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北宋振興攻略

  “這三國通俗話本,書頁已經卷了,書面上做滿了注釋,已經不能在修了。還是拿回去吧。若是想要就買一本新的。”

  書坊里的李邦彥,從木桌上的小碟子里,拿出一把糖果,放在了來人的手心說道:“這是相州柿霜糖,小孩子吃多了免不了蛀牙,就只能給你這么點了。”

  李邦彥說著摸了摸小女孩的腦門,笑容十分和煦。

  “謝謝翁翁。”一個小丫頭將三個銅板放在了桌上。

  李邦彥是這片書坊的掌柜,平日里還負責修繕書籍。

  今天老阿婆帶著小孫女過來,就是看看家里的那本三國通俗話本還能不能修了。

  但是李邦彥表示無能為力,這本書已經破損嚴重,而且一看就沒有妥善保管,而且還有些霉跡了。

  而這老阿婆已經買了一本九章算術回家準備教小孫女算學。

  李邦彥看著老阿婆帶著小孫女越走越遠,臉上笑容越來越燦爛。

  這樣的生活,實數愜意。

  而這小孫女回頭露出小虎牙,喜笑顏開的說道:“謝謝翁翁。”

  小孫女說完還搖著手中的糖果,笑的很甜。

  而李邦彥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盛,待到祖孫倆離開了他的視線,他的目光才收回,看著院外的粗壯的棗樹,滿是黃葉,就知道這顆大樹,明年怕是不會再吐出新芽了。

  不過讓他欣慰的是,一個新的棗樹正在茁壯的生長著,這稍微減少了些傷感。

  他端起了茶杯,坐在搖椅上,細細品味著茶水的香氣。

  這個書坊的掌柜的,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換成了這個小老頭,左鄰右舍們說,那是之前的當朝宰相。

  這話讓人嗤笑,堂堂一朝宰相怎么可能操賤業?

  雖然大宋不禁商賈,但是不代表著市籍,沒有任何的限制。

  而李邦彥自己知道,居住汴京大不易。

  他已經離開了朝堂的中心,如果再離開帝國的中心汴京,那他這一身才學將毫無作用,他明知官家已經不會再起用他了。

  但是他不想像蔡京一樣客死潭州,離開了汴京,他這樣的人,其實和死沒有什么區別。

  現在的日子就挺好的,他很滿足。

  朝堂經過了幾輪換人之后,已經沒有人再來關注他這個失了勢的老頭子,倒是門雀可羅,沒人再來打攪他。

  李邦彥很喜歡小孩子,他甚至和岳云、宇文重等人的關系甚好。

  “李翁翁!”一個清脆的聲音出現在了李邦彥的耳中,李邦彥笑著看著來人,正是趙臣夫。

  這個小女孩,有一股子巾幗不讓須眉的勁頭,總是纏著他問不少朝堂上的事。

  一個五歲的小丫頭片子,話剛說全,關注朝堂,不是她這個年紀做的事。

  所以李邦彥很嚴厲的拒絕了小女孩的問題,他一個浪子宰相,貪官污吏,怎么能污染趙臣夫呢?

  他給趙臣夫介紹了李綱,這才是大宋宰相,應該有的風度。

  “李翁翁!看我撿到的這個石頭!”趙臣夫舉著一塊紅色的石頭說道,滿臉的期待。

  李邦彥盯著石頭看了半天,看著趙臣夫滿臉的期待說道:“你為什么要撿這塊石頭呢?”

  趙臣夫眉開眼笑的說道:“當然是因為這塊石頭很好看了。”

  “它好看在哪里呢?”李邦彥依然饒有興趣的問道,他對小孩子出奇的耐心。

  趙臣夫伸手指了指,說道:“紅紅的。”

  李邦彥點了點頭,心滿意足的說道:“是不錯,要是找個工匠磨砂一下,會更好看,交給李翁翁,李翁翁幫你。”

  趙桓老遠就看到了這一幕,走到前去,將這塊石頭拿起來端詳了半天,還別說,這紅色石頭雖然不是什么寶石,但是晶瑩剔透。

  最主要的它像一只大公雞一樣,還有兩個腳。

  趙桓忽然想到了小時候,學的一篇課文,名叫中國石,這一塊也很像。

  “讓朕找人打磨吧。”趙桓笑著將石頭放在了袖子里。

  “誒?”李邦彥伸手想要,看到是趙桓,趕忙行禮說道:“參加官家。”

  趙臣夫也是被突然出現的趙桓嚇了一跳,涂著舌頭說道:“官家耶耶,怎么走路沒有聲音啊。”

  趙桓哈哈笑道:“是你太專注你的漂亮石頭了。不過這樣也好。”

  趙桓話沒說完,李邦彥接了一句:“這樣也好。”

  他們都在說一個事,那就是趙臣夫年級這么小,不應該關心那么多正事,正是玩的年紀,國家大事,是大人操心的事。

  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童年。

  “大人們要說正事了,去找李翁翁玩。”趙桓摸了摸趙臣夫的腦袋,支開了趙臣夫。

  趙臣夫點了點頭,說道:“另一個李翁翁好嚴肅,不過也很有趣。我這就去了。”

  趙臣夫一蹦一跳的走了,趙桓看著趙臣夫的背影,笑容滿面。

  這個小姑娘,身上有著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和心智,但是歸根到底還是有著孩子的可愛。

  “士美,朕有一事問你。”趙桓嚴肅的說道。

  李邦彥知道表現的機會來了,他為何來這書坊做掌柜,其實就是為了自保而已。

  李綱是太宰,他這個前太宰,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所以,他主動自我貶低身份,操持賤業,借以自保。

  當然,趙桓現在手中的書坊,本來都是他多年經營,結果被官家抄家的時候,抄走了。

  李邦彥也是回歸了老本行,相比較之下,李邦彥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貪的時候紅了眼,貪完了才發現,那么多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何用?

  到了現在,他的心境已經逐漸變了,相比較趙桓抄家,把他抄的一干二凈,他現在更心疼那塊紅色的石頭。

  官家你抄家我不反對,這石頭是我答應小丫頭的呀!

  可惜,趙桓是皇帝,他又不敢要。

  “官家所問,罪臣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邦彥俯首說道。

  “劉建。”趙桓吐出兩個字來。

  李邦彥點頭,果然來了!

  他早就知道了李綱在對付劉建,所以早就做好了準備。

  劉建實在是太滑了,李邦彥如果不是偶然間知道了些許內幕,也不知道這個人翻下的滔天罪行。

  即使他知道的也是一條線索,不過一條線索就夠了。

  官家擁有的權力,就是沒有證據,也能把劉建污蔑成罪人。

  說你有罪,你就是有罪。

  比如你今天出門為什么不帶帽子?

  不過那樣的官家,李邦彥跑去河東路的時候,就一溜煙跑回老家,絕對不敢回汴京。

  官家,是一個周正的人。

  “劉建涉嫌謀反大罪。官家,他與趙構關系甚為密切,而少有人知曉。”李邦彥俯首說道。

  “說說看。”趙桓皺眉問道。

  “劉府中有一地道,可通到城外。這地道并非他本人所有。而是從前唐的巨商為了躲避戰禍所修,汴京歲歲擴建,這地道就越修越深,越修越大,錯綜復雜。而地道的深處,就是劉建如此跋扈的資本。”

  “人人稱劉建為萬刀劉,卻不知道這萬刀由何而來。在這地道深處有萬把環首刀,三千把長刀,而這地道之中,常有三千死士。”

  李邦彥每說一句,趙桓臉色就變得凝重一分。

  “你是從何處知曉?”趙桓冷冰冰的問道。

  而此時的李邦彥已經滿頭巨汗的說道:“趙構曾在金兵軍營跟臣商議,說過一句萬刀劉乃是他的依仗之一。跟我稍微解釋了一下萬刀之名從何而來。”

  “罪臣以為他說的是軍備,而后臣多方打聽,才從一個撲買口中打聽到了死士的消息。”

  “為何不早說?”趙桓今天是來考察書坊的,為三國通俗演義的章回體小說的推廣做準備。

  他推出這三國通俗演義,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振奮大宋的武德,沒想到從李邦彥嘴里得到了這樣一個驚天的消息。

  “罪臣無處可言。”李邦彥嘆氣的說道。

  他倒是想說,可是除了在殿上自證之后,他就沒有機會面見官家了。

  而他的身份,注定沒人來看他,門雀可羅,他去哪里說去?

  去找李綱?去一次,李綱能見他一次就已經很不錯了,后來李綱前來拜訪,李邦彥還不不知道這情報的真假。

  “罪臣也是偶然得知了死士的消息,才將所有的瑣碎的線索串聯在了一起。”

  “罪臣去城外采青,在辛莊附近才發覺了辛莊有些異常,仔細打探,才發覺此事。罪臣這也是猜測,也不好隨意妄言。”

  李邦彥滿頭大汗,他也是猜的,但是以他的嗅覺,他覺得猜測不應該出錯。

  “不用緊張。你是說這個了劉建和趙構交往甚密?”趙桓敏銳的把握到了重點。

  自己要是御駕親征,怕是被趙構的這只奇兵給直接偷家了。

  “罪臣聽到趙構說過一次。臣不確定。”李邦彥并沒有給趙桓肯定的答案,這一切都是他的猜測。

  但是死士肯定存在。

  趙桓冷汗直流,得虧自己忍了一手,趙構自稱吳王的時候,他只是廢了趙構康王的王爵,沒有舉兵南下。

  要是傾其所有南下平亂,這后院起火,怕是比當初八門進京還要糟糕。

  不過現在他已經知曉了此事,這劉家,留不得了。

  莫須,有?趙桓忽然想到了這個詞,自己現在辦的這個案子,有點像是莫須,有的味道啊!

  “程指揮!過來一趟。”趙桓叫了跟著自己來的親從官,什么事,只要有了查的方向,就萬事好說了。

  “去打探一下這個辛莊,如果確實有死士把守,那就一網打盡吧。”趙桓冷冰冰的說道。

  仁慈是趙桓給自己立下的人設,這不是阻礙他辦事的理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