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3章:投產(1)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學渣的黑科技生活

  “小帆,那個什么趙經理那里,我們要不要提防一下?”

  王北北問道。

  回到酒店后,他們三人并沒有分開去休息,而是一個拎著瓶飲料,到了張一帆的房間里聊著天;

  “該提防的還是得提防,只不過,這種非工作時間發生的小沖突,我們也不好做得太過份,向信誠電子那邊提出換人就好,”凌志說道。

  “其實,在做驗瓜器的時候我就有個想法,”張一帆緩緩說道:“我覺得,理師想的設計,它在制程上就不應該依賴于人;”

  “換句話來講,也就是說,在生產線的任何一個工位上,哪怕是放個傻子上去,他也不可能會做錯,做錯了也很容易被檢出來;”

  “在水蛇這個產品上,我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優化,甚至還考慮過很多部件裝錯了,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

  “這個在制造業上稱為fmea,大致分為制程和設計兩種;”凌志補充道。

  “把這種思維模式套用到產線上也是一樣的,那個什么趙經理是管工程的,他再蠢也不會去干犯罪的事,最多也就是想惡心一下我們,”張一帆笑道。

  “其實不必太過擔心,這種代工合作,無論是設備開不起來或者出什么問題導致延誤交期,我們都可以向他們公司索賠,”凌志說道:“如果他們公司連追責制度都不完善的話,那將來還真沒什么合作的必要了;”

  “就怕他在網上刻意抹黑我們的產品,或者把我們的圖紙惡意流傳出去,”王北北說道。

  “這倒是個問題,反正咱們的人來了,以后圖紙要派專人管控,產線的作業指導書上班發放,下班收回,不允許信誠電子方面存有電子檔,”凌志想了想道。

  “iqc那邊的圖紙和規格也一樣,就是供應商那邊,也要強調一下,必要時定期審核圖紙的保存;”

  “沒必要那么復雜,別人要想仿制,買個實物回來拆解測量就什么都出來了,咱們的核心是程序,漢語編程語言沒有流出去之前,他們就算是拿了源程序也不知道怎么用,”張一帆信心滿滿地說道。

  “那,就這樣算了?”王北北問道;

  “把人調開我們的產線了就好,難不成還要去把他揍一頓?咱們也不是小孩子了,人家只是裝逼失敗而已,”張一帆淡然說道,隨后語氣一變:“要是他還真不知死活,那再說吧....”

  怎么再說,大家都沒再聊下去,反倒是張一帆在如何制程防呆上講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比如變壓器和電感,可以設計成兩邊不對稱的腳位,從而避免反插;

  有極性的電解電容,他想從供應商那邊訂制,一端正方形的腳,一端圓形的,在沒能實現之前,也可以采用自動插件的方式來解決....

  在封裝和測試上面,張一帆也提出了自己很多獨到的見解和想法,聽得王北北和凌志一愣一愣的....

  很多想法和觀點他們從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聽說過,但是聽張一帆講出來,似乎又有那么些道理,而且好像還真能實現....

  于是,三人聊到將近凌晨,這才各回各房....匆匆洗漱休息,以應對明天的投產;

  信誠電子,水蛇機器人生產線;

  清晨,倉庫的運料員開始把物料送到產線上,拿著卡尺的ipqc開始拿著對料單抽檢物料,產線領班則把檢驗過的物料擺放到流水線上對應的位置;

  一天的忙碌即將開始,每個人都照著之前的慣例做著準備的工作,忙碌,而有條理;

  王北北早早就來到了產線,帶著他那八名學生,從產線的拉頭,一站一站地講解,一直講到拉尾的包裝段....

  這只是產品生產的其中一個環節,從項目管理,到生產計劃排程,物料采購,供應商品質管理,倉儲管理等等,他們需要了解的還有很多;

  張一帆也是早早來了,只不過,他呆在測試段和包裝段的中間,和一家非標測試供商量的工程師一起調試著測試設備;

  生產車間的面積局限了流水生產線的長度,以現有的長度,測試水蛇二代的基本版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用來測試加強版的就有問題了,這個版本的定價是1498元,可以通過聯網播放歌曲,或者故事音頻,也可以用來聽小說等等功能...

  車間里的噪音還是比較大的,而這個水蛇產線在未提高產能之前,就已經有了300臺的uph;

  也就是一個小時可以生產三百臺,平均一分鐘要測試五臺;

  音質和噪音的測試,一般都是處于靜室里測的,但是這樣做的話,就變成了離線測試,測試的成本會大幅提高,其中的搬運浪費和人力浪費難以避免;

  張一帆的解決方法就是在線增加一套音頻測試裝置,里面算是一個獨立的小靜室,用隔音棉隔音,同時有自動開閉門裝置;

  每一臺機從進入到完成測試送出的時間不到十秒,這么短的時間,要想很完整的測出音質自然是不可能;

  但是至少可以保證合格品的噪音和音質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批次的性能,只有通過oqc進行抽檢,送到靜室里去用專業設備來測試;

  而至尊版的水蛇二代測試也讓張一帆有些頭大,投影機的測試可不像照明燈具那么簡單;

  首先就要檢測三色是否有壞點,然后到純白畫面,最后還要看一個彩色的畫面;

  這些測試,后續肯定是要通過自動化來實現,在產線上加一個小小的暗室,然后通過高清攝相頭攝錄投到屏幕上的畫面,通過電腦對采集到的畫面來判定良品和不良品;

  只不過,這第一次量產有點太匆忙了,張一帆一直在搞產品的研發與降成本,沒來得及弄這個,所以暫時只能夠用人眼來判斷好壞;

  產線上橫向展開了四張桌子,上面蓋著有些像街上拍大頭貼的小棚子,操作員就在這小棚子里進行著測試;

  當產線員工們陸續進入車間后,都對這改得面目全非的產線膛目結舌,很多人都已經不知道自己該到哪個工位上去了....

  車間主管和領班也只能在張一帆的指導下,把員工一個個帶上了崗位,然后一起接受著崗前培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