朱厚照這般話語一出。
  殿下的幾位朝臣,臉上頓時開始露出喜色。
  虎賁軍出征!
  這可謂是天大的好消息。
  要知道他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虎賁軍攻伐的場面。
  但是通過南直隸兵部尚書李洪峰等人的奏章,他們已經以管窺豹,大概知道了虎賁軍的實力。
  所以此刻當幾位朝臣聽聞,殿下居然將他直屬的虎賁軍派去大同后,原本緊張凝重的神色為之一消不說,其間幾人更是輕輕吐出了一口濁氣。
  在他們看來。
  韃靼騎兵雖然威猛。
  但是虎賁軍的戰力更是赫赫。
  五萬之眾擊殺寧王的十萬叛軍仿若平推。
  那韃靼即便勇猛,但其是猛在弓箭和馬力上面。
  虎賁軍那覆蓋人馬的盔甲,就已然讓其的弓箭失效。
  至于那馬力,這本來就是大明的短處,不過僅僅能讓其弓箭失效,就已經勝了一大半。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幾位朝臣在聞聽到朱厚照要派出虎賁軍前往之時,緊皺的眉頭開始舒展不說,臉上更是露出放松的神色額。
  只不過。
  眾人這般輕松的神色還沒有維持太長的時間。
  朱厚照的后續話語,就開始在眾人的耳旁響徹起來,道:
  “父皇喪儀剛剛結束,大明上下正處于悲慟之中,韃靼在此刻糾集蒙古犯我邊關,實乃是對我大明龍威的最大挑釁和羞辱。”
  “本宮無論是身為人子,還是說身為大明的儲君,面對此等羞辱,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故而本宮召見幾位愛卿商議破敵之策的同時,也是想借此機會告知幾位愛卿一聲。”
  朱厚照言語鏗鏘有力,一代新皇的氣勢更是顯露無疑。
  可是站立在其面前的幾位朝臣,在聞聽到朱厚照的這般話語......
  之后,心中卻隱隱升起了一絲不安的感覺。
  尤其是之前已經經歷過一次的劉健和李東陽,此刻更是一臉緊張模樣,目不轉睛看向朱厚照的同時,心中也在暗暗祈禱,祈禱太子殿下可千萬千萬不要說出那句話語。
  但事與愿違。
  就在熊繡王儼靜靜等待下文,劉健和李東陽滿面緊張的時候,朱厚照的后續話語,也隨即緩緩出口,道:
  “故而本宮決定親征,親手征討這些侵入我大明的韃虜,讓他們明白,本宮的大明,他不是好惹的!”
  一道轟鳴。
  突然在劉健和李東陽的耳中炸響。
  本就滿面擔憂的兩人,在聞聽到這句話后,瞬間呆愣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