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零八章 論戰(2)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1983開始

  上午,某家屬院。

  陳長本帶著許非敲開一戶人家的門,開門的是個老太太,疑惑道:“您找誰?”

  “劉主任在家么?我們特來拜訪。”

  “老劉,找你的!”

  不多時,屋里又出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先辨認了一下,才道:“哦,小陳啊,快進來快進來。”

  此人以前是京城市高官,退休后臨危受命,當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主任。85年上任,87年退。

  時間很短,但漢字和普通話的調子,正是他走訪調查上報中央,才得以最終確立。

  三人到客廳就座,許非自我介紹,胡同沒看過,提書卻知道。

  “影視劇自我修養,每期不落,我還剪下來了。”

  老先生找出一個剪報本,還真有那十篇文章。

  剪報,八九十年代的流行現象。讀書看報時發現感興趣的文字圖片,便剪下來貼在本子上。跟筆友一樣,極具時代感。

  “劉主任……”

  “退休就別叫主任了。”

  “呃,好。今天來是有個事情想請您聊聊,不知方便不方便?”

  許非遞過中青報的那篇評論,老先生戴上花鏡一瞧,“哦,這個我看過,挺有道理的。怎么了?”

  “我也覺得挺有道理,但太絕對,也有些片面……”

  他有備而來,巴拉巴拉聊了半天,心滿意足的離開。

  “論電視劇的語言統一,方言不可取。”

  “讓傳統留在傳統,新時期新作品無需再有地域差異。”

  “論影視劇對青少年的影響。”

  近兩天,文章引起的議論有擴大之勢。

  一些人開始支持這種論調,強調影視劇必須用普通話,必須消除地域隔閡,胡同是反其道而行云云。

  倘若在后世,這種頒獎禮前后的爭論,通常會運用到飯圈里,來場精彩紛呈的撕逼大戰。

  當然現在木有,就算想黑,前提也是對影視藝術的探討,順便埋汰一下胡同。

  李沐坐不住了,專門把許非叫了去。

  “你小子不從來不吃虧么,怎么被人罵了兩天連個屁都不放?”

  “正準備放呢,就被您叫來了。”

  許非摸出一篇稿子,“我收集資料來著,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李沐仔細看了三遍,問:“你準備投哪兒?”

  “中青報唄。”

  “嗯,就事論事,千萬別提金鷹獎。現在還不知道結果,你要把牛逼吹出去了,最后沒拿,整個臺都陪你丟臉。”

  “明白明白。”

  次日,中青報又登了篇文章。

  《也論影視劇的地域差異》

  “首先感謝那位老兄對胡同的關注,確實研究很深。最近也冒出許多聲音,說的委婉慈祥,同樣感謝。

  這里談談我的觀點。

  目前的影視作品確實存在地域差異,那老兄認為消除差異的方法,是普通話和挖掘社會共性。

  先說說普通話。

  這幾日我去拜訪了一位老先生,他主持過語言文字的改革工作,說遇到很多實際問題。

  比如,戲曲中如何推廣普通話?

  工作組的意見是,傳統的地方戲曲如粵劇、越劇等,可沿用方言,不然就沒有傳統特色了。新編的戲曲節目,要盡可能推廣普通話,減少方言。

  再如,書法如何做到漢字規范化?

  意見是,作為書面交際工具,應嚴格遵守規范。至于書法藝術,可以百花齊放,不能強求一律。

  而小組對影視劇的態度,要求少用方言,有些可用可不用的,應力求不用。

  由衷佩服這位老先生和當時的工作小組,他們給了藝術足夠的緩沖空間,沒有一棒子打死,強制要求影視作品規范化。

  首先我完全支持對普通話的普及,但反對將藝術作品一刀切。

  我也參與過《便衣警察》,那里面都是普通話。因為是正劇,風格嚴肅。

  胡同說方言,因為是情景喜劇,輕松幽默。影視劇要刻畫人物,突出效果,方言是一種表現手法。

  于蘭姑說武漢話的感覺,就是比說普通話好。何況她說的也不是純正方言,我要求她貼近普通話,就是為了讓觀眾聽懂。

  還有現在提倡類型劇,比如拍一部警察劇,警察抓了犯人,一問外地農村的。你說他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好?還是帶點口音更生動?

  或者直接問一句,為什么越劇電視劇、黃梅戲電視劇可以有,胡同卻不能說方言呢?

  我覺得要有個態度,不能為了刻意而刻意,說什么合適,那就說什么。

  再談談共性。

  那老兄的觀點有些絕對,不是挖掘出共性,就能打破地域隔閡,看的還是質量。

  我們談影視劇的地域性,其實根子在整個社會,它是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的發展而改變。

  對世界的認知很重要。

  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農村人,肯定聽不懂粵語,但他上了學,步入社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事物,比如港臺音樂,他可能流利的唱出一首粵語歌。

  同樣,一個南方長大的孩子,到北方上大學,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各有各的習慣。這些東西在一起交融、了解,他的認知就不局限在家鄉那一塊。

  或者兩個城市的人互不相識,但用計算機發送郵件,成為了朋友。

  這就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當火車越來越快,坐飛機的人越來越多,去趟省城不用再醞釀半個月,說走就走……天南地北的人和信息互相交流,地域間的屏障很容易被打破……”

  八九十年代,影視劇存在這個毛病。

  早期的馮氏賀歲片過不了長江,南方觀眾對京味兒幽默不感冒。后來社會水平越來越高,信息時代,馮褲子還是玩那點東西,南方觀眾卻愛看了。

  當然《老娘舅》、《外來媳婦本地郎》之類,外地人真的看不懂。

  某大院,又一個戴眼鏡的大領導讀著報紙。

  五十多歲,剛管這攤工作不久,主要就是電影、電視劇、新聞報刊什么的。

  他讀的很細致,笑道:“這個觀點很有意思,能從這個角度來闡述地域文化差異。”

  “也不算新鮮,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里就寫過,計算機的出現讓人類慢慢進入信息社會。這個許非,頂多套用了一些理論。”秘書道。

  “那也很難得啊,文藝界會拍戲的人不少,會拍戲還有想法的人不多,尤其還這么年輕。《第三次浪潮》傳入國內好幾年了,就沒見文藝界有人讀的。以為跟他們沒關系么?大錯特錯……”

  領導簡單提了兩句,就轉向別的話題。

  秘書卻心里有數,這是記著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