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四千一百四十四章 沉默下的真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軍工科技

修改版  面對全球輿論的驚濤駭浪,浩宇科技保持著令人窒息的沉默。

  官網首頁僅掛出一則簡短聲明:“關于近期外媒報道的'網絡攻擊事件',純屬無稽之談。我司始終致力于合法合規的科技研發,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惡意揣測與造謠。“

  吳浩在內部會議上敲擊著桌面:“記住,我們的回應只有三個關鍵詞:否認、合規、研發。“

  他調出外媒報道中那張AI合成的白色魔方發光圖,“看看這光影效果,連湖面倒影的算法都錯了——他們甚至不知道魔方的冷卻系統用的是超導磁體,不是電阻加熱。“

  但沉默并未讓質疑平息,反而催生了更離奇的猜測。《紐蘭時報》駐京記者艾米麗·王在深度報道中寫道:“這家企業的保密程度堪比軍工復合體。當他們的發言人用'合法合規'搪塞質疑時,我們不禁要問:在量子科技即將改寫世界秩序的時代,民營企業究竟該擁有多大的技術黑箱?“

  更微妙的反應來自科技界。量子計算領域泰斗、虛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羅伯特·張在《自然》子刊:“無論事件真相如何,它揭示了一個危險現實——當量子算力成為新的戰略資源,民營企業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卷入大國博弈。我們需要建立全球量子倫理框架。“

  就在輿論焦點逐漸轉向“量子倫理“時,一則突發新聞再次引爆網絡。某黑客組織在暗網公布了“禿鷲“部分加密通訊記錄,其中一則標注“鳶尾花7“的信息赫然顯示:“目標防御系統拓撲圖已獲取,備用節點坐標:北緯39°48',東經73°55'。“

  地理愛好者很快查出,該坐標指向中亞某國的廢棄天文臺。緊接著,有衛星圖像顯示該區域近期出現可疑的工程車輛活動。“這難道是'禿鷲'的殘余勢力?“《環球先驅報》迅速跟進報道,“浩宇科技的沉默是否意味著他們已掌握更多內幕?“

  吳浩站在指揮中心,看著屏幕上跳動的中亞坐標,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控制臺。

  周向明遞來一份加密電報:“安全部門在趙自誠的鞋底發現微型追蹤器,信號源正是這個天文臺。“

  “鳶尾花7不是結束。“吳浩的聲音低沉,“他們在測試我們的防御邊界。“

  他調出安西總部的能源監控圖,白色魔方的能耗曲線在輿論爆發時曾出現異常波動,那是“精衛系統“后臺自動運行的痕跡。

  網絡上,關于“浩宇科技是否發動量子攻擊“的爭論仍在持續。有人挖出浩宇科技公司早年在《科學》雜志發表的論文《量子糾纏態在動態防御中的應用》,驚呼“理論早已轉化為實戰技術“;也有人翻出“禿鷲“曾竊取多國科研數據的舊聞,認為“他們被毀是咎由自取“。

  當某虛構的南亞國家突然宣布“成功攔截不明來源的量子攻擊“時,全球科技股市應聲震蕩。

  浩宇航天的股價在經歷短暫暴跌后逆勢上揚,股民們用真金白銀投票,他們相信,這家能讓外媒如此忌憚的企業,背后一定藏著改變世界的力量。

  而在西北研發基地的地下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將一枚鳶尾花標記的芯片放入粒子對撞機。

  芯片表面的量子隧穿效應殘留痕跡,在強子對撞的光束中逐漸顯形——那是比外媒猜測更復雜的代碼,指向一個尚未浮出水面的龐大網絡。

  吳浩的終端突然亮起,可可的聲音帶著一絲罕見的波動:“先生,檢測到新的量子通訊信號,來源.疑似落基山脈數據中心廢墟。“

  窗外,戈壁的風沙依舊呼嘯。

  但這一次,金色矩陣的光芒似乎在云層后若隱若現,預示著下一場暗戰的序幕,已在輿論的余波中悄然拉開。

  當晨光再次掠過落基山脈的數據中心廢墟,焦黑的量子計算機殘骸仍在散發熱量,而全球輿論場卻已陷入一種詭異的“官方靜默”。

  浩宇科技官網的聲明始終置頂,黑體字在白色背景上冰冷地重復:“所謂量子攻擊純屬謠言,相關指控缺乏科學依據。”

  與此同時,“禿鷲”組織的官方通訊渠道——若還有殘存的話——徹底沉寂,其背后疑似支持方的北美某機構在例行發布會上輕描淡寫:“落基山脈事件屬于技術事故,正配合調查。”

  媒體鏡頭掃過浩宇科技西北基地的防爆玻璃,員工們步履匆匆,臉上不見昨日的驚恐,只有一種被刻意訓練出的平靜。

  食堂電視循環播放著“網絡安全演練總結”,將被捕的二十七人稱為“違規操作責任人”,畫面里的吳浩在鏡頭前發言,語調平穩得像在宣讀產品說明書:“浩宇始終遵守全球科技倫理,一切研發活動合法合規。”

  但沉默無法縫合真相的裂痕。科技論壇的技術宅們用開源工具拆解外媒發布的“攻擊證據”,雖證實衛星圖像是AI合成、流量數據存在誤讀,卻在暗網深處挖出更驚悚的線索,某匿名黑客放出的“禿鷲”服務器日志碎片顯示,攻擊發生時,其量子計算機陣列的糾纏態計數曾驟降至零,這種崩潰模式與浩宇科技專利中「量子態強制坍縮防御協議」的理論模型高度吻合。

  “他們在演雙簧。”某不愿具名的前軍方技術顧問在匿名訪談中冷笑,“浩宇否認,是因為不想被貼上‘科技武器化’的標簽。禿鷲裝死,是因為他們的量子霸權夢被砸得粉碎。”

  更微妙的證據藏在資本市場:浩宇航天的股價在爭議中上漲17,機構研報隱晦提到“核心技術護城河得到驗證”,而與“禿鷲”有合作記錄的科技公司股價集體跳水,某投行分析師在內部通訊中寫道:“他們輸掉的不只是數據中心,更是量子競賽的起跑線。”

  浩宇科技總部的白色魔方建筑在夜色中亮著零星燈光,那是核心實驗室的超導磁體仍在運轉。吳浩站在全息投影前,看著“禿鷲”廢墟的三維建模,指尖劃過某塊變形的芯片,那里殘留著精衛系統最后一次運行的量子隧穿痕跡。

  周向明遞來的加密報告顯示,中亞廢棄天文臺的追蹤信號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海某區域的異常量子波動。“他們在轉移陣地。”吳浩的聲音沒什么情緒,“但我們守住了邊界。”

  而在地球另一端,某棟掛著跨國能源公司招牌的建筑里,幾位西裝革履的人關掉了實時監控浩宇聲明的屏幕。

  其中一人將雪茄按滅在煙灰缸里,語氣帶著不甘:“算力霸權不是靠嘴皮子爭來的。”但他們的下一句話被人打斷,仿佛任何提及“禿鷲”或“量子攻擊”的詞匯,此刻都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