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三十五章 渾源彝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為國家修文物

  青銅器修復一共有十二道工序,清洗、拆除、除銹、矯型、焊接、翻模、鑄銅、刻紋、配缺、補色、打磨、做銹等。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青銅器的修復工作無需使用全套工序。

  春秋交龍紋鑑,它不僅是張春君成為青銅器修復師以來,碰上的難度最高的青銅器文物,也是魔都博物館唯一一件用足了整整一十二道工序的文物。

  盡管張春君靈光一現,發明了多力點加壓式矯形器,解決了器壁極薄、銹蝕嚴重的交龍紋鑑矯形問題,但仍然還有重重困難在修復之路上等待著他去攻克。

  就比如交龍紋鑑器身有一些地方有缺損,就必須補缺。簡單一點的,用銅皮補上去,外面罩一層環氧樹脂,環氧樹脂上可以著色、補花紋。

  而考究一點的,就要到金屬加工廠去專門鑄造一塊銅,可是一般廠家誰肯做這種小事啊,一個大鍋爐,只煉這么小一塊銅?

  本錢都要虧到姥姥家里去了。

  無奈之下,張春君只好趁著休息日,到外地去找那些小加工廠,一家一家地問過去。這種活兒也并不是什么加工廠都能做的,還得找到合適又愿意做的小廠才行。

  而且即便找到了符合條件,又愿意承接這種小活兒的加工廠,也不可能一次就能做到剛剛好合適的,有時候還得返廠重來。

  這一來二去,光是為了配缺,就足足花了一兩年時間。

  就靠這么一點一點地磨下去,張春君最后還是將這件交龍紋鑑給修復了——從當初牛建東在香江古玩街淘到了這件青銅器文物,并將它帶回了魔都博物館,直到如今張春君將它修復,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十六年。

  張春君也在這一十六年的過程當中,變成了魔都博物館青銅器修復室里的“元老”級人物。

  當初跟他一起進入青銅器修復室里學藝的,還有另外三人,他們三人早已經辭職出國闖蕩去了,甚至還都改了行,只有張春君一直留在修復室里埋頭苦苦鉆研修復技術,如今也已成為了青銅器修復專家。

  “看”到這里,向南緩緩回過神來,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他全程“旁觀”了張春君一十六年的青銅器修復生涯,這當中不僅僅有春秋交龍紋鑑的修復過程,還有“吳王夫差鑑”、“晉侯蛙魚紋匜盤”等數百件青銅器的修復過程,可謂是收獲頗豐。

  事實上,雖然說修復春秋交龍紋鑑耗費了十六年時間,但在前面的十多年時間里,張春君自知自身技術不夠,而且當時的修復工具也不足以解決交龍紋鑑存在的問題,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時機。

  既要磨練自己的修復技術,也要等待日后隨著科技的發展,希望能涌現出新的修復工具來。

  因此,真正修復春秋交龍紋鑑,也就是最后的兩三年時間。

  話是這么說,可一件文物要修復兩三年時間,其實也挺嚇人的,一般的人還真未必能熬得住,更別說新聞里說的十六年了。

  感慨了一陣,向南繼續朝青銅館里面走去,看到了一頭牛——確切地說,應該是一件被鑄造成耕牛造型的青銅器。

  這件牛形青銅器,是春秋晚期的犧尊。

  犧尊是青銅器中器形頗為奇特的一件作品。

  牛腹中空,牛頸和背脊上有三個孔,中間的一個孔里面套有一個鍋形器,這個鍋形器是可以取出來的,出土時鍋上原本應該有蓋子,但如今已經不知道丟失到哪里去了。

  從犧尊的結構上來看,這是一件兼可溫酒的容酒器牛背上的鍋形器可以容酒,牛頸及背上的空穴可以注水于尊腹以溫酒。

  這種特殊構造的商周青銅器,到目前為止僅見此一例。

  犧尊的整體形態穩重,四足短矮,并不完全類似于真牛,但牛首上充滿張力的雙角、圓瞪的雙目保持了真實感,使整個器物并不因為牛足過矮而給人以形象不合理的感覺,堪稱藝術造型與實物器用的完美結合。

  最引人注目的是,牛鼻上還有一個索狀圓環。這證明早在春秋晚期,中國的馴牛技術已發展出以繩穿牛鼻的方法了。

  據《周禮·春官·司尊彝》記載“春祠、夏禴([yuè])、祼用雞彝([yi])、鳥彝,皆有舟,其朝踐用兩獻(犧)尊,其再獻用兩象尊,皆有罍([léi]),諸臣之所昨也”,即在進行“春祠、夏禴、祼”等重大禮儀活動中都要用到犧尊。

  詩經《魯頌·閟([bi])宮》中描寫魯僖公為新建的宗廟進行祭祀時,稱“白牡騂([xg])剛,犧尊將將”,使用純白和赤色的牛以及高大的犧尊獻祭,其場面極為莊重恢弘。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這件紋飾精美的牛形青銅酒器,實際上是一件珍貴的禮器。

  向南將頭靠近展柜,仔細鑒賞這件造型奇特的青銅器,銘牌上的說明文字介紹說,這是渾源彝器。

  事實上,包括犧尊在內,魔都博物館館藏之中,一共有件渾源彝器,是魔都博物館的鎮館重寶。

  “彝”,是古代先民用于盛酒的器具,也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它是北宋以來金石學中,華夏古代青銅器中禮器的通稱,以概括青銅器的功用特點。

  渾源,則是晉省境內的一個小縣城,因桑干河的支流渾河發源于此而得名。

  年月,渾源縣下轄的李峪村的農民高大富等人偶然發現了幾十件青銅器,這批器物器類豐富,造型獨特,紋飾精美,一時轟動海內,被稱為“渾源彝器”。

  那么問題來了——

  這些出土于晉省境內的渾源彝器,為何會千里迢迢“來”到魔都博物館?

  出土時的幾十件春秋晚期青銅重寶,在魔都只有犧尊在內的件,剩下的又去了哪里?

  是被這些渾源彝器的發現者高大富私下交易給古董商了,還是另有隱情?

  向南右眼睫毛微顫,“時光回溯之眼”再次開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