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華時代周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江山爭雄

  長安京城。

  興化坊、安仁坊、崇義坊等多個里坊內,都已開設了勾欄瓦舍,這是朝廷最近批準的,可以在一些坊內,建立娛樂場所——瓦子。

  通俗點說,它們就是城市的娛樂中心,有點類似于后世的那些大型娛樂城、娛樂廣場。

  勾欄是一個圍欄棚,里面的演出節目繁多,有各種雜戲,雜劇,傀儡戲,影戲,甚至還有專門說書講史的場所。

  這新興的幾種游樂地,倒是吸引了京城內不少的人士前來觀看,有達官貴人,也有文人士子,紈绔子弟,普通百姓等,可謂消息散發的集中之地。

  一疊疊名為‘大華時代周刊’的報紙,在這里發放開。

  “咦,這是什么?”

  “朝廷印刷的刊物,據說是新的印刷術,還有新造的大面幅紙張,上面的字很清晰。”

  “里面的內容似乎也挺有趣。”

  在大華時代周刊上,分律法案例、財經報道、番邦異聞、格物小實驗,最大的篇幅,當屬本周要聞!

  “朝廷派出欽差大臣,治洪賑災,穩定地方災民!”

  這個標題很醒目,講解了最近雨季到來,天災水患,不可避免,尤其是個別地方官貪墨修理河工的錢財,導致華陰縣鬧災,頓時引發了民怨沸騰,一片要替流民伸冤的聲音。

  不過,報道結尾處,已經公布了欽差大臣馬周,在馮翊郡整治貪官污吏,修理河道,安撫災民,開倉放糧,防范瘟疫等一系列措施,有條不紊,正在看報刊的人,不時拍手叫好。

  “這個馬周大人,為國為民,做的漂亮,整治了貪官污吏,還賑濟了災民,緩解了災情。”

  “朝廷有所作為,處理的很快!”

  許多人看過這個本周要聞之后,對災情的議論形成一面倒的輿論,紛紛支持朝廷賑災舉措,給予一致好評。

  “戶部侍郎長孫無忌,帶人去往河內郡,賑災黃河決堤,相信黃河災害,也快解決了。”不少人議論紛紛,先前的擔憂都減弱了幾分。

  一些士子對朝廷決策,也給與高度評價。

  “當今朝廷,的確比前朝更重視賑濟災害,安撫流民,要準備治理黃河了。”

  “這個朝廷比較務實一些,搞科舉,興水利,連貿易的思想都有了,你們看這篇文章,國家要與突厥、西域、波斯、天竺、高句麗、扶桑,搞貿易了,建立國際市場,以絲綢、茶葉、陶瓷、布匹等,與番邦進行貿易。”

  “泱泱大國,這是要與民爭利嗎?”一位老夫子顯然對國家做貿易,重視商業很不高興。

  一名身穿青色長袍的士子,是太學院的學生,拿著一份報刊,解釋道:“朝廷上面寫了,通過貿易順差,對順差,賺取的物資和錢財,充入國庫,這樣可以減少老百姓的賦稅,甚至補貼國防、水利等建設上,這個想法,可是跟前朝大大不同,隋煬帝在位時候,明確要求,不與番邦交易,只允許納貢政策,番邦上貢,大隋再反賜予一些,這樣維持各自所需。”

  也有人反對道:“這能成功了,再說,朝廷鼓勵興商,這不是要動搖國本嗎,如果百姓都不耕地種田,沒有了糧食,天下人吃什么,商人逐利,到時候人人張口閉口都是商利,絕非社稷之福啊!”

  “這就不知道了,上面沒有寫的那么細致,這畢竟是第一刊,后面愛會刊登報道的。”

  這時候,有人有讀到了一個大標題:“殺豬菜成為佳肴,黑豬養殖技術推廣,勢在必行!”

  “殺豬菜,就是陛下在宮內宴請百官,上的那個主菜嗎?”

  “聽說淳和坊的難民,前幾日還吃上了殺豬菜,都贊不絕口,黑豬肉可以放心吃了。”

  “必須經過閹割的黑豬,飼養長大,肉才不腥臊,方可使用,聽說朝廷正在推廣這個養殖技術,今年入秋,京城內,一些大族小戶,都開始養豬了。”

  瓦舍之內,一些人在議論豬肉,也有人在討論朝廷與番邦貿易互市等,都是圍繞大華時代周刊,上面刊登了一些內容,不難理解,還有標點符號,只要讀書識字的人,就能夠讀出來,看得懂,更加便于傳播。

  這是朝廷的喉舌,目前做主流媒體,宣傳陣地,所以,版面設計、內容、標題等,都經過反復商討,才雕刻、印刷出來,一部分發往東市、西市,各王公貴族的府邸,酒樓茶肆,勾欄瓦舍,最大程度傳開。

  崇義坊,一座煙雨樓的三樓雅閣內,幾位身穿錦袍的男子聚集一起,飲酒交談,人人手里都拿著一張大話時代周刊,比較穿插交換著翻看一套報刊的內容。

  竇軌哼道:“這周刊印發出來,倒是給朝廷洗白了,水災被提到,卻控制了局勢,整治了貪官污吏,會為朝廷贏得美名,前些日子對今上不利言論,恐怕會削減到最低,百姓會念著朝廷的賑災之功了。”

  楊思儉道:“聽說足有萬套,散步于長安城內,今日會有許多翰林學士、王公貴族、太學貢生、三教九流等等,看過這些內容,影響力會大增啊,等于朝廷控制了主流輿論,這個想法太高絕了。”

  “如果這也是陛下的手筆,這么此人文物之才,治國理念,都是古來少有!”裴寂充滿感慨,以前總覺得幽州羅成,單槍匹馬從軍,是個武夫,后來文采傳開,但不少人還是覺得,他不一定懂治國。

  但這一年來,長安城趨于穩定,朝廷也迅速安穩,當今陛下知人善用,提拔不少優秀的年輕人,加入了政事堂,參議政事,許多老一輩的官員,在幾朝為官,原本以為會繼續受到追捧重用,誰想到,朝廷并沒有邀請他們回到中樞任職,只是賜了一些爵位和散秩,有一些俸祿而已,養老沒問題了,但是想要表達政事理念,干涉朝廷政務,就顯得困難。

  封德彝捋著胡須,帶著一些感嘆:“這個陛下不簡單了,想法層出不窮,又是要跟番邦貿易,懂得財政,還提出黑豬飼養技術,改善民生。這里面還有格物,看得出,陛下對格物也有興趣,據說造工局在研制許多新東西,每一樣都會對百姓生活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

  裴宣機跟著說道:“我也聽說了,造工局還推出了指南針,據說以后走入森林,不怕迷路,到了海上,也能找到方向。”

  柳懷恩道:“陛下還派人組建船舶局,看樣子要開啟海禁,只怕也會有大動作。”

  竇軌有些不服氣道:“照這么下去,朝廷越來越強大,當今圣上的影響力也會空前高漲,日后要對付咱們門閥勢力,恐怕更容易了。”

  裴寂搖頭道:“唉,目前關隴集團,經過隋末大亂,李唐覆滅,門閥勢力大多衰敗,不復當年之勢了,用不著圣上對付,科舉推廣之后,登科上榜的寒門讀書人越來越多,步入中樞,大門閥的子弟在朝廷擔任要職的,越來越少,此消彼長,目前形勢已經不容樂觀了。”

  楊思儉有些焦急道:“那也不能眼睜睜看著門閥失勢,從此一蹶不振,二三十年后,恐怕都要衰敗下去了。”

  封德彝忽然微微一笑,獻策道:“其實,我們關隴大族,也從寒門科舉士子的身上入手,那些狀元、榜眼、探花,如果能拉攏過來,進行聯姻,你說他算寒門,還是門閥?把水攪渾,關系網鋪開,要真正縷清,可就難了。”

  請:m.022003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