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云在大震關褒獎三軍,派人立英雄紀念碑,把當夜火燒糧倉,英勇犧牲的那批死士的名字銘刻石碑之上,用以紀念,同時在紀念碑的下方,篆刻那些攻城犧牲的將士。
上下涇水分明,功勞有高有低,這樣為了對烈士表達崇高敬意,讓后世人銘記,最重要是鼓舞士氣,令其余活著的將士,感到激動,因為他們就是草民,底層人物,出身寒門,身份卑微,突然通過戰功能夠得到嘉獎,改變身份地位,甚至戰死也能追封烈士被人銘記,感覺光宗耀祖。
大震關內的西廣場上,一萬多將士,看著石碑聳立,工匠在雕刻名字,他們全都熱淚盈眶。
“陛下萬歲,大華萬歲!”
也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句,隨后,廣場上的萬軍轟鳴,都開始那喊起來,這是此刻他們的心聲,微不足道的命,仿佛得到了尊重,使他們身為將士,感到一種榮譽。
烏壓壓跪倒一片,誠心叩拜擁護!
頓時間,羅昭云似乎感覺心境不一樣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涌上心頭。
萬人氣血,純陽之氣,軍人意志,誠心跪拜,使得羅昭云仿佛身上有無窮的氣運加持上來。
赤城之心的朝拜,跟爾虞我詐,充滿利益,心中動搖的叩拜,是不同的,就好像拜菩薩,個人的心意有差,菩薩自然能體會到一樣。
這一次,一萬將士由內心迸發的擁戴,氣運滾滾,冥冥之中加持在身,羅昭云感覺自己的身子忽然厚重了,心胸也開闊了,舉手投足,仿佛能定江山沉浮一般。
這是帝王之氣!
當官者有官運之氣,商人有商運之氣,帝王自然有至尊氣運和威勢。
朝代更迭,風云變幻,羅昭云仿佛能與古之帝王感同身受般,有統一天下之雄心。
“原來如此,不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在開國立業,一展宏圖霸業之時,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觸?”
這也是當年那些千古名帝為何能成就霸業的原因,歷史潮流不可抵擋他的威勢和志向,至于所達到的高度,只是途徑不同罷了,當然這種志向和胸襟要一直保持下去,氣運才會跟隨。
否則如果有了霸業,卻奢侈貪樂,整天想過著靡爛的生活,不思進取只求安逸,沒有帝王責任,就是去了明鏡狀態,不能自視,也就失去了氣運,不在英明,自然如常人無異,甚至比常人還昏庸。
陳稜與來護兒相互對望,都暗自點頭,覺得羅成陛下,似乎有了當年文帝身上的一種君王氣質,令人甘愿效命。
三日后,羅昭云親自統軍發出,御駕親征,離開了大震關,向東進軍。
經過谷道,穿過了隴山的分支山脈,進入了扶風郡的荒野之上,這是扶風的腹地,盆地和平原較多。
羅昭云不疾不徐,并不盲目進攻,而是等著后方的大軍逐步進入扶風之地。
侯君集的五萬先鋒軍,陳稜與來護兒合在一起有十萬大軍,加上羅昭云帶來數萬的禁衛軍。
一共二十萬人馬,在扶風郡鋪開,當糧草和軍械也逐步抵達之后,已經又過去了十日。
羅昭云與眾將軍和謀士商議,沒有直接攻打汧河對岸的城池,而是把汧河西案的地盤全部拿下,除了大震關一條路外,又派薛萬仞帶兵攻克了大震關東南面的安夷關,打通了另一條連接扶風與天水的道路。
帥帳行宮內。
羅昭云、陳稜、來護兒、侯君集、郭孝恪等人在商議用兵之策。
陳稜分析道:“以隴山、汧河為障,河水以西,只有南由城、陳倉城,目前各有兩萬唐軍駐守,其它十萬唐軍都在汧河以東,沿著河岸布防,沿河有幾座重城,分別是汧源、汧陽、雍縣城、虢縣城。”
褚遂良嘆道:“這里是西周崛起的發源地,當年姬昌在岐山之地起兵,最后推翻殷商的統治,是一塊古之大興之地。”
“渡河之戰,歷來難打,遼水之戰,記憶猶新啊!”來護兒忍不住嘆一口氣,反思征遼東的失敗教訓。
陳稜道:“除非效仿當年漢高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是這個陳倉,我們可以明著攻打南由和陳倉,同時派人渡渭水,從五丈原之地北上,繞一個弧度,然后再二渡渭水,直接來到了四城的后方,進行偷襲。”
羅昭云道:“這個計策很好,但唐軍應該也會防御到,會在陳倉以動的渭水河案,派人巡視,甚至駐軍扎營,境界我軍偷渡唐軍后方的渭水。”
來護兒這時候提議:“那我們不如把汧河以西、渭水以南都占領,雖然沒有什么大城,得不到補給,但是砍掉扶風郡的一半,縮小了唐軍的影響范圍,到時候,再找突破口,畢竟沿河防御,如此數百里,最難防御,只要我軍出其不意,找一點強渡,對方的兵力根本擋不住,哪怕烽火狼煙,等援軍趕來,我們已經大批登陸完成了。”
“臣將覺得來將軍所言大有道理,十分可行!”侯君集抱拳附議。
“臣也覺得可行!”不少人紛紛贊同此策。
羅昭云微微點頭,說道:“好,就按這個戰略實施,我軍先清掃一半扶風郡,朕會派文官過來,拉攏當地貴族和百姓,進行宣傳教育,縮小唐軍的活動范圍和影響力,等待渡河作戰的時機。”
“陛下英明!”眾將露出喜色,他們提的建議被采納,都覺得君王能夠廣開言路,不像隋煬帝那樣剛愎自用,這是他們的福氣,追隨英主,才能成就一番大業,享受更榮耀的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