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蓮一聽說婉瑛要在車站對付一晚上,不由得有些生氣。
  這孩子心咋這么大呢?如今還是以前么?
  現在什么潑皮無賴都敢出來嘚瑟,仙人橋車站那頭也挺亂的。
  她一個女孩子在車站蹲一晚上,出點兒事情可怎么辦?
  生氣之余,更是心疼,婉瑛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
  一則怕是在縣里真的待不下去了,所以才迫不及待要離開。
  另一個,則是有家歸不得,她沒法回朱家去。
  要是真回朱家,朱家那兩口子恨不得能扒皮抽筋喝血,哪里還肯放過婉瑛?
  這孩子是走投無路了,才會想著去車站對付一晚上。
  “不行,可不能在車站。
  這樣兒,今晚上你就在嬸子家住下了,正好跟玉淑佳瑩一起。
  明早晨吃了早飯,讓嘉和送你去車站。
  明早晨我讓嘉和先去公社里開一封介紹信,他過去送你,幫你安頓好了再回來。”
  不管婉瑛跟嘉和以后能不能成,巧蓮都不能眼看著姑娘家家的一個人在車站蹲一晚。
  一聽巧蓮這話,倆年輕人都是一愣,隨即高興起來。
  嘉和這會兒也不冷著臉了,笑呵呵的看著婉瑛,眼神也熱切不少。
  那頭婉瑛被嘉和看的有點兒不好意思,忙低下頭,不敢像之前那樣總看嘉和了。
  玉淑一看這倆人,忍不住偷笑,在巧蓮耳邊輕聲嘀咕。
  “媽,晚上菜是不是簡單點兒了?再琢磨倆吧。”
  今晚上就一個酸菜,婉瑛這是頭一回來曲家吃飯,整的太簡單了不好吧?
  巧蓮一尋思也是啊,別管咋說,這也是嘉和的對象兒頭一回來曲家吃飯,太寒酸了可不行。
  “得,咱倆再去劃拉幾個菜去。”說著,巧蓮趕緊跟玉淑出去。
  上廚房里踅摸一圈,然后炒了一盤雞蛋,切一盤咸鴨蛋,再去西屋割點兒蒜苗炒了肉,弄個油炸花生米。
  關鍵是提前沒預備,家里也就這些東西了。
  “是不是少點兒?”巧蓮覺得菜少了,有點兒寒磣。
  “行,不少,你要是整太多了,婉瑛還覺得不得勁兒呢。再加上酸菜,也夠了。”
  玉淑看著巧蓮那有些緊張的模樣,忍不住就笑。
  這成天盼著大哥有媳婦,結果大哥就是不肯找,冷不丁知道老三有對象兒了,看把媽高興的。
  “好,那就這樣兒吧。你去喊了嘉晟他們出來吃飯。
  也不知道你大哥今天回不回來,這一天給他忙的,比我當書記那時候還忙呢。”巧蓮沒忍住,又念叨兩句。
  “媽,你又在家念叨我了是吧?我說我這一天咋耳朵根子總熱呢。”
  巧蓮這邊話音剛落,那頭嘉康推門進屋,笑呵呵的調侃老媽。
  巧蓮瞪兒子,“胡說八道,現在是能胡亂說的時候么?”
  眼下破四舊那可是非常嚴峻,這些話要是讓外人聽去了,那可真是了不得,封建迷信呢。
  嘉康倒是毫不在乎,依舊笑著,正好看見玉淑端著菜往東屋走,就隨口來了句。
  “呦,今晚上整好吃的了?還有炒雞蛋和咸鴨蛋呢。”
  如今不讓養家禽家畜,雞蛋鴨蛋什么的也好久沒吃一回。
  雞蛋還能買的著,鴨蛋估計還是開春那時候腌的。
  自打今年開春不讓養鴨子了,家里那點兒咸鴨蛋,金貴的不得了,等閑看不著一個。
  嘉康一邊說著一邊就往東屋走,結果卻被巧蓮扯了一把。
  “那個,婉瑛來了,這孩子明天要去通化上班,今天來咱家看看。
  我瞧著她跟咱嘉和可能是處著呢,等會兒你說話可當心點兒啊。
  女孩子臉嫩,別哪句話不當心,讓人家下不來臺。”巧蓮低聲囑咐嘉康。
  嘉康一聽瞪大了眼睛,“這小子,我之前就說,他和嘉俊倆在學校可能是有情況。
  我還以為是嘉俊呢,結果是嘉和這小子。”
  “咋地?你不找對象,還不興你弟弟找啊?”巧蓮堵了大兒子一句。
  心里也是忍不住感慨,他們家這也是奇怪了。
  大的二十二眼瞅著二十三了,愣是不開竅,連個喜歡的女孩都沒有。
  老三才十七不到十八呢,倒是早早地就自己談上對象了。
  看嘉和跟婉瑛那模樣,這倆人好也不是一兩天,嘉和這皮孩子倒是夠早熟的。
  算了,孩子們都大了,她就是想管也管不了,隨他們去吧。
  “我可跟你說啊,抓點兒緊,別讓后頭的把你攆上。”巧蓮只說了這么一句,就進屋去了。
  “婉瑛啊,你看,也不知道你來,家里沒預備啥菜。
  咱晚上就對付一口吧,等下回你來,嬸子一定多做點兒好吃的。”巧蓮笑呵呵的招呼婉瑛一起吃飯。
  這朱婉瑛倒是也沒說抹不開,趕忙把自己帶來的罐頭和熟食遞給了嘉和。
  “拿去拆開吧,家里人多,嘉晟佳瑩他們還小。
  這些東西我買了就是給他們吃的,別再擱壞了。”
  嘉和還真是沒客氣,拿著就去廚房了。
  起開肉罐頭切了裝一盤,燒雞也拆了裝一大盤子,這下晚飯可就豐盛起來。
  巧蓮倒是有些過意不去了,“你看,你來家里吃頓飯,這等于是自己帶著菜來的。
  往后再來,可不能買東西了啊,過日子要省點兒。
  你一個姑娘孩子在外面,凡事都得省著。”
  巧蓮也沒把婉瑛當外人,就當成自家孩子一樣,沒忍住就嘮叨兩句。
  婉瑛倒是半點兒也不嫌煩,反倒是聽著覺得親切。
  這是不把她當外人,才會嘮叨呢,不相干的人,才不會費這個口舌。
  像是她爸媽,巴不得她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給家里才好,根本不管她在外面怎么生活。
  “嗯,嬸子,我知道了,謝謝嬸子。”婉瑛笑笑,跟大家一起動筷子吃飯。
  自打不讓養家禽家畜之后,曲家說的生活水平也是有所下降。
  巧蓮現在也不敢太張揚,平常日子也只是每個月那點兒肉票供應。
  所以說難得見到桌子上這么多好吃的,孩子們都挺高興。
  當然,曲家的孩子規矩都不錯,即便是桌上好幾個肉菜,誰也沒說是逮著好吃的就不停筷子。
  依舊是每樣兒都吃,不挑不揀,沒有一個敢翻菜盤子。
  婉瑛是第一次在曲家吃飯,見到曲家飯桌上的規矩,也是暗暗點頭。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曲家是很講究的人家。
  不像老朱家,有點兒好吃的,幾個孩子搶破頭,那菜盤子翻的,跟豬拱了差不多。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