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蓮對陳家這些親戚,并沒有多少好感。
  當初父親被抓走,陳家敗落,這些親戚們沒少欺負他們孤兒寡母。
  要不是老太太手段強硬,陳家那些財產,早就讓這些親戚給分走了。
  所以后面老太太變賣了所有家產,毅然決然的領著兒女們離開,到大營落戶,而且再不跟這邊聯系,也是有被陳家人傷透的意思。
  前次陳民生兄弟帶著父母的骨灰回來合葬,估計是沒少花錢,也給了陳家這些親戚不少好處。
  這些人心眼兒不少,估計是從陳民生嘴里打聽到什么了,所以才這么熱情的。
  可惜,巧蓮根本不吃這一套,她可不是回來認親的,想跟她攀關系套近乎,沒門兒。
  巧蓮婉拒了陳家親戚的熱情邀請,領著曲維揚等人下了山離開。
  瞅著曲家一行人走了,陳家那幾個人都挺遺憾有氣憤。
  “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過好了么?就看不起窮親戚了是吧?哼,再牛還能咋地?”有人這么說。
  “唉,咱堂伯堂叔家日子都好過了。
  二爺爺肯定留下了不少錢,別看堂伯在這咱咋問都不說,可你看他們花錢那個大方勁兒就知道了。
  二爺爺在海外這些年,肯定沒少攢家底兒。
  可惜啊,咱們一點兒都沒撈著,就堂伯離開的時候,給了咱爹幾百塊錢。”
  也有人覺得可惜,當初敗落的二房又重新興旺發達了,卻沒有他們什么事兒,一點兒光也沾不上。
  巧蓮才不管身后那些人說什么呢,她沒那個心情回來認親。
  對于她來說,青山溝這邊除了那幾家人之外,再沒什么讓她可懷念的了。
  “維揚,等會兒去看看胡大哥胡嫂子,還有王家,也過去看看,當初這幾家都沒少照顧我們娘三個,這個情分不能忘了。
  下午不是大海說他要請咱們吃飯么?那就帶點兒東西過去,今晚上在李嫂子家住一晚上,明天咱就走吧。
  嘉俊玉淑該回鳳城了,你們往回走,我跟嘉和他們往首都走。”
  這邊其實沒什么好留戀的,該見的人見了,也就那么回事兒,這么多人在李家又吃又住的不方便,還是早點兒離開的好。
  曲維揚嘆口氣,雖然他很惦記這邊,可這里畢竟已經不是家了。
  回來不過是做客,一兩天還算新鮮,時間長了的確麻煩。
  “嗯,行,都聽你安排。
  首都那頭的事情也挺重要,你過去幫著嘉和他們忙活一陣,差不多了就回來,醫院那邊也不可能請太久的假期。
  家里不用你煩心,孩子們都聽話,我能照顧他們。”
  夫妻商議完畢,于是又走回石家溝,帶了些東西,到胡家、王家這幾家去坐了坐說會兒話。
  這幾家也知道曲維揚夫妻回來的事情了,見了面都挺高興,大家聊了一陣子。
  大海說是要請曲維揚一家還有他們那些老朋友,所以從這幾家出來之后,曲維揚就領著妻兒,拿了些東西,直奔大海家了。
  大海在營匡子生產隊住,就住在離著隊部不算太遠的地方,離著石家溝也不算特別遠。
  大海當過幾年村書記,后來還是公社副書記,魏家日子過的還行,家里蓋著五間大房子,特別寬敞。
  見到曲維揚夫妻領著孩子過來,大海可高興了,“來,來,勝利,和平,快來見一見你曲大伯、曲伯娘,還有這些兄弟們。”
  今天一大早,大海就特意打發了孫子,去公社把二兒子給喊回來,說是家里有貴客要來。
  勝利不知道咋回事就回來了,一聽父親說是曲大伯下午要過來吃飯,也挺高興。
  雖然勝利沒見過曲維揚,但是沒少聽父親和叔叔們提起這位戰斗英雄。
  而且他清楚的記得,當初父親當青山溝書記的時候,就是曲大伯和伯娘寫信給出主意,讓青山溝這邊多種樹,多搞副業,讓百姓富起來。
  如今勝利當了公社書記,面對著被姜德喜給糟踐禍害,一片狼藉破敗的情形,勝利非常迫切的想扭轉這個局面,想盡快帶領著青山溝的人富裕起來。
  再加上他從父親口中知道了,曲大伯現在就是撫松那邊管經濟的干部,還知道曲家幾個孩子都特別出息。
  所以勝利就很想見一見曲家人,或許可以給他一些啟發什么的。
  “曲大伯,伯娘,歡迎你們回來,之前也不知道你們回家來探親。
  要是知道的話,我咋地也在青山溝先招待一下各位,再派個車送大伯和伯娘回來就好了,也省的你們走這么遠的路了。”
  勝利見了曲維揚一家特別熱情,趕緊招呼著眾人都坐下。
  曲維揚也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嘉康兄弟幾個跟勝利、和平論了年紀定了稱呼,也都滿親切的聚在一起說話。
  那頭大海的媳婦也扯著巧蓮坐下,跟巧蓮嘮嗑兒。
  巧蓮跟大海的媳婦不是特別熟,大海娶媳婦晚些,巧蓮搬去撫松了,大海才娶媳婦的。
  五三年回來那次,巧蓮跟大海媳婦見了一回面,不像跟桃花她們那么熟,也沒有太多話可聊,頂多也就是問一問家里孩子們的事情。
  大海跟媳婦生了三個兒子一個閨女,老大前進比嘉俊大一歲。
  大海當公社書記的時候,想辦法給兒子弄了招工名額,把老大安排到縣里上班去了。
  老二勝利敢的時候不好,初中沒念完就趕上鬧騰,大海也被擼了下來。
  幸好前進在城里,就把老二也弄去城里學開車,一開始是在運輸隊當學徒,后來被借調給某位領導當司機。
  再后來顧家人倒臺了,那位領導上臺,就把勝利安排到青山溝當了書記。
  老三和平,念書少,小學畢業就不念了,留在了父母身邊務農。
  去年營匡子生產隊選干部,和平被選上當了生產隊長。
  “幸虧那些年大海有點兒能耐,把孩子們都安排了,如今也就是老三差了點兒。
  唉,慢慢再說吧,主要還是咱營匡子這邊日子不好過,要是生活好的話,陪著我們在這邊住著也不錯,最起碼我們身邊有個人照應。”
  大海媳婦感嘆了一句,她也盼著兒子們都出息了。
  可要是兒子們都搬走,就他們兩口子在家,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那不是太悲涼了么?
  “唉,孩子沒出息吧,不甘心,可這要是都出息了不在身邊,也是覺得孤單的慌。
就這樣吧,日子不能一直這么差,總有好起來的時候,對吧?”2k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