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51,你送我,我就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回狂野時代

  李夢潔為楊可憧憬著未來:“濱城又不遠,我們可以天天電話聯系的,一有情況我就通知你。你要知道,能參加青春詩會,那可是莫大的榮耀,你回來,不僅市文聯,就連省文聯的領導都會親自接見你的。你就是作家協會會員了。地位也隨之上升,到時候誰還敢小瞧你。”

  楊可不屑一顧,搖頭拒絕。

  因為在楊可看來,對于詩人這個稱號,可以說具有諷刺意味。

  每個時代的變遷伊始,都會涌現出大量的優秀詩人為時代吶喊,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本應該慶幸,因為這是時代和國人的覺醒。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可謂達到了空前絕后的瘋狂。這也難怪,畢竟窮了幾代人,誰不想過上好日子。

  而思想上卻從最初的“向前看”,逐漸改變成“向錢看”。

  金錢至上的思想侵蝕著人們的精神生活,人們投身于“與錢共舞”的洪流中。

  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再想悠然地去讀一首詩,去體會個中的意境,已然是一種奢求,詩人也就成了雞肋。

  繁榮的詩歌逐漸走向沒落。

  在楊可的記憶里,全國最大的詩刊,在新華書店、郵政報刊亭等地方都有出售,而且銷量非常好。

  在當時,很多文藝青年都訂閱各種純文學刊物,仿佛手中不握著一部詩集,就與這個世界脫鉤了,就不是時代的嬌子。

  而在楊可重生前的幾年里,以前能看見郵政報刊亭里的詩刊,已經沒有了。各種詩歌刊物陸續停刊,詩人的詩只能發在網上,供人消遣,這就是詩人的悲哀。

  同時,詩人的稿費也非常低。

  極度失望的人甚至發出了“這是餓死詩人的時代”的聲音。

  楊可目前的目標就是賺錢,出人頭地,所以根本不去考慮詩人這個稱號所以不論李夢潔怎么勸說,都不同意。

  但是,李夢潔非常有耐心,不厭其煩地講著,做楊可的工作……

  這時,楊可的父母推門進來,緊接著楊菊也回來了。

  李夢潔站起來與二老打完招呼,楊菊非常高興李夢潔的到來,急忙道:“夢潔姐,來我屋,我給你看一樣好東西哈。”

  上次李夢潔來的時候,與楊菊聊的很開心,也是從楊菊嘴中得到了很多楊可和劉婉欣的事情,所以二人非常熟悉。楊菊覺得李夢潔就像仙女一樣,更是歡喜的很。

  趕上飯口了,咋能讓孩子餓著肚子走,所以周芳示意兒子留李夢潔在家吃飯。

  楊可走到東屋窗前,透過紗窗,望著小妹楊菊給李夢潔介紹自己給她買的錄音機,笑了笑,這小丫頭把它當寶貝了。

  也難怪,當時的普通家庭,手電筒和收音機應該是唯二的家用電器了。家里能有一臺錄音機,或者一臺電視機,那就是寶貝。

  “夢潔,吃完飯你再走。”

  李夢潔眼珠一轉,扭頭笑道:“你送我,我就吃。”

  楊菊可不想讓李夢潔走,急忙說道:“夢潔姐,放心吧,我哥非常體貼,是最棒的護花使者呢,保證把你安全地送回家。”

  楊可想不送都不行了,笑了笑,點了點頭,轉身忙活去了。

  不大工夫,有人敲門,楊大河正坐在院子中喝茶水,起身開門,見是沈建設,身旁還有一名梳著五號頭的年輕女子,懷中抱著孩子。

  說起五號頭,那可是大有來歷。

  五號頭的基本發型是劉海不超過眉毛,鬢角不遮住耳朵,發根與脖子平齊。

  之所以叫五號頭,是因電影女籃五號主角發型而得名,曾經非常流行,尤其是那個非常的十年,五號頭是婦女的標準發式。

  在中國,發型似乎是一個時代的標志。人們每次對新潮時尚的追求都是從頭發開始。

  比如:辛亥革命就是從剪辮子開始。

  比如:五號頭風靡一時,成為那個時代年輕女性的最愛。

  再比如:改革開放后,爆炸式發型,一度席卷全國。

  楊大河非常驚喜,急忙道:“小沈啊,快請進,快請進。”

  然后側身扭頭大聲說道:“孩子他媽,快看誰來了。”

  周芳和楊可都聽見說話聲,向外觀瞧,周芳不認識這名女子,但是楊可卻認識,正是自己在火車上救的孕婦:沈小玉!

  急忙出來:“建設,小玉,今天咋有時間了。”

  沈建設雙手拎著禮品,笑道:“昨天小玉才從濱城回來,我說等到周日再來,她不干啊,非得要當面謝謝你。”

  “快請坐。”周芳也跟著出來讓座。然后問道:“孩子挺好的吧。”

  “嗯,阿姨,孩子很健康呢。”沈小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周芳伸手接過來抱著。

  楊可接過禮品,道:“下不為例哈。”

  沈建設笑道:“這還嫌我買的少呢。”

  楊可把禮品放到西屋,進入東屋道:“夢潔,你看誰來了。”

  因為錄音機里放著鄧麗君的歌曲,所以外面的談話二人沒有清楚。

  李夢潔心道不好,該不會自己沒回家,哥哥找來了吧,可千萬別鬧得不愉快,于是急忙出來。

  一看是沈建設,非常驚喜,道:“建設哥,你咋來了?”

  沈建設并沒有吃驚,因為他見過楊可李夢潔二人去看電影。當下道:“你也在呀,我和小妹正好今天有時間,所以就過來看看。”

  沈小玉和李夢潔小時候也見過,但不是很熟悉,沈建設簡單地說了一下,二人非常開心地問候著。

  楊菊也出來了,打過招呼后,幾人好奇地便圍著周芳看孩子。

  嬰兒粉雕玉琢,非常好看,李夢潔和楊菊都想抱抱,周芳笑道:“孩子還小,你們不會抱,等大一點的吧。”

  楊菊用手指碰著嬰兒的小臉蛋,道:“笑一個,給小姨笑一個,媽,她咋不笑呢。”

“這么大還聽不懂你說話呢,別碰她臉蛋,容易淌哈喇子。”周芳滿臉慈愛,笑著  說道。

  楊可又進屋拿出幾個馬扎,大家紛紛坐下。

  “建設,小玉,正巧我做了一大桌子菜,吃完再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