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江山爭雄

  來護兒、陳祾、諸遂良、溫博彥等人帶著捷報進入了宮城大殿前,知道這個時辰,陛下還沒有臨朝,所以沒有進入大殿,而是沿著殿前漢白玉石鋪砌的路,繞過大殿,來到后宮墻門處。

  通過這道大門,里面就是陛下的寢宮,以及后宮居所了,外官不得召見,是不能進入的。

  “諸位大人,早朝時間未到,你們來此,有何貴干?”一位執勤的大內統領,攔住了這些重臣。

  “在下兵部尚書來護兒,這是樞密院副使陳祾,我等拿到晉陽捷報,要立即面見陛下,向陛下稟告,還請這位統領進去通傳一聲。”

  大內統領一身甲胄,威武凜然,目光掃過這些人,像來護兒、陳祾等人,他倒是認識,以前當班,也見過這些大臣進入宮內面圣,都是陛下信得過的大臣,所以,他也不敢多刁難,抱拳道:“諸位大人稍候,林某這就去稟告陛下。”

  “林統領請!”

  林慶拱手之后,轉身進入宮內稟告,沒有陛下口諭,誰也不能放外臣入宮。

  此時的羅昭云正在長孫皇后宮內,由皇后親手為他穿戴龍袍,得到大內統領林慶的通傳諸位大臣的請奏,對著長孫笑道:“從晉陽傳來的捷報到了,今日上朝,估計要熱鬧了。”

  “陛下的功績越來越大,他們忠君之心,也勢必更牢靠。”長孫皇后溫柔輕笑。

  羅昭云點了點頭,想到一事,說道:“軟禁了李家的秀寧姑娘一年多,朕已經答應赦免了她及其家人性命和自由,這些日子,你抽空見一見她,安撫一下。”

  “要收入宮內嗎?”長孫莞爾笑問一句。

  羅昭云搖了搖頭,苦笑道:“算了,她兩位哥哥、一位未婚夫,都因我而死,國破家亡,看到她,多少還是有些虧欠,放任其自由,到時候讓她出宮去吧,一切隨緣。”

  “明白了。”

  “另外,朕打算明日便帶軍北上,御駕親征了,那個竇妃,也常走動下,讓她融入進來,別生份了。”

  長孫皇后溫柔道:“陛下盡管安心出征,宮內的事,妾身會處理妥當的。”

  “恩,有你打理,朕也安心。”羅昭云點頭,穿戴完畢,走出鳳鸞宮,前往兩儀門,出了宮門,就能在長墻甬道那里,看到前殿宮門處,站著一排大臣正翹首以盼。

  當羅昭云走近,一排大臣拱手跪拜,高呼:“參見陛下,大喜降臨。”

  “何來大喜?”羅昭云淡淡一笑,詢問道。

  “回稟陛下,晉陽城破,李唐覆亡,此乃大捷!”來護兒大聲喊出來,宣泄心中積累的郁悶之氣。

  “天佑我大華朝,黃河以北,全部一統,李淵投降,已被收押!”陳祾也感到胸中很爽快。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諸遂良、溫博彥等人也跟著附和。

  羅昭云雖然早就知曉消息,但是,暫時不宜表露出來,否則帝王有特殊組織,無法曝光,這對于群臣而言,是一種極大威脅和震懾,非正規手段,不能展現于人前。

  “哦,是嗎,那太好了,奪取晉陽,李唐覆滅,徐世績首功,前線大小將領皆有功勞,按報上來的功勞簿,論功行賞。此外,兵部、樞密院都有功,爾等第一時間趕來奏報大捷,朕甚是欣慰,統統有賞。”羅昭云裝作剛知曉的樣子,有條不紊地進行褒獎。

  “謝陛下。”所有人臉上露出喜色,覺得不虛此行。

  “朝會快開始了,諸位卿家暫且回到大殿內,朕整理一下君容儀表,便會登朝了。”

  “臣等告退。”來護兒等人識趣退開,捷報已經奏過,得到了君王的褒獎,是時候回到大殿內,把消息公布出來,該炫耀的炫耀,該打臉的打臉了。

  “高士廉那老混蛋,來了沒有?”來護兒嘴里嘀咕著,剛走到勤政殿門口,就看到戶部尚書高士廉站在了殿內前列,跟吏部、禮部幾位尚書大人在談笑。

  來護兒大步流星走過去,疾步來到了三位尚書面前。

  “哎呦,這不是來大人嗎,走得這么匆忙,不會又是哪里烽火告急,哪里軍餉缺糧了吧,告訴你,我戶部真的緊缺,前朝遺留的幾個糧倉,看似很多,但投入南北戰爭,還要救濟各地災民,僧多粥少,可不能輕易許之了。”高士廉帶著幾分蔑笑,故意擠兌。

  “高士廉,告訴你,今天我來護兒還真不稀罕那糧草了,北方用不到了,晉陽已經被我兵部前線將軍,提前攻克晉陽,李唐滅亡了,搜集金銀珠寶、糧草戰馬無數,清點入庫,準備運回長安城,這等大功,如此多的戰利品,都是我兵部將領繳獲,姓高的,聽好了,這些戰利品入了國庫,給我兵部好好保管,日后我們需要軍餉,可不能拿不出來。”

  高士廉愣住了,咀嚼過話意,吃驚道:“晉陽告破,李唐覆亡了,那李淵父子呢?”

  “死的死,降的降,李淵最后打開宮城乞降了。”

  周圍的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全都是一呆,然后議論紛紛,甚至沸騰起來。

  “天佑大華!”

  “李唐覆滅,北方全部一統了。”

  “中原的半壁江山盡歸大華版圖了。”

  在殿內的文臣武將都在熱議,情緒激動,對大華統一天下的希望,感覺更近了。

  過了片刻,群臣到齊,早朝時間也到了。

  “陛下駕到,百官恭迎。”

  “吾皇萬歲萬萬歲!”群臣高呼跪拜迎接。

  羅昭云坐在黃金龍椅之上,讓大臣們免禮平身。

  “諸位卿家,想必剛才也都得知前線將士攻克晉陽,李唐覆滅的捷報了,徐世績立了頭功,其它將領,由兵部整理,論功行賞,該升職提俸,都不必吝嗇,不能讓前線將士們寒心。”羅昭云開門見山說出來。

  “謝陛下!”來護兒站出來謝恩。

  “李淵受降,三子被俘,二子在突圍中陣亡,還有宮內一些嬪妃、新增兒女均被擒獲,如何處理這些人,不知諸位卿家有何看法?”

  “陛下,曾以為,這李唐負隅頑抗,血拼晉陽,致使城內百姓,十不存三,實在可惡,當誅殺以敬河東百姓。”

  “臣附議。”

  “臣以為,李淵受降,歸順大華,不能殺戮降者,如此有負陛下仁義之名,尤其是南方未統,當留下李淵及家眷,在長安養老,授予虛銜爵位,感化南方叛軍,早做投城出降。

  “有道理,臣附議禮部辛大人之言。”

  “臣覺得長孫大人所言有道理,李淵不能殺,但也不能重用,可軟禁在京城內......”

  大臣們觀點不一,各抒己見,但是有人在揣摩圣意,越來越接近羅昭云的決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