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四十九章 羅馬尼亞新浪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華娛之從流量到巨星

  如果按照兩個普通的剛認識的人或者說演員,兩人也并沒有很多聊的,但是路澤現在算是電影的大半個導演,所以很樂意和她交流一下電影的理念。

  比如路澤有些迷惑的,這個電影的歸屬,她說道:

  “它一開始開始于紀錄片,但隨著電影走著走著,我發現更像是拍攝一部紀錄片的過程。但它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一部真實與虛構之間的融合產物。很有意思的嘗試,于是我就這么做了。”

  好吧,路澤改了《我不是藥神》的不少東西,還沒有大改,就已經挺緊張了。

  《藥神》本來就是劇情片,但其實也有些地方會有紀錄片的實驗性的影子,只是路澤遠沒有那么大膽。

  兩人還討論了《不要碰我》中大量提到的性,邊緣人群,還有一些視覺藝術的東西。這對路澤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區域,而這次談到的東西他未必會和其他人討論,但因為彼此剛認識就是純粹出于電影方面的討論,所以反倒來的坦蕩。

  來自阿迪娜的觀點,其實很多時候也有新的啟發。當然大多數,對于他這種正統教育培養上來的導演,感到是有一些難以接受。

  只不過人與人之間的觀點本來就差的很多,大家求同存異,相互交流借鑒就對了。又不是來合并同類項的,難不成還吵起來。所以大家熱聊到電影閉幕式開啟,才結束。

  阿迪娜平蒂列和《不要碰我》,其實不是路澤第一次遇見羅馬西亞的作品,或者說他的作品也是經常和羅馬尼亞新浪潮碰撞的。

  路澤第一次來柏林電影節,當時摘得金熊的就是羅馬尼亞電影導演卡林皮特內策爾得《孩童姿勢》。然后前年在戛納遇見了《雪山之家》和《畢業會考》,都是其中代表。

  所以羅馬西亞新浪潮,聽起來很厲害對吧?但這個詞命名就有點意思,因為這并不是像比如文藝復興浪潮,或者說現在的ai浪潮,“羅馬尼亞新浪潮”僅僅是被命名,并沒有發表創作宣言或提出理論綱領。

  借用克里斯蒂安蒙吉的話說,就是:其實我對它也沒什么概念,我只是知道它正在發生,并且我也身在其中。人們經常說,如果一個國家有一個好導演,那么就有一個作者,有兩個的話,就有一個學派,有三個的話,就是一個浪潮。

  但確實,雖然沒有明確指引,但也符合新浪潮出現的傳統:第一個是處于危機中的民族電影工業,2000年,羅馬尼亞電影工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居然沒有任何一部故事長片出現。

  第二個是一涌而出的佳作與新人導演,比如蒙吉、普優、柯內流、裘德等等導演。

  第三個是在電影語言,視聽風格上有明顯的創新和突破,這些就各不相同不一而論了。所以總之從那時候開始,羅馬尼亞電影開始大放異彩,在國際上斬獲各種獎項,大獲成功。

  但這浮沉十載,當套路化的美學體系在國際上不再吃香,當今年的《不要碰我》遇到如此多的爭議,如何轉向羅馬尼亞電影創作轉向的藝術合法性,可能會是這些導演的問題。

  轉型,即為退潮。

  路澤覺得這股新浪潮也許會退潮了。

  嗯,不管退不退潮,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如期拉開了閉幕式的帷幕。

  電影節完結,大家除了結果,都可以蓋棺定論了。這幾年相對于戛納和威尼斯,柏林電影節已經平淡了好幾年,尤其是今年入圍的多數都是些關系戶或者嫡系,沒有多少大師作品參賽入圍,典型的小年。

  唯一電影節前就被期望甚高的路澤新作,坊間傳言他是幕后導演的《我不是藥神》,并沒有達到預期,甚至也是口碑有些爭議。

  但即便如此,這部電影也是獲得了場刊高達3.4分的評分并從頭到尾領跑,只是這次并不像以前路澤的作品一樣成為壓倒性的種子選手。

  可能是給電影節遮一下吧,今年評分都虛高一點,但即使這樣也就3個上3分的。如果不這樣,可能就只能有一個上3分的了。

  只是場刊也不能代表著什么,被場刊僅僅給了1.5分的《不要碰我》被稱為矯揉造作,靠販賣性少數的奇觀來打政治牌,卻也得到了不少影評人和記者對這部尺度極大的影片的推崇。

  而究竟這樣的一屆電影節,會以什么樣的姿態結束呢?獎項一個一個發出,《我不是藥神》劇組一無所獲,隱隱有戲。而旁邊的《不要碰我》斬獲了最佳處女作獎,但路澤總覺得,不止如此,因為本屆柏林電影節就是順應好萊塢的風潮打擊性騷,擾支持女性電影工作者,但目前來看女導演沒有什么獲獎的。

  感覺憋著大招,總不至于像金球喊喊口號,實際上都還是給男導演吧?

  這可不符合柏林的政治風潮。

  “這一屆的最佳男演員獎給我們出了很大的難題,有很多優秀的男演員...”

  評委會主席湯姆提克威在臺上講著,路澤在臺下其實還比較好笑,因為這一屆電影的男演員其實都不出挑。是的,哪怕是路澤本人,都沒有說特別地去展現自己的演技。

  這個角色精彩程度也是有限的。

  所以即使是個無名之輩拿他也不驚訝,只是看組委會是不是要求穩,把獎項給他。

  很正常,路澤在《藥神》里的表演說實話還是縱觀下來,碾壓這一次電影節絕大多數男主角的,只是大家都是縱向比較路澤之前的作品罷了。

  “所以最佳演員的獲得者是...”

  路澤坐在臺下心里若有所感,看上臺上的湯姆提克威,對方也看了他一眼。

  這意思...

  如果拿了這個獎,其實也很合理,某一方面來講也是彌補當年《爆裂鼓手》的補償?獎項這種東西,其實不一定是說你作品很好就一定能拿,還要看評委會主席喜不喜歡,對手如何,以及其他更多的元素。

  就像當初《美人魚》一樣。

  路澤覺得自己沒有說特別好,但這部電影就幫他拿下了金馬和東京影帝,似乎是從此打開了他的獲獎大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