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一臉期頤。
  滿懷期待的朝著蕭敬望去。
  可是此刻的蕭敬,就好似是呆滯在了當場一般。
  整個大腦已經被自己之前所猜測的種種,嚇呆在了當場。
  應該是不至于!
  應該是自己多想了!
  蕭敬在心中安慰自己。
  不敢相信這般猜測的他。
  在深吸一口氣后,也漸漸回過神來。
  陰狠毒辣的目光,又開始落在了面前的大夫身上。
  就在大夫一臉期待,以為自己在說了這么多之后,應該可以獲得恩赦的時候。
  蕭敬那森寒冷厲的話語聲,又開始在他的耳邊響徹起來。
  “來人,把他個咱家拖下去,好好審問一番,看看他是否在哄騙咱家!”
  大夫一愣。
  慢慢驚愕神色。
  一臉不解看向蕭敬的同時。
  臉色瞬間又開始變得煞白起來。
  感受到身邊已經有人開始上前拖拽自己后。
  大夫膽顫心驚的同時,慌不迭的開口丘求饒道:
  “大人,大人,小的真的沒有哄騙大人,剛才小人所言絕對是句句屬實,大人還請饒過小的……”
  “大人!大人……”
  大夫被動產探子拖離當場。
  蕭敬看著對方那不斷掙扎的模樣。
  望著對方已經漸漸遠離自己,蕭敬神情變得越發冷厲之余,臉上的神色也開始變得越發森寒起來。
  少傾。
  蕭敬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
  對著還站立在其身邊的一名東廠探子吩咐道:
  “去叮囑一下所有知曉此事的探子,讓他們管好自己的嘴巴,此事沒有查明白之前,切記不要傳揚出去。”
  “卑職遵命!”
  一名東廠探子上前稽首。
  接著轉身開始朝著那幾名離去的動產探子奔去。
  蕭敬站立當場。
  臉上的神色沒有絲毫緩和。
  稍稍沉吟之后,若有所思的他。
  對著身旁的手下繼續吩咐道:
  “另外派出一隊人馬出去,給咱家盯緊公主殿下那邊,一旦有什么反常的話,即刻前來稟告!”
  “卑職遵命!”
  身旁的手下聽到命令。
  作勢有要離去,可是在他將要離開之時,蕭敬的話語聲又開始在他的耳邊響起。
  “另外,去查一查公主殿下近些年所做的事情,看看他經常和誰來往。”
  “還有……”
  蕭敬話語說到這里,突然停頓了下來。
  貌似是又想起什么事情的他,眉頭也開始皺了起來。
  躬身站立一旁的手下,聽到蕭敬的話語突然中斷,心中疑惑之余,忍不住偷偷抬頭朝著蕭敬望去。
  蕭敬一臉凝重。
  就這般靜靜思索了片刻之后。
  后續的話語,方才繼續從他的口中說了出來。
  “咱家若是沒有記錯的話,前一陣子的鄭旺妖言案,貌似就是出自公主殿下的大公子之手吧?”
  “你們再去查證一番,將那妖言案相關人等提審一番,看一下這件事情,和……和公主殿下有沒有關系。”
  蕭敬此言一出。
  躬身站立在其面前的這名東廠探子頓時滿面愕然。
  一臉不可置信不說,更似是聽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一般。
  要知道無論是壽寧侯府中的種種,還有仁和公主殿下府中的交談。
  這些東廠探子都因為身份的緣故,根本沒能在近前聆聽,所以之前在見到蕭敬準備審問那名大夫之時,眾人心中除了詫異之外,就是疑惑。
  可是當他們聽到蕭敬此時所下的種種命令之后,所有人都開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
  難不成這仁和公主又出了什么問題嗎?
  眾人不明所以。
  眉宇之間更是遍布驚詫神色。
  可是就在眾人驚詫和遲疑的時候。
  見到久久沒人出來接令的蕭敬,一臉陰冷的朝著幾人望去,厲嘯道:
  “沒聽到嗎?”
  突然的厲喝。
  打斷了眾人的思索。
  看著面前一臉森寒的廠公大人。
  所有在場的東廠探子噤若寒蟬不說,紛紛躬身應是。
  接著就有幾名眼疾手快之輩,接令快速離開的當場,按著蕭敬的命令行事去了。
  蕭敬看著離去的幾人。
  臉上的怒色依舊未減弱半分。
  在原地站立了幾息之后,拂袖朝著宮中行去。
  仁和公主府邸之中。
  一個人靜靜坐與廳堂之中的她。
  秀眉緊皺,臉上一副凝神思索的模樣。
  方才崔旭多勸諫的種種,仁和公主盡皆聽在耳中。
  此刻的糾結,也正是因為崔旭方才的那番言辭。
  沒錯。
  她除了當朝長公主的身份之外。
  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就是白蓮教的圣女。
  按理說。
  白蓮教以造反為‘主業’。
  怎么也不可能讓一介公主來當此職位。
  可是這一切對于一個對弘治皇上不滿,而且還一直別有所圖的仁和公主來說,全然不是困難。
  區區圣女而已。
  只要上一任的圣女歸天。
  那新任的圣女自是要接替其位置。
  而對于手握權勢的仁和公主來說。
  這一切既是意外,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只不過知曉這一個秘密的,僅僅只是一些心腹之輩而已。
  不客氣的說。
  普天之下知道這個秘密的,也不過十指之數。
  也正是因為手中握著白蓮教這么一個龐然大物,所以仁和公主在之前才有底氣,不斷的慫恿興獻王造反,準備在他真正揭竿而起的時候,召喚白蓮教眾出來,助他一臂之力。
  可是哪想到。
  興獻王的隱藏和謀劃。
  比她之前所想的還要深厚萬分。
  不聲不響之間,招攬了數十萬的兵馬不說。
  更是在寧王剛剛舉事之時,就順勢借機而起。
  一切名正言順不說,又水到渠成。
  這讓苦心經營的仁和公主心悅誠服之余。
  她之前所準備好的無數計劃,也開始毀于一旦。
  不過對于這些,仁和公主并沒有絲毫惱怒的模樣。
  反而在聽聞到興獻王所為之后,心中更多的則是欣喜。
  就在她打定主意,準備在京師迎接興獻王的到來時。
  崔旭的這條諫言,又讓她開始動了別的心思。
  煽動白蓮舉事?
  策應興獻王的行動?
  可雪中送炭人人喜歡。
  但以興獻王如今的實力,他還會在乎自己這區區教眾嗎?
  仁和公主心中糾結,獨自一人靜坐廳堂,拿不定主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