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五章:老張頭的想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學渣的黑科技生活

  快到飯點的時候,一個個都說有事,要回家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村里的青壯年男子,要么出去做生意,跑運輸,要么就打工去了。

  這年頭光靠地里在刨食肯定是不行的,這些婦女就得擔起照顧一家老小的擔子。

  要到飯點,就要張羅一家人的晚飯,老人要吃飯,小孩放學后做完作業也該吃飯了。

  張一帆也沒辦法,這種性質的工人就有這種缺點,比臨時工還麻煩;

  這人走掉一半,這條臨時產線基本上就開不了了,所以看著堆有近千成品的張一帆下就讓大家下班了。

  老張頭在此之前跑地里挑了一擔瓜回來,都是熟透的大瓜,然后也不稱斤,直接算十塊錢一個,讓‘工人’們給買回家,這樣半賣半送也賣出了七八個。

  等到大家都走完了,老張頭又簡單收拾了一下‘流水線’,其實也沒什么好收拾的,大家走前都把自己位置的衛生搞好了;

  就剩一些烙鐵之類的工具,一時不知道該放哪里,所以撥了電擺桌上了。

  把這些東西都找了個箱子收好之后,老張頭這才鉆進張一帆的房間里;

  “小帆啊,你在瓜田里有沒有弄點什么東西?”老張頭壓低聲音問道。

  本來還一心在構思著給王北北弄的自動撿破爛的機器,突然聽到老爸的聲音,張一帆嚇了一跳。

  他以為自己摘了一堆瓜拿來收集數據,然后驗證驗瓜器,最后拿來喂豬的事情敗露了。

  這事情其實也不大,地里的瓜又不值錢,拿個十幾二十個來做試驗,順代著喂豬也沒什么浪費——要沒有那些投入,哪來現在賣得風風火火的驗瓜神器?

  可問題是,張一帆心虛,從小到大被父親打罵,早就有了心理陰影....

  “沒啊,沒弄啥....”張一帆支支唔唔地答道。

  老張頭見到兒子這慫樣,以他多年的經驗哪里還不知道有鬼:“說吧,爸這次不罵你.....”

  “真沒干啥,你沒看我這段時間都在家里忙活呢嗎?”張一帆硬著頭皮說道。

  “說實話吧,我說不罵你就不罵你,”老張頭說道:“你要是沒弄啥,咱家瓜田今年的瓜咋變得那么好吃?”

  原來不是事情敗露了?張一帆提起的心終于放下。

  “我除了把賣不掉又堆在那里的有機肥扔了一些到瓜田和菜地里之外,真沒干什么了,水都沒澆兩次。”張一帆這時才敢理直氣壯地說道。

  “那是不是說,咱們家明年還用這糞餅來種瓜,也會這么好吃?”老張頭的話帶著幾分期望。

  “我也不知道,如果猜沒錯的話,應該,可能,或許是有機肥的作用,”張一帆模棱兩可地說道。

  “所以說,最近咱們家吃的菜,特別的鮮嫩爽口,也應該是這么一回事?”老張頭喜出望外....

  “可能是吧?”張一帆不敢確定。

  “趕明兒我弄點家里的菜和西瓜到縣城里賣去,要是能攢下口碑,以后咱的菜比別人的菜賣得貴,那么不養豬咱家也有別的活路了,”老張頭喜滋滋地說道。

  上面要求關停小規模養豬場的事讓他心里可愁了,然后,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又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投了進去,可以說得上是內憂外患;

  如今有了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他也是開心得不得了。

  “不過養豬場不讓辦了,沒了豬糞,別的糞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張一帆趕緊潑冷水。

  “沒事,只要這事真能成,別說豬糞,就算是熊貓糞我也想辦法給你弄來。”老張頭豪氣地說道。

  張一帆可沒膽揭破這個大話,嘴巴快的后果,不是挨揍就是挨訓。

  他只不過提了個醒:“明天大伙都會來家里干活,這活還得干個三四天....”

  “反正我在家里也幫不上什么忙,而且賣果賣菜這些事,不用到中午就能回來了,到時我蹭小北的車回來。”老張頭說道。

  然后扔下一句:“我先去看看哪家的農用車明天要去縣城,剛好搭上我。”就匆忙出去了。

  張一帆沒再說什么,自己老爸的性格倔得很,勸也沒用,但愿他賣不出去就打消這個念頭吧;

  不過自己家菜地其實并沒有種多少菜了,就算是好賣也賣不了幾天的。

  繼續研究如何自動撿垃圾....

  行進方式,用履帶式還是輪式的呢?橡膠履帶太容易損壞,而且驅動損耗太大...

  輪式的話,越野又有點問題,走人行道的時候到處都是障礙,走非機動車道,垃圾桶這些東西,離路面還是有點距離....

  然后,動力用內燃機,還是用電動?

  這些都是要考慮的技術難點....

  解決王家的廢舊回收問題,還任重道遠,張一帆還不想讓王北北知道自己在弄這個事情。

  主要是王北北這家伙老是想阻止自己搞研發,也許也有點幫自己規避風險的想法,但是這樣的話,很多東西就會胎死腹中。

  還不如自己先把東西弄出來,即便真不實用,也可以改裝改裝,派上點別的用場。

  和老張頭的倔一樣,張一帆也同樣有著自己的性格,而且,不喜歡被別人干涉。

  電池的成本和使用壽命,內燃機的成本,使用壽命;

  運行時電費,油費的對比,使用的性價比...

  每一個能想到的因素都被張一帆記到筆記本上,然后用計算器在那里計算著。

  從來就是講究實用性的張一帆,肯定想著要用最簡單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來實現自己想要的功能。

  GPS都有一些位置偏差,而且,沒有誰會給垃圾桶設置定位點,所以還要加上圖片采集和路線修正系統....

  塑料制品和紙制品要區分開,然后分開裝載,如何讓機器人分辨得清楚?

  使用像掃地機一樣的辦法肯定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話,什么垃圾都帶回來了。

  通過機械臂的握力回饋來辨識,也不是個理想的辦法;

  比如說紙箱,濕透的和干燥的硬度完全沒辦法比;

  而且,不說這樣一片片撿起垃圾來拍照分析看起來有點傻,就是環衛工人見到把垃圾搞得亂糟糟,甚至一地都是,怕是會直接拿起掃把敲打那機器人....

  一大堆的難題擺在張一帆面前,然而,他反而覺得很有意思——這是一個不錯的挑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