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吳浩身上,這個關于責任主體的倫理問題,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讓原本熱烈的討論氛圍陡然變得更加凝重。
吳浩深吸一口氣,迎著眾人期待與審視交織的目光,緩緩開口。
“這確實是一個極為關鍵且復雜的問題,也是我們在研發過程中反復探討、深入研究的重點。
在我們的設計框架里,當智能作戰指揮系統處于自主作戰模式時,其決策雖由系統自主生成,但責任主體的界定不能簡單歸責于機器。”吳浩目光堅定,條理清晰地闡述著。
“從研發方的角度,我們浩宇科技在算法構建與系統設計上,嚴格遵循國家軍事戰略規劃、國際公認的戰爭法規以及道德準則。
我們的研發團隊投入了大量精力,確保每一個決策邏輯都經過嚴謹的推演與驗證,從源頭上為系統的決策正確性負責。
倘若因算法漏洞或設計缺陷導致錯誤決策,我們愿意承擔相應的研發責任。”
吳浩微微側身,看向在場的海軍軍官們,繼續說道:“而對于海軍作戰體系而言,艦艇所屬部隊以及上級指揮機關同樣肩負著重大責任。
在系統投入使用前,部隊需對其進行全面測試與評估,確保系統契合實戰需求,并對官兵開展詳盡的培訓,使其熟悉系統運行機制。在作戰過程中,即便系統處于自主作戰狀態,部隊仍需對整體戰局進行把控。
一旦出現系統決策與整體戰略方向相悖的情況,指揮機關有權且有責任進行干預,對系統決策進行修正。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部隊與指揮機關也應作為責任主體的一部分。”
“至于智能作戰指揮系統本身,它只是按照既定程序與算法執行任務的工具。雖然它能夠自主做出決策,但這背后的邏輯與規則是人類賦予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能將其單純視為責任主體。就如同槍炮,扣動扳機的是人,彈藥是由人裝填與設計的,槍炮本身只是實現打擊目的的載體。
同理,智能作戰指揮系統是實現海軍作戰意圖的手段,真正的責任主體是構建其決策邏輯的研發者、將其應用于實戰并進行管理的海軍部隊以及把控戰略方向的指揮機關。”
吳浩的回答如同一把鑰匙,試圖解開眾人心中關于責任界定的困惑。
專家們紛紛點頭,陷入沉思,海軍軍官們則相互交換眼神,對吳浩的觀點進行著消化與思考。
吳浩掃視一眼現場眾人,然后緩和語氣笑著說道:“當然了,實際作戰當中所遇到的情況和所處的環境要比我們設想和準備的情況和環境更為復雜。
甚至很多情況和環境都會超出邊界,這里所說的邊界不光是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認知上,法律上乃至道德上的邊界。
那么換句話來說,戰爭有邊界嗎,戰爭有道德嗎,有法律嗎?”
吳浩掃視一眼現場眾人,然后接著說道:“說實在話,私下里講,戰爭一旦爆發,局勢往往瞬息萬變,那些所謂的邊界、道德與法律,時常會被現實沖擊得七零八落。
在生死存亡的戰場上,為了保衛國家主權、保護戰友生命,為了勝利,有時候不得不采取一些超乎常規的手段。”
“我們研發這套智能作戰指揮系統,就是希望在復雜殘酷的海戰中,能為海軍將士們增添一道堅實的保障。但同時,我們也清楚,不能完全依賴它。
因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敵方使用了新型的電子干擾手段,讓我們的生物體征監測系統失靈,或者通過黑客技術篡改了系統的部分算法,系統可能就會出現判斷失誤。
這時候,就需要依靠我們英勇無畏、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官兵們,憑借他們的勇氣、智慧和頑強的戰斗意志,來扭轉戰局。”
“而且,大家想想,當我們的艦艇在遠海執行任務,遠離本土,遭遇敵人的突然襲擊,通信一旦中斷,后方指揮機關無法及時給予支援和指令,這時候智能作戰指揮系統自主決策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即便如此,系統的每一個決策,依舊脫離不開我們事先為它設定的基本框架,那就是保家衛國、捍衛正義。”
“再往深了說,在未來的戰爭中,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可能會出現更多我們現在難以想象的作戰形式和武器裝備。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的目的始終是維護國家的和平與安全,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不管技術如何進步,戰爭如何演變,這一核心永遠不會改變。
所以,我們在研發和應用這套系統的過程中,既要大膽創新,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也要時刻保持警醒,不斷完善和優化,確保它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為我們的海軍事業服務,為國家的國防安全保駕護航。”
吳浩的話落,現場陷入了一陣長久的沉默,每個人都在咀嚼吳浩這番話的深意。
片刻后,周老率先打破寂靜,他微微頷首,眼中滿是感慨道:“小吳啊,你這番話真是發人深省。
戰爭的殘酷遠超想象,在那種極端環境下,確實不能拘泥于常規。
科技是把雙刃劍,智能作戰指揮系統雖強大,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精神力量永遠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咱們在發展技術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對官兵戰斗意志和應變能力的培養。”
周老的話落,那位海軍戰略研究的老專家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緩緩說道:“從戰略層面看,吳總所言極是。
在遠海作戰中,通信一旦中斷,自主決策能力關乎生死存亡。
但同時,我們也要提前制定更多預案,應對系統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進一步完善系統的適應性和可靠性。”
現場一位從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專家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接口道:“針對敵方可能的電子干擾和黑客攻擊,我們在算法設計上得再下功夫,增加更多抗干擾和防篡改的機制。
同時,還要建立更為安全的防火墻機制,避免更為復雜和猛烈的黑客攻擊。在這方面,吳總他們有經驗,如果能夠將他們的主動智能防火墻引入到艦艇智能作戰指揮系統當中,相信將會非常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強化學習技術的引入,不僅能提升系統決策的準確性,或許在應對未知狀況時,也能讓系統自主調整,增強其魯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