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三十二章 比于列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劍頌

  風雨在卷起,這片平地升起大浪,天神開始退避,因為對面出現了天帝級的氣息!

  嗡——!

  劍氣撕開這片乾坤,匈奴人手中的兵器都被抽走,但同時趙國軍隊的兵刃也被鎮壓下來,萬物眾生都看著這個突然出現的人物!

  金行之氣沖擊著祭天金人的軀體,見證大道的偉力化解著這些金行氣,但是程知遠一指落下,祭天金人的力量就在緩緩降低。

  “壓制了我的形骸,是因為我的形骸乃是金銅所鑄造....”

  “氣息與境界不相符合,河底的青魚卻藏著鯤鵬的力量,真是怪異啊,說劍人。”

  祭天金人看破了程知遠的狀態與名諱,只是在出現的一瞬間就已經通曉一切。

  “神游之法,西極之國的妙術,于是你在天地之間來去縱橫,閑庭信步....”

  那柄飛劍擊在祭天金人的身上,頃刻間被崩開一個豁口,隨后墜落,被徑路圣子收回。

  “托載于形骸,而撕扯著精神,看似是返本歸真實則落入下乘,登上高天巡游霧里,循環升登于無窮無盡的‘太空’之中,但依舊不能擺脫世間的困擾。”

  “神游實在是荒誕的法術啊,如果真正能夠做到精神出離而身融天地,那么便是萬物皆于我為一,萬物又無不是我,忘掉自己的存在卻又能隨時想起,于是身體與精神在頃刻之間就能出現在天上天下的任何一處,這才是真正的神游。”

  祭天金人的話很平靜,而程知遠此時道:“說仁義就好了,其他的道理自有其他的人會去驗證,你說的這些話看似是在教導別人,在指引方向,事實上則是給眾生套上枷鎖。”

  祭天金人發出疑問:

  “你就是六年前將道尊斬下的人,你是四象學宮的大祭酒,那么你剛剛的話,可否做出解釋呢?”

  程知遠盯著祭天金人:“你這么聰慧,難道不能知道嗎?”

  “不,我只是想知道所謂的‘正確答案’。”

  祭天金人如此說著,而程知遠便是道:“原來你是知道你在做什么的,而所有聽聞你聲音的人卻毫不自知。”

  “你錯了。”

  祭天金人道:“我只是在我所知道的道理中,告訴他們最貼近于大道的道理罷了,世間諸般道路,仙人也罷,神人也好,圣人道人,真人賢人,無不是在追求大道的路上。”

  “最后一切都是殊途同歸,就像是南海的暴風會刮來大雨,天空中的水汽聚集也會變成大雨,那么大雨都是一樣的,萬物無不在渾天之內,天之南的光芒也并不比天之北的光芒要特殊一分,照耀的溫度不同只是因為太陽運轉的位置有了差異,但是所謂的道,是‘光照耀在世間’。”

  “這才是最后的結果。”

  “世人祈求大雨,天雨降臨,又何必管它是從何處來的呢?”

  “所以,大祭酒還請和我論道,如果你贏了....”

  祭天金人道:“那么此次雁門之戰,我將不會動作,而是尊奉你告訴我的道理,同樣,金天君王與徑路圣子也不會再參戰。”

  “什么!”

  金天君王陡然大怒:“您怎么可以這樣....”

  但是下一瞬間,祭天金人身上散發出遼遠的氣息,對他道:“順應自然,如果他的道理辯論過我,那么這一次我便不是順應自然,于是便應該被削斬,我不動手,你們兩位天神也不該動手,尊奉自然的道理,而白馬與龍神與對方對應。”

  “天地間的陰陽是消漲的,我的話也沒有說完。”

  金天君王看著他:“如果您贏了?”

  祭天金人道:“如果我贏了,那么今日,雁門關將會成為塵埃,萬物眾生,凡南世在此鎮守的一切都將湮為塵土。”

  “死和生均非人為之力所能安排,猶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樣永恒地變化,完全出于自然,而我贏了,那我便是晝夜更替。”

  “北方在中土南世的人看來是永夜的黑暗,蒼茫的烈風帶著寒冷的圓月,那么南世就是晝,晝滅之后,大夜降臨,雁門關落。”

  程知遠道:“你的意思,你不動手,僅僅是一念就能改變天地的變化嗎?”

  祭天金人道:“我正相當于人間的道尊。”

  “道尊已經被我擊退了一位,她的道性也已經消失了。”

  程知遠盯著他:“如果你是無所不知,那么你能看到我身上帶著的‘道’嗎?”

  這句話落下之后,祭天金人似乎正在查看,但是很久很久,沒有太大的動靜。

  兩位天神的眼睛也逐漸睜大。

  而程知遠則是道:“看來你看不出,所謂無所不通曉,也只是相對的。”

  對于這個事情,祭天金人道:“你身上帶著一枚‘道’,但卻是看不見的道,我知道了,是還沒有明晰的大道,那么我想要更改條件,如果我贏了,還請你把那枚大道給我,雁門關,我依舊不打。”

  這句話出來,兩位天神則是有些驚疑不定。

  什么叫做帶著一枚“大道”?

  他們不能理解,甚至難以形容自己的想象。

  但程知遠對這些條件不屑一顧。

  程知遠:“你打也無所謂,我已經明白了你們這些家伙的本領,同為仙人,我是活物而你是死物,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你已經不是流水,自然腐朽無比,根本沒有資格和我談任何條件。”

  這句話頓時激怒了兩位天神,但是大宗師卻很平靜:“我不是死物,或許我曾經是,但現在并不是,死或者對我來說并沒有意義,我既是生者也是死者,生者的定義無非是形骸與精神,何必拘泥于肉體?”

  “結果是正確的。”

  程知遠則是道:

  “結果是正確的?好,一切一切,對于世人來說,確實是有道理的,蒙昧者不需要過程而只是祈求答案,答案是好的那么一切就都是好的。”

  “但我問你,一個人餓了肚子,你要讓他吃飽,于是他去吃肉也能吃飽,吃稻谷也能吃飽,然后吃人肉...一樣能吃飽。”

  “所以你認為,只要能吃飽就行了,食物的來源不重要,但對于有些人來說,是無所謂的,但對于另外一些人的來說,那是絕對不會吃的。”

  “伯夷叔齊聽說西岐有賢者前去拜訪,但是去的時候周文王已經死了,周武王盛情的接待了他們,并且希望他們留下來當官輔佐,但是伯夷叔齊卻大失所望,他們看到的是,周王不滿于商王的治理,于是就要去效法成湯的事情,扣住了馬匹去進諫最后離去。”

  “于是他們再想,成湯也不能作為賢人,于是在周王滅了商朝之后,他們餓死在首陽山不吃周粟。”

  程知遠看向祭天金人:“他們兩個在你看來,結果是愚蠢的嗎?”

  祭天金人回答道:“那當然是愚蠢的,為了一點的問題而餓死在首陽山,最后得到了什么結果嗎?沒有的,周依舊是周,商依舊滅去,天下還是這個天下,除去天綱天禮的變化之外,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他們的所作所為,能夠讓人緬懷,但是餓死就算是圣賢了嗎?”

  “那這世上的圣人可太多了,他們是孤竹的君王子,但是孤竹算是商朝的臣子嗎?商不存在的時候,孤竹就存在了,商滅去了,孤竹依舊存在,所謂的圣賢啊,是不應該把生死看的和名利捆綁在一起的,如果不能以天人的態度來觀看歷史,那么這種人就不應被稱呼為大圣賢。”

  程知遠搖了搖頭:“無不有所毀,亦無不有所成。”

  “你這些話說完,卻還記得你開始時抨擊神游之法的話嗎?”

  “伯夷叔齊正是已經達到了精神出離而神融天地的境界,他們已經達到了無所謂生亦無所謂死的精神狀態,這不正是你所想要的嗎?”

  這席話說完,祭天金人一下子沒有了聲音,他似乎有些陷入了混亂。

  “不,他們以死來明志,如果他們真的無所謂生亦無所謂死,怎么會故意去死呢。”

  祭天金人在思考后進行反駁,而程知遠則是道:“他們采薇為食,并不是不吃東西,只是吃的東西滿足了精神的需要而并不能滿足肉體的消耗而已,你又忘記了,你之前所說,晝夜更替是人力不能企及的天地之變化,商滅于周朝亦已經是不能挽回的歲月更迭,他們兩個人,區區兩個人,又怎么能拉回歲月的遷移呢?”

  “正是因為知道無力回天,所以才放棄一切,因為他們知道,天下不需要他們,天下也依舊是這個天下,這也正是你之前所說的事情啊!”

  祭天金人夸贊道:“大祭酒,果然與世人所說一樣,擅以他人之道理回敬于他人,我的話語中,一切可循之漏洞,你便拿去加以斟酌,再訴說予我,卻也合情合理....”

  “那么回到最初的問題,你認為我的指引給眾生套上了枷鎖,那么在你的解釋與看來中,伯夷叔齊,是掙脫了枷鎖的人嗎?”

  “但他們沒有見到大道,反而是死在了見證大道的路上,這也算正確么?”

  程知遠:“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從你認知它開始,它就已經在你眼前,區別只在于看到的多少罷了,我也沒有見證大道,但世間有人已經管中窺豹,得見一角。”

  “蚯蚓的道和飛鳥的道當然不同,蚯蚓不會飛翔,飛鳥不會鉆地,雷起于九天而不會出現在滄海,映照在水里的閃電不過是遙遠且虛幻的倒影而已。”

  “你給蚯蚓指點飛鳥的道路?告訴它這是殊途同歸?”

  祭天金人聽完,卻不茍同,而是道:“錯了,我不這么認為,您把事情的本末顛倒了,并非是我給世人戴上枷鎖,恰恰相反,這樣說,我才是為世人祛除枷鎖的那個存在。”

  “道是萬物的根,是本來的面目,根據世間的衍化而有不同的衍生,道是真實而又確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無為和無形的,可以感知卻不可以口授,可以領悟卻不可以面見,自身就是本、就是根,還未出現天地的遠古時代,道就已經存在。”

  “它引出鬼帝,產生天地;它在太極之上卻并不算高,它在六極之下不算深,它先于天地存在還不算久,它長于上古還不算老。”

  “狶韋氏得到它,用來統馭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來調合元氣;北斗星得到它,永遠不會改變方位;太陽和月亮得到它,永遠不停息地運行;堪壞得到它,用來入主昆侖山;馮夷得到它,用來巡游大江大河;肩吾得到它,用來駐守泰山;黃帝得到它,用來登上云天。”

  “您看,我其實正在告訴世人,告訴世間眾生,如何才能返本還源,那里才是道啊。”

  程知遠聽著祭天金人的辯解,忽然道:“我說了,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你口口聲聲的道的本相,道的根須,但道的根須又是什么呢?”

  “道本是無形無相的變化之物,固定下來的叫做常道,而不是真正的大道!一生萬物,萬物無不是一,無窮無盡的變化才道,無窮無盡的路才是道!”

  “你這個東西,自己被禁錮在金銅澆筑的神像中,享受世間的供奉,認為自己知曉了一切的大道,但是道這種東西,哪里有什么標準答案,正道基于德而出,惡道基于亂而始,既然說沒有給世人套上枷鎖,那就要站在道的立場來說話!”

  “我做不到,所以我站在人的立場來闡述道,而我闡述的道,那就是人道了!道尊的道性,正是道被定性之后的常道,你見了常道,那就已經與我們一樣,在枷鎖之內,你看到追尋世間之道的人要去引領他,教導他,但如果看到追求世間之外之道的人,那就應該閉口不言!”

  于是話語落下,祭天金人,真的閉口不言了。

  他似乎還在思考,陷入了一種“以道為立場”的思索之中,于是他停止了一切的思想,開始陷入漫長的“問道”之中。

  金人的身邊,開始有山花盛開。

  程知遠看到這一幕,不免有些感慨。

  “仙人大宗師,領悟力超乎世間一切眾生,這是太乙所說的看花人....頃刻之間領悟于須臾彈指,只可惜降于匈奴之地....”

  金人沒有認輸,但他也沒有贏,他要思考這道的問題。

  程知遠伸出手去,祭天金人的身上,升起一片浩瀚的光暈。

  而兩天神中,徑路圣子忽然開始念誦起祭天的祈禱詞。

  徑路圣子是匈奴的刀劍之神,此時隨著祭祀音的裊裊升起,這片山河大地上空,天色開始風云翻滾起來!

  程知遠聽著清平的音樂緩緩升降,不僅僅是回蕩在北方,也回蕩在南世。

  “匈奴的祭天地,曾經是黃帝升天的地方,后來秦國奪去云陽地,金人遠走,而云陽之上,籠罩南北兩地的大手.....”

  “大宗師之所以降于北地,還是因為鈞天道尊....只是趙國明明是你的狗,現在卻用不到了嗎?”

  徑路圣子與那片光暈重合,隨后,天空之中凝聚出一柄大劍。

  輕輕揮舞,便將整個天地都分開!

  “我已比于列星。”

  程知遠:“是金人讓你向我討教,以印證道路,還是鈞天的意思?”

  徑路圣子不回應,只是眼中的神情已經變化,似乎似笑非笑,而程知遠看了之后,明白了原因,但毫無笑意。

  “鈞天道尊,降意志于世間?”

  于是,伸出一只手掌來。

  “匈奴祭祀的刀劍之神,讓我看看,你那比于列星的劍法。”

  一言之后,整個天幕變化,星辰運轉,歲月更迭,圣子抬頭,所見到的是程知遠。

  “你比于列星,而我——”

  “列在帝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