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4章:范蠡遺計強續命,曹克讓巧救曹操 營帳里的人自然不是曹操,而是曹魏軍師,范蠡。
至于范蠡為何這么晚了,還會出在曹操的營帳內,這其實是個意外。
曹操早在出兵定陶之前,范蠡就已經為曹操計劃好了,萬一救下不下定陶,就通過燒糧的方式,將濟陰二十萬百姓化為饑民,再將這個包袱甩給秦軍,從而增加秦軍的后勤壓力,來為自己爭取寶貴的喘息之機。
所以,在主動放棄定陶之后,曹操的反應才會如此之快,不但第一時間就將濟陰八縣的郡兵調走,并且帶走了所有能帶走的物資,而帶不走的則統統放火燒掉。
撤軍的途中,冷靜下來的曹操也逐漸恢復理智,并和范蠡商議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可面對如此惡劣的局面,范蠡也沒什么好辦法,只能提議繼續壓榨魔門,通過吸魔門的血來恢復實力。
以曹魏的人口,極限擴軍下,雖能征召三十萬,乃至是四十萬的軍隊,但貧瘠的國力卻根本就養不起。
在此緊要關頭,是曹操推出戰時集中制,通過苦一苦兗州百姓,這才能勉強供應前線三十萬大軍的消耗,卻沒想到戰時集中制下的特殊國情,反而陰差陽錯的讓范蠡搞出了個另類的焦土政策。
何為焦土政策?即毀壞農田,破壞水源,遷徙百姓等等,用盡一切手段,破壞敵軍能夠獲得補給的渠道,可謂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毒計。
曹操不是沒想過實施焦土策略,但這么做對秦軍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秦軍的后勤補給線很穩定,反而還可能讓曹魏內部自信崩潰。
曹魏的地盤也就那么大,哪怕實施了戰時集中制下,后勤壓力也同樣不小,一旦推行焦土政策的話,那曹魏又該如何養民養軍呢?
焦土政策的風險太大,一個不小心的話,可能還會把自己給玩死,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可讓曹操也沒想到的是,正是魏國戰時集中制的特殊國,反而歪打正著,讓范蠡想出了個不算焦土的的焦土策略。
當淪陷區百姓都成了饑民,只要嬴昊不想兗州起義軍遍地,那就必須要給饑民們提供應急糧,而一旦給了糧,那秦軍的后勤壓力就會大增。
就算秦軍不給饑民放糧,也可以引導饑民起義,繼而讓起義軍去對付秦軍,這雖不能對秦軍造成多大損失,但秦軍就算占領兗州,得到的也只是一片白地。
不得不說,范蠡此計乃是赤裸裸的陽謀,遠比尋常焦土政策要高明的多,而對于當前的即將步入深淵的曹魏來說,也是一劑有效的續命的良藥,卻沒想到這會是他所出的最后一計。
曹操在率軍退至昌邑之后,知道留給他準備的時間不多了,于是心中就有了一旦陳留的十萬大軍覆滅,而秦軍主力再度來犯的話,就將山陽、任城、東平、濟北等五郡也同樣化為包袱的歹毒想法。
一旦陳留的十萬大軍覆沒,那曹魏就只剩下東撤的一萬四千騎兵,駐守東部各城的守軍和郡兵加起來也有四萬,以及新征召的五萬,而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十萬零四千大軍罷了。
要知道,之前曹操在西線可是布置了三十萬主力,但也只是擋住了四路三十七萬秦軍兩個半月,三十萬主力大軍就折損了二十萬,而現在這最后十萬也將進入覆滅倒計時。
雖說魔門那邊還有十三萬五千義軍,但其中有十萬都是沒見過血的新兵,就算全部過來支援魏國,兩方加起來的總兵力也不過二十三萬,其中還有十五萬是新軍,又怎么可能擋住如狼似虎的秦軍?
所以,范蠡雖說還有卷土重來的希望,但曹操從一開始就知道,打是打不贏的,唯一的希望就是拖,拖到秦軍糧盡自己退兵。
可怎么拖呢?范蠡的‘包袱’戰術,就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曹操自認他是打不過秦軍了,那就讓五郡的百萬饑民,去吃垮秦軍的后傾補給線。
“嬴昊,你不是自詡仁義、天命所歸嗎,我倒要看看你管不管這些百姓。”
曹操看著天上的明月,忍不住自語道:“管你就中計了,不管到時中原餓殍遍野、伏尸百萬,伱就算滅了我大魏,得到的也只會是一片白地。”
不得不說,要論起狠毒,還得是曹操呀,原史中就干過圖徐州、人肉充當軍糧等一些列狠事。
如今哪怕是范蠡,也只是將濟陰二十萬百姓化為饑民,但曹操卻準備利用東部五郡的百萬百姓來拖垮秦軍,這份狠毒劉備和孫堅就是拍馬也比不上。
也正是因為范蠡的計謀讓曹操看到了希望,恰好在安祿山的要求下,魔門義軍眾統領大部分都上了泰山,所以他才沒有隨大軍回新都譙縣,而是親率少部分騎兵向東前往了泰山玉皇頂。
這次魔門義軍眾統領齊聚,其目的是為了選出個領頭羊來,而十六路魔門義軍統領中,除了參與濮陽大戰的元九靈沒到之外,安祿山、史思明、重玖、張耳、陳馀、魏咎、韓信、田榮、劉武周、李子通、杜伏威等十五位義軍領袖都到了。
曹操這個時候趕過去,除了正好見見這十五人之外,還準備與其商議接下來的抗秦事宜,另外還打算再從魔門再忽悠一批錢糧過來。
戰前魔門心存僥幸之下,還曾想過左右逢源,奈何大秦根本就不搭理他們,于是他們又想讓三國聯盟頂在前面,自己躲在后面出錢出力就行了。
但隨著一場玉皇頂大戰,魔門元氣大傷,高層精英折損殆盡,也因此心中再無一絲僥幸,徹底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這也是魔門明知魏宋明三國,賣給他們的物資貴了,卻依舊肯掏錢掏糧的主要原因。
魏宋明三國亡國后,或許還能得到善待,唯有魔門必遭清算。
魔門已經沒有退路了,唯有聯合魏宋明三國對抗大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三國聯盟和魔門的聯合其實算是雙向奔赴。
魏宋明三國盯上了魔門的錢糧,而魔門則是指望三國聯盟打退秦軍。
魔門也知道這次聯合己方必定大出血,畢竟自己這邊除了錢糧之外,也沒有其他能為三國聯盟提供的,但也不可能白白將錢糧雙手奉上。
魔門的錢糧也不是白來的,而是先輩一點點積攢起來。
白給那就不是盟友了,而是附庸。
這要是被下面的人知道了的話,肯定會引起不少人的不滿,而目前魔門之中沒人敢擔這個責任。
所以,故意買三國聯盟的昂貴物資,以這樣的方式,間接將錢糧支援給三國聯盟。
這么做雖有些自欺欺人,但對當前威望不足的魔門義軍領袖來說,也勉強還能接受,起碼面子上也能好過一點。
魔門的這場大會開的并不順利,到場的十五路義軍領袖中,實力最強的安祿山、史思明、重玖、張耳四人都想當首腦,所以自然是誰也不服誰,而這其中又以實力最強的重玖的優勢最大。
魔門以實力為尊,在元九靈未到場的情況下,實力最強的重玖自然最能令人信服。
就在天平漸漸向重玖傾斜時,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史思明會突然倒向安祿山。
史思明的想法也很簡單,與其肉被外人給吃了,不如少吃上一點,總比吃不上要好。
史思明會選擇與安祿山聯手,一是兩家的關系更親密,二是唯有兩家聯手才能壓制住重玖,從而保證他們兩家分到最大的果實。
安祿山和史思明兩人聯手之下,強如盛唐都要覆滅,就更別說是重玖了,自然是也不得不暫避鋒芒,而他這一退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在魔門的其他人眼中,重玖退讓就是認慫,那他肯定不能領導魔門,于是紛紛倒向更加強勢的安祿山。
就這樣,安祿山靠著聯合史思明,打壓重玖,從而獲得了多數義軍領袖的支持,成為了魔門十六路義軍的明面上的首腦,
安祿山成為首腦后也沒找重玖麻煩,畢竟他們這個聯盟還很脆弱,這個時候還內斗那就是在找死了。
之后安祿山通過平衡各方利益,以及劃分利益中的公正表現,初步獲得了各大義軍領袖的信任,暫時算是坐穩了魔門義軍盟主的位置。
就在安祿山準備大干一場時,卻收到了曹操要來泰山的消息,并一眼就看出曹操定是因為戰事不利才來的,否則他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離開前線。
曹操作為中原三王之一的魏王,而泰山又在魏國的泰山郡境內,他現在親上泰山,安祿山自然是不敢怠慢的。
曹操都還沒進入泰山郡的范圍內,安祿山就已經讓申公豹過去迎接了,等曹操到了之后,他還準備帶眾義軍領袖親自下山迎接,以示尊重。
申公豹雖是道家出身,宋國國師,但卻喜好交友,而他的不少至交都是魔門中人,而在這次魔門大會中,他為了內部團結也是出了大力氣的,所以安祿山才會如此信任他。
當然,安祿山會派申公豹去迎接,主要還是因為這是他自己要求的。
至于申公豹為什么要求去迎接曹操?
其實是因為他身邊的曹克讓想快點回歸曹家。
至于曹克讓又為何會在申公豹身邊?
其實是因為曹克讓的師傅,也是申公豹的好友之一。
為了增強反秦聯盟的勢力,申公豹四處拉攏勸說同道下山,有些同意了,也有些拒絕了,而拒絕的人中,就包括曹克讓的師傅。
曹克讓的師傅雖拒絕了,但曹克讓在得知曹魏已在中原大戰中落入下風時,擔心家人和親友的安危,所以決定下山助自己的家族一臂之力,這也是他才會跟著申公豹來參加魔門大會。
申公豹和曹克讓兩人,一個是半步大宗師,一個是戰神,所以趕路速度自然是極快。
兩人趕至梁甫縣時,天色已經黑了,但恰好曹軍也抵達了梁甫,于是兩人就立即前去拜見。
找到曹軍大營后,申公豹則對看守士兵道:“小哥,煩請通報一聲,就說申公豹與曹克讓求見魏王。”
士兵見申公豹仙風道骨,而曹克讓更是威武雄壯、氣度不凡,也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前去通報。
此時,曹操則正在大營內,和范蠡商議要事,得知申公豹帶著曹克讓來求見,自然是大喜過望,畢竟曹寧雖是曹魏宗室明面上的第一猛將,但實際上公認的第一其實是曹克讓。
定陶一戰,曹操剛剛損失了曹家唯一的大宗師曹秋道,現在曹家武力最高的曹克讓又主動來投。
曹操激動之余,連鞋都沒穿,就親自跑去營門迎接曹克讓,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他的看重,卻也幸運的避開了潛入營中的孔宣。
因為曹克讓的到來,曹操幸運的躲過了一劫,但留在營內等待的范蠡可就慘了,啥也不知道,甚至連遺言都來不及說,就被孔宣一計金之肅革給砍成兩半,死的不能再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