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69章 被忽視的林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卡牌大明星

  和影后姐姐又一次完成了“交易”的林霄,心情格外的好。

  是的,交易,這是影后姐姐和林霄兩人都特別強調的,他們現在保持的關系,依然是交易。

  之前是美顏一號的交易,之后是影后姐姐給推薦林霄的微電影給楊闊導演還在微博上推薦了《美麗的謊言》的交易。

  再之后,是那首歌的交易。

  反正只要各自有需求,那就繼續交易唄。

  出了酒店之后,林霄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哥們連影后姐姐都能睡服,還會怕了什么宋德之流?

  咳咳,好吧,這個比喻有些不太恰當,但是這就是此時林霄的心情寫照。

  今天要去央視錄制《爭鳴》。

  這檔節目,和娛樂節目還是不同的,所以沒有所謂的事先制定好的劇本,純粹是自由發揮,當然,《爭鳴》這邊也不怕出問題,畢竟是錄制嘛,到時候不合適的可用剪掉。

  不過,雖然《爭鳴》是作為一檔科教文化類節目,但是對收視率方面還是有一定的追求的,否則的話,也不會經常選擇一些當下爭議比較大的話題人物作為嘉賓。

  《爭鳴》不僅僅邀請了宋德,馮之遠,還邀請了一些各持觀點的普通民眾。

  《爭鳴》的模式其實也不是那種很標準化的辯論模式,而是談話模式。

  就是持有相反觀點的各方代表,坐在一起,然后談一談各自的想法,見解等等。

  總的說來,《爭鳴》節目的氛圍還是比較自由的。

  “話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歡迎大家收看《爭鳴》,我是主持人于凡。”

  “本期節目要和大家討論的話題是當下具有極大爭議的‘痞說歷史’,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痞說歷史’這個話題產生的源頭。”

  “他是歌手,詞曲作家,是評書人,是作家,一部《明朝那些事兒》,掀開了‘痞說歷史’的序幕,也惹來了許多爭議。”

  “有人支持他,稱他和《明朝那些事兒》的痞說歷史的模式給歷史學術界趟出了一條新道路。”

  “有人反對他,稱他和《明朝那些事兒》,是在開歷史的快餐車,是對史學學術的褻瀆,還有人說他,不懂歷史,不配說史。”

  “話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今天我們請來了各持觀點的代表,來自西周大學的馮之遠教授,以及來自東明學院的宋德教授。”

  “還有《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林霄先生!”

  “《明朝那些事兒》一出現就掀起了一股明史熱,也引出‘痞說歷史’這一話題,對于‘痞說歷史’學術界也分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首先讓我們來聽一聽馮之遠教授對于這件事的看法。”主持人于凡說道。

  馮之遠點了點頭對林霄道:“林霄你比我想象的還要年輕,其實我對于你早有耳聞,你寫的歌曲很不錯,特別喜歡《中國功夫》和《孔雀東南飛》兩首,由此可見,你對華國的一些文化還是有一定的研究的。”

  “馮教授過譽了,我也只是懂一些皮毛罷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沒有人喜歡聽別人罵,夸獎的話人人都喜歡聽,林霄也不例外。

  “不,不僅僅是皮毛,你的《明朝那些事兒》我知道,也對其中的一些東西進行過驗證,大體上,是符合歷史史實的,這說明了你下了一定的功夫。”

  “從你寫的歌曲,到《明朝那些事兒》說明了你對歷史文化還是有不低的研究的,像你這樣的年輕人,真的算是難得了,不過......”馮之遠來了一個大轉折。

  “不過,接下來的一些話,可能你聽了會不舒服,但是我還是要說,首先,《明朝那些事兒》可以反映出你對明史的一些重點人物和事件還是下了一定的心思的,但是歷史是什么?治史首先要嚴謹,嚴肅,客觀!”

  “歷史可以寫得很活潑,就算是專業研究,也可以不必枯燥。這一點,我是認同的。

  這個不矛盾。歷史可以寫得很有趣。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有趣而有趣,就是創作態度問題了。”

  “我反對的是好好的歷史,卻非要痞著說,不錯,這樣的確迎合了大眾的某種趣味,很受歡迎,但是卻也帶出了一個極為不好的榜樣,此前我在評論當中說,痞說歷史大行其道,你難辭其咎,你可能會覺得冤。

  但是事實是因為你的痞說歷史,讓很多人覺得,哦,原來歷史可以不必嚴謹,甚至只需要讀過幾部史書就可以用最通俗的方式去解讀歷史,而且還能夠獲得遠高于潛心研究歷史的報酬......”

  “長此以往,史將不史,這和我反對那些穿越歷史劇,小說等等是一樣的一個道理。”

  “的確老百姓有權利在茶余飯后聽聽歷史故事圖個樂。但是,不能把這樣的作品上綱上線,更不能無休止地一味去迎合老百姓,那樣的話,歷史成了什么?連任人打扮的少女都不算了。”

  馮之遠一上來就來了一系列的長篇大論。

  林霄這邊還沒說呢,那邊宋德就忍不住了。

  “馮教授你的話我不是很贊同,首先,時代在變化,誠然如你所說,歷史需要嚴謹,需要客觀,但是卻不能忽略,我們研究歷史是為的什么?”

  “不錯,時代越發浮躁,人也越來越浮躁,整個社會都是如此,我們無法改變,只能去適應。”

  “歷史學術研究者,如果一味地閉門造車,一味地不懂得變通,不與時俱進,那么就會造成,我們研究的東西,受眾越來越小,甚至新一代的年輕人,連我們華夏民族的歷史的一些基本的東西都不懂,這是我們歷史學術研究者的責任。”

  “痞說歷史,我認為沒什么不好的,只不過是將歷史用比較有趣的方式,用一種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所謂寓教于樂,就在于此,起碼我們不能不承認,痞說歷史的方式,能夠讓大眾知道一些歷史,對于普及歷史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

  馮之遠和宋德在這方面顯然都有所準備,兩人你來我往,你舉這個例子,我舉另外一個例子。

  反倒是林霄本人,卻似乎成了小透明。

  只能像局外人一樣,看著兩人爭的面紅耳赤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